雷佳:中國民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雷佳 演唱會 藝術 白毛女 光明網 2017-06-19

青年歌唱家雷佳近日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博士畢業音樂會。本場音樂會為雷佳畢業彙報系列演出的第三場,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伴奏,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雷佳其後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暢談畢業感受。

演唱 現場

演繹20首中外名曲

本次畢業音樂會在古曲《漁翁》中拉開序幕。整場音樂會的曲目涵蓋了中外名曲以及新時期創作的歌曲等多種題材。在外國曲目章節,從《你們可知道》的堅實中低聲,到《為藝術為愛情》淋漓盡致的戲劇情感表達,展現了雷佳四年來在聲樂技巧上的全面提升。在中國歌劇部分,雷佳選取了《再別康橋》、《木蘭》、《白毛女》等多部歌劇的選段。在最後的創作歌曲部分,雷佳則演唱了近年來陸續推出的《鄉愁》、《多想對你說》等曲目,展現了她在探索新題材、新風格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雷佳透露,她為音樂會準備了40多首歌,經過反覆排選後最終留下20首精品:“我要考慮怎樣在音樂會中儘可能地展現民族唱法,並結合西洋唱法,體現‘新國風’。”雷佳畢業彙報系列演出的前兩場是歌劇展演,在6月13日完成了第三場畢業匯演之後,雷佳又投入到緊張的畢業答辯中。她透露,下半年她將舉行第四場以民族歌曲為主的畢業匯演,今年內她還將出版第一部中英雙語的中國民間歌曲教材。

四年學習

取經民間文化精華

四年前,雷佳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主攻民族聲樂藝術表演方向。談到四年的學習,雷佳感觸頗深:“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要保持對藝術的敬畏和追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傳承中國文化的氣派和自覺。而作為學習民族聲樂藝術的學生,要自覺地肩負傳承者的責任。”

在雷佳看來,民間是豐富的藝術寶庫。每到一個地方演出,雷佳都有一個習慣:拜訪當地的同行和民間藝術家,跟他們學一段地道的民歌。2015年,雷佳在歌劇《白毛女》中成功扮演了第四代“白毛女”。為了這個角色,她更是深入民間取經:“我去了陝北的清澗、延川和延安,住在河北石家莊河坊村的老鄉家裡,跟房東大嫂學燒柴火、和麵、貼餅子、包餃子,與鄰家大嬸一起扭秧歌,到天桂山去探尋70 多年前流傳的‘白毛仙姑’傳說的蹤跡。”

努力目標

推廣中國原創歌劇

雷佳一方面走進民間“取經”,一方面又帶著中國藝術“走出去”。除了《白毛女》之外,雷佳在學習期間還排演了歌劇《木蘭詩篇》,並於2010年將該劇帶到俄羅斯最高藝術殿堂——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這是該劇院200多年來首次上演中國劇目,雷佳團隊成了第一個在此地演出的中國藝術團體。雷佳表示:“我們曾經擔心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會讓觀眾難以理解這部作品,但他們的掌聲和歡呼聲告訴我,他們聽懂了。這是一次心靈的溝通。”

雷佳認為:“中國的民歌是經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流傳下來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我們這個時代的編曲方式、演唱方式和表現方式來賦予其時代內涵,這樣中國的音樂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