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無關鍵劇透,請放心食用)

“籃球是美國人的運動”

對於這句話,現在的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基本都會認同,因為那是一個“家家門前都有籃球框的國家”。對於很多球迷來說,籃球=NBA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共識。至於奧運會,美國人基本是拿來當健身項目的——畢竟奧運會比NBA簡單多了。

美國人在籃球上的優勢有多大呢?

自1936年奧運會添加了籃球項目以來,長達三十六年的時間裡,六十三場比賽,美國國家籃球隊沒有輸過哪怕一場!即使中國的乒乓球隊都沒有保持過這樣的成績。雖然籃球是世界級的運動,但美國人依然在這個世界人民都喜愛的運動中保持了驚人瞠目結舌的三十六年的全勝記錄!

直到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

一:

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認為美國人在奧運賽場上一直獨領風騷,卻不知道在幾十年前,奧運賽場上的對決要比現在激烈的多,因為當時美國有一個超級勁敵——蘇聯。

雖然從體育精神上說,運動應該是去政治化的,但事實上競技體育從來都與政治如影隨形。冷戰過程中,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所有的領域中都針鋒相對,作為展示國家形象的最重要舞臺,體育賽場自然也不能例外。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在奧運會歷史中,蘇聯與美國的體育競爭貫穿了冷戰始終,兩個超級大國在奧運賽場上都獲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優秀成績。美國的成績世所共知,給大家說說蘇聯的成績——從1952年到1988年,蘇聯在夏季奧運歷史上共獲得了1010枚獎牌,其中包括395枚金牌,獎牌和金牌數量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參加的九次奧運會中有六次獲得了獎牌數第一名。

蘇聯在幾乎所有的體育項目中都有強勁的實力,無論是田徑、體操、水上項目、冰雪項目還是舉重、射擊等,蘇聯在大多數項目中都是奪冠的大熱門。

除了籃球。

平心而論,蘇聯籃球的實力其實是很強的,幾乎天下無敵,在歐洲怎麼打怎麼贏。無論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西歐資本主義國家,都是蘇聯籃球的手下敗將。除了南斯拉夫能給蘇聯造成一定麻煩之外,其他國家並不能跟蘇聯男籃抗衡,蘇聯男籃是公認的歐洲第一強隊。而當時的歐洲一直是世界體育圈的“核心地帶”。

但之所以說蘇聯籃球是“幾乎天下無敵”,原因大家都能想到——因為世界上還有美國的存在。

從1952年蘇聯參加奧運會開始,到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蘇聯籃球和美國籃球一樣保持了一個記錄——美國獲得了五次奧運會冠軍,蘇聯男籃在五次奧運會中擊敗了除美國外的所有對手,獲得了五次亞軍。

因為有了美國隊的存在,蘇聯成為了尷尬的“萬年老二”。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美國多年的壟斷,已經讓人們認為美國籃球奪冠是理所應當的。在籃球賽場上擊敗美國,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也可以叫做幻想。

當我們的主角,加蘭任教練被臨陣換上時,他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蘇聯每個人都想爭第一,卻都不敢說出口。因為按照籃協官員的說法:“我們是一個不允許失敗的國家!”

所以當加蘭任教練在發佈會上說出:“我們要擊敗美國隊”時,你就可以理解蘇聯籃協的憤怒和記者們的嘲笑了。

二:

作為一部俄羅斯運動電影,《絕殺慕尼黑》並沒有太多好萊塢的痕跡。

所謂好萊塢的痕跡,就是指一切為了主角服務,如打怪通關般的劇情,一切人圍繞著主角轉,是主角完成任務的道具。

但在本片中,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個加蘭任教練的棋子,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同樣是“主旋律”電影,與美國的《獨立日》、《超級戰艦》等主旋律片子不同的是,本片中的蘇聯球員們從來沒做過慷慨激昂的愛國主義演講,他們的臺詞幾乎都是生活化的。俄羅斯人的電影沒有太多的煽情片段,沒有太多的人生總結,我們能看到的,只有真誠和堅定。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隱瞞心臟病的薩沙,最終倒在了美國的球場上,加蘭任教練用給兒子看病的錢搶救了他的生命。躺在病床上的他,抱歉的對教練說:“您一定很怪我吧?”

加蘭任對他說:“我要是你,我也會這樣決定,我們都痴迷籃球,用球代替腦袋思考”。

這是人與人之間靈魂深處的共鳴,是兩個將事業看做生命的男人之間的默契,這一句話的分量,遠遠比那些演出來的感情深刻的多。

薩沙在確診之後,得知自己只有一兩年的壽命可活。為了不再拖累未婚妻,他毅然提出了分手。

得知真相的未婚妻質問了他一句話:“如果我們的生命只剩下了三分鐘,你會做什麼呢?”

當我們的生命只剩下幾年、幾個月時,我們會為了別人做出很多艱難的選擇,但當我們的生命只剩下三分鐘時,你最想做的又是什麼呢?

最打動我的,是加蘭任教練的一句話。

在慕尼黑恐怖襲擊後,蘇聯體育局的官員準備退賽,因為退賽可以保住顏面,雖然沒有戰勝美國隊,至少也沒有輸給美國隊。

而面對想要退賽的領隊,加蘭任對與自己多年交好的領隊憤怒的說出一句話:“我們可能會輸,但比賽就是我們的生命,而你奪走了一切,告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偷走了球員手中的球,我們已經一無所有了,所以格里沙,你就是個畜生。”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不瘋魔,不成活,大致如此。

被加蘭任和球員們打動的領隊,最後在發佈會上臨時改變主意,宣佈將繼續比賽。這個決定可能會讓領隊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宣佈這個決定之後,他下定決心般的說——“就這樣吧,大不了我回中學當個老師,一個月一百二十塊錢的工資夠我花了!”

為了這場比賽,所有人都已孤注一擲。

三:

不過,電影並沒有陷入全程煽情的俗套。雖然電影中對於情感的描述真摯細膩,但對於加蘭任當時的困難與艱辛,影片中都有大量的描述。

現實類題材與好萊塢最大的不同是——現實中是沒有主角光環的,每一件小困難都需要自己去克服。

漫威的超級英雄們從來不用考慮錢,銀幕中的美國大兵們從來不用考慮子彈,賽車類電影從來不用考慮汽車性能。但現實生活不是電影,沒有什麼是為你準備好的,自己的路需要自己鋪。

影片中的加蘭任,在執掌國家隊之前,並不是一個很有名的教練。但是他卻是一個有獨特教學方法的教練。

加蘭任接手的蘇聯男籃,雖然是一支強隊,但此時卻面臨著種種問題。

加蘭任的前任,是有著“蘇聯籃球之父”之稱的戈梅爾斯基,這位功勳卓著的教練一手締造了蘇聯國家籃球隊。 他一手提拔了蘇聯國家隊的球員們,並帶領他們擊敗了世界上的諸多強隊。雖然在他手下的蘇聯國家隊始終沒有奧運會奪冠,但蘇聯籃球的基礎是他打下的,蘇聯國家隊深深的打上了他的烙印。正如加蘭任接手球隊後第一場勝利後他接受採訪時說的——“蘇聯國家隊是由戈梅爾斯基製造的發動機,這架發動機目前運轉良好。”

但加蘭任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運轉良好”。

“運轉良好”讓蘇聯籃球穩坐世界第二的位置,卻難以向前跨越一步。運轉良好的蘇聯隊可以繼續贏得銀牌,卻永遠也打不敗美國。

因此,加蘭任需要做的是徹底改造這臺發動機,他需要加入新鮮血液。

加蘭任提出——我要使用美式訓練法。

要知道,在七十年代的蘇聯,由於文體屆接連出現名人叛逃事件,蘇聯政府對文體屆開始實行高壓管控。政治立場成為了審核文體工作者的重要指標。加蘭任的前任戈梅爾斯基,就是因為其有猶太人血統,不被信任而被換下的。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但加蘭任堅持要用美國式訓練法,寧可頂著上級質疑立場的風險,也要向對手學習。不盡如此,他還申請資金,要求將球隊帶到美國打球,和美國球隊交手。

實際上,加蘭任需要做的,遠不止改變傳統訓練方法而已。

在將球隊帶出國後,電影裡展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球員們回國後,帶回來一大堆的輕工業品:腰帶、毛線、收音機等等。

眾所周知,由於蘇聯政府的不合理政策,蘇聯雖然在航天、軍工等方面擁有頂尖的技術水平,民生方面卻一直很落後,尤其缺乏輕工業品。因此,作為當時少數能出國的人,運動員們幾乎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小額走私”,用以補貼家用。

之所以需要補貼家用,是因為蘇聯政府給予運動員的待遇並不高。雖然蘇聯有著世界頂尖運動員,但蘇聯運動員的待遇卻遠遠稱不上世界頂尖。

在戰勝南斯拉夫後,球隊的運動員拿著微薄的獎金說:“在立陶宛開出租車都比這賺的多”。

貧窮,居然是這支超級大國國家隊的一個重要問題。

患有心臟病的隊員在美國發作,領隊在病房前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們沒有錢在這治”,最後需要教練自己掏出給兒子治病的錢來給隊員治病。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蘇聯球隊的王牌球員謝爾蓋別洛夫,膝蓋受傷後居然沒有鎮痛劑,需要支支吾吾的向美國球員要鎮痛劑。在過海關回國的時候,所有的球員都帶了一些生活用品,只有隊醫拿了一大包國外買的藥——這都是在蘇聯國內搞不到的藥。

來到美國打球的球員們,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拿出自己帶的魚子醬準備賣出去,這樣就可以換來美元去買來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七十年代之所以有大量的蘇聯文體人士逃亡,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方一些國家給出了極其優厚的物質條件以吸引運動員們叛逃。在這樣貧困的狀態下,的確有一些人經受不住誘惑而叛逃。在加蘭任的隊伍中,來自立陶宛的隊長保羅斯卡斯居然差點叛逃西德……

每一件事,都是加蘭任帶領大家奪冠之路上的絆腳石。這些零碎的小事也許不夠波瀾壯闊,沒有好萊塢反派人物那麼直觀,但這恰恰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這就是現實類題材的魅力所在。

四: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美蘇籃球大戰,堪稱奧運會歷史上最具爭議性的比賽,金牌屬於蘇聯,而銀牌無人認領——四十多年過去,美國人至今不承認這場比賽的結果。

但無論美國人是否承認,對於加蘭任(歷史上真名叫做康德拉辛)來說,他已經足夠成功。

他向世界證明了——美國人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你足夠認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在慕尼黑奧運會之後,美蘇各自抵制了在對方國家舉辦的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美蘇籃球隊才再次相遇,而且蘇聯籃球再一次戰勝了美國隊——這是蘇聯國家隊最後一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是這個紅色帝國留下的一道絕影。

一場美國人絕不承認的失敗

漢城奧運會之後,美國人真正放棄了之前對待奧運會籃球“玩世不恭”的態度,不再使用大學生球員,而開始選用NBA頂級職業球員來參加奧運會,於是美國籃球的“夢之隊”誕生了。

四十多年過去,雖然江山更改,紅旗墜地,奧運會賽場上舉辦了無數次比賽。但依然會有人記得,在1972年的慕尼黑賽場上,一個把籃球當做生命的教練,曾經帶領一群同樣痴迷的蘇聯小夥子們,擊敗過這個星球上最不可能擊敗的對手。

至於他們是如何擊敗美國,這場比賽又為何如此有爭議性,就需要你自己走進影院來一探究竟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