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一村民緣何享受不到精準扶貧房'

海東 循化 傢俱 青海新聞網 2019-08-11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海東市樂都區馬廠鄉孟家灣村村民陳景曉找到記者,反映其叔叔陳福錄的地退耕還林後,享受不到精準扶貧房的事,希望記者幫助解決。

記者隨陳景曉來到陳福錄的住處發現,陳福錄在樂都區碾伯鎮只租了一間房,黑漆漆的房間裡擺放了幾件簡陋的傢俱。據陳福錄介紹,在他家的地還沒退耕還林前,他一直靠種地維持生計,幾年前地全部被退耕還林,再無其他生活來源的他,被迫搬到了樂都城區生活。“搬到樂都城區後,也試著找過工作,但都被嫌年齡太大,沒人用。”陳福錄說,現在他靠每天撿廢品賣錢維持生計,除了填飽肚子外,每月還需要繳納房租180元,生活過得很艱難。而他在馬廠鄉孟家灣村的老房子也已經塌掉了,除了租房子再沒有其他的住處。

陳福錄說,精準扶貧政策下來後,馬廠鄉孟家灣村的其他村民都在鎮上分了新房子。“眼看現在其他村民的房子已經住上了,而我什麼都沒有。”陳福錄說,為了分房子的事兒,他找過孟家灣村村委會,也找過馬廠鄉鄉政府,工作人員給的回覆都是因為他搬出孟家灣村的時間早,分房子的事情沒辦法解決,只能去民政局,看看是否能申請一些其他補助。

陳福錄的侄子陳景曉說:“陳福錄只有一個兒子,“招女婿”到循化去了,現在基本上沒人能照顧陳福錄。為此,他也替陳福錄去孟家灣村村委會和馬廠鄉鄉政府跑了好幾趟。“工作人員給的回覆也是隻能給一些臨時救助,但臨時救助只有1000元左右,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陳景曉說。

那麼,陳福錄叔侄所說的精準扶貧房子沒有名額是怎麼回事兒呢?為了解到詳細情況,記者聯繫了樂都區馬廠鄉孟家灣村村委會主任李建青。李建青告訴記者,當時設立精準戶的時候就有規定,半年以上不在家的,不能評。設立精準戶時,陳福錄已經從村裡搬出去十五、六年了,所以不符合精準扶貧戶的這個條件。同時,李建青還告訴記者,陳福錄的房子塌了後,村裡給了他危房改造的名額,但他自己不願意修繕房屋。

為了再次確認,記者又聯繫了馬廠鄉鄉政府副鄉長王桂林。王桂林告訴記者,當時識別精準戶的時候,有個“十不準”政策,陳福錄屬於是三年以上外出時間較長的這類,所以當初識別精準戶的時候“不準”識別。王桂林說:“如果家裡實在有困難,可以申請低保。”

採訪中記者也瞭解到,去年陳福錄就申請了低保,但是低保的錢還沒拿到,對此記者再次聯繫了樂都區馬廠鄉孟家灣村村委會主任李建青。李建青說,陳福錄的低保已經評上了,低保的錢會在每年的12月份到賬,同時像他的這種情況也可以申請臨時救助,臨時救助能補貼1500元到2000元。

截至發稿前,記者將這一情況也電話告知了陳福錄叔侄,他們也表示現在瞭解了分房沒名額的原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