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的革命先烈

焦桐琴,生於1886年(光緒十二年),又名彩琴,字友邕,青海省樂都區馬營鄉大灣塘外嶺村人。上過私塾,愛讀武俠小說,練就了一身好拳腳,拳術較強,十三四歲時,能翻越三米高牆,當地人都稱她為“焦俠客”。

1902年,只有16歲的焦桐琴離開家鄉,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坎坷道路,他先後來到蘭州、平涼、漢中,最後到了四川。1905年,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四川迅速發展,革命思潮風起雲湧。1906年,焦桐琴加入同盟會所領導的會黨武裝,在軍中多次參加武裝起義和對清軍作戰,他的戰鬥中十分英勇,屢立戰功。後來被保送到保定陸軍學堂第二期工兵科學習。

樂都的革命先烈

1912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後,他與同學王法、樊政、胡登雲等被派到甘肅從事革命活動,焦桐琴時任甘肅省狄道軍(今甘肅臨洮縣)軍官,1913年9月,他們密謀炸燬蘭州總督府,但因走漏消息,被捕入獄。經革命黨多方營救,焦桐琴被保釋出獄。獲釋後,焦桐琴進入保定軍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新建右軍任教官。

1917年,蔡大愚等人不為惡勢力所嚇倒,進一步和政法學校教員循化人楊希堯、狄道人趙學貴和學生師世昌結為同志,並與狄道駐軍中的進步軍官焦桐琴和河州回族實力派馬延功、馬安良父子聯絡發動了“倒張運動”,史稱“甘肅護法運動”,並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支持。孫中山同意他們“從下層入手,聯絡士兵,組織可靠武裝發動事變”的策略,併發了密碼本、路費,同意必要時幫助錢款、槍械。至此,甘肅護法運動已成為孫中山護法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樂都的革命先烈

當年冬至前的一個晚上,趙學普、邊永福欲祕密潛入城內時,被守軍在洮河浮橋邊擊斃。聽到槍聲,焦桐琴以為是軍隊到達的信號,急忙登上城牆開槍聯絡。槍聲引起蘭州軍閥陸洪濤的部下分統劉忠藎的懷疑,他召焦桐琴詢問情況。焦桐琴當機立斷,擊斃劉忠藎等人,急召部下起義。然而,因事態突變,倉促之下士兵難以集合,焦桐琴被迫隻身逃亡。“胡登雲、楊希堯等在狄道、河州發動的起事也紛紛失敗。至此,甘肅護法運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但焦桐琴在護法運動中表現出了非凡的果敢機智。

樂都的革命先烈

1920年,焦桐琴升任中校正營長。正在這時,四川省內政爭突起。6月25日,焦桐琴率部參加黃滸鎮戰役,在激烈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與敵人拼死搏鬥,不幸陣亡,年僅34歲。1922年,劉伯承不僅將他的遺體妥善安葬,還將焦桐琴墓碑的照片和兩千枚銀元一併寄給焦桐琴的大哥焦發昌,並安排焦發昌到四川任職,還將焦桐琴的一個兒子接到四川上學,以示對烈士英靈的告慰。

焦桐琴為了祖國的統一,為了人民的自由,不怕犧牲,不怕艱險,赴湯蹈火,最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的愛國情懷,革命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並載入史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