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6月5日),科創板即將打響“上會”第一槍。


5月27日,上交所發佈科創板上市委將於6月5日召開第1次審議會議,審議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3家企業發行上市申請,這3家企業分別屬於生物醫藥、半導體、高端裝備。

緊鑼密鼓,馬不停蹄。6月11日、13日將召開第2、3次審議會議,審議福光股份、華興源創、睿創微納;瀾起科技、天宜上佳、杭可科技6家企業發行上市申請。

根據制度安排,科創板的發行上市審核要經過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審議、證監會註冊、發行上市等5個環節。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按照規定,參與審議的5名上市委委員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形成同意或不同意發行上市的審議意見,上交所將結合上市委審議意見,出具同意發行上市的審核意見或者作出終止發行上市審核的決定。

如果作出同意發行上市的決定,將按程序報送證監會履行註冊程序;做出不同意發行上市決定的,將按規定終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

至此,排隊“上會”科創板的9家“幸運兒”,距離註冊及發行上市,僅一步之遙。


9家企業,計劃融資超77億元


據Choice數據顯示,9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計劃融資總金額為77.1億元,平均每家融資金額約為8.57億元。

目前,計劃募資規模最大的系瀾起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13億股,預計募資金額達23億元。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另外,華興源創、天準科技2家企業計劃募資金額亦超過10億元。

從9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註冊地來看,上海、江蘇分別佔據2家,領銜全國。另外,北京、深圳、福建、山東、浙江均以1家的數量,拿到搶奪“科創板第一股”的入場券。

在統計9家企業的所屬行業,其中計算機與通信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企業數量最多,均達3家。全景財經(p5w2012)閱讀各家的招股書發現,4企業:安集科技、睿創微納、瀾起科技、華興源創,都與芯片密切相關。

安集科技: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系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5.43%;

睿創微納,是一家專業從事非製冷紅外熱成像與MEMS傳感技術開發的集成電路芯片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軍用及民用領域;

瀾起科技,致力於為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高性能芯片解決方案,為“中國唯一打入國際主流服務器”領域的核心芯片供應商;

……


可見,芯片製造領域在搶奪“科創板第一股”,可謂勢在必得。

從營收規模來看,2018年9家企業的營收規模均超1億元,其中,瀾起科技以17.58億高居榜首,杭可科技、華興源創的營收規模亦突破10億元。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另外,9家企業全部實現盈利,2018年歸母淨利潤的平均值為2.13億元。其中,瀾起科技以7.37億元的淨利潤位列第一,且2018年淨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誰,最捨得研發?


科創板,誕生之初便帶著一項特殊使命:支持高科技、高端製造企業的融資、發展,而判定一家企業是否具備高科技、高端製造屬性,有3條衡量標準:

一,是否擁有關鍵核心技術;

二,是否科技創新能力突出;

三,是否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


如果具體量化到企業的財報數據中,客觀的衡量指標也一目瞭然:

第一、研發費用投入規模;

第二、研發費用營收佔比;

第三、研發人員佔比;

第四、技術專利數量。


即將“上會”科創板的9家企業在這四個維度的表現如何呢?

從研發費用的絕對規模上看,各家的招股書顯示,研發費用集中在3200萬元~2.7億元之間,其中瀾起科技再度拔得頭籌,2018年投入研發費用達2.76億元。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因科創板“上會”企業多數尚處於成長期,企業營收規模並不大,因研發投入的相對比例,或許更能反映企業在研發投入的態度。

9家企業2018年的研發費用總金額為7.91億元,佔營收總額的12.6%,該比例遠高於A股上市公司的2%。

其中,微芯生物的2018年研發投入佔比高達55.85%,位居榜首。6家企業的研發投入佔比超10%。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研發佔營收比例,是科創企業對研發態度最客觀的驗證數據。上交所直接將該指標納入科創板上市標準:

“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


可見,該項指標的重要程度。

另外,全景財經(p5w2012)通過梳理各家企業的招股書,對各家企業的專利數量進行了統計,其中福光股份擁有345項專利位列首位。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8家券商,拿到"科創板第一股"入場券


隨著科創板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除了擬上市企業以外,對於“科創板第一股”的爭奪最激烈的無疑是券商、投行們。

科創板,之於中國資本市場無疑是全新的事物,誰搶得“科創板第一股”,無疑會形成鮮明的先發優勢,對後續業務具有很大的模板效應。

快馬加鞭的券商、投行正在成為科創板推進的最大發動機之一。

即將“上會”的9個科創板IPO項目,由8家券商“瓜分”。其中,中信證券成為最大的贏家,單獨保薦2家企業。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可見,拿到爭奪“科創板第一股”入場券的8家券商,均為一線大券商,科創板IPO項目的爭奪大概率也是強者恆強的格局。

而且科創板特有的“保薦+跟投”機制,勢必繼續強化強者恆強的格局。

1月30日,上交所出臺的科創板細則,強制保薦機構拿出自有資金認購2%-5%新股,鎖定期兩年,且跟投不參與詢價、定價,只能被動接受價格。


種種跡象表明,科創板IPO項目將是大券商們的戰場,也將是科創板盛宴中最大的“贏家”之一。


科創板,進入開板倒計時


以上9家企業,即將進入上市委員會審議階段,這意味著,他們距離“科創板第一股”僅一步之遙。

“從法定時間推算,6月底開板在理論上已不可能,科創板上市開板已必然是7月份的事。十年前創業板首批集體掛牌是28家,預計科創板首批將在30家左右。”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預測。

搶奪“科創板第一股”


來源:申萬宏源研究所


儘管,明日(6月5日)科創板的第一次審議會議,備受市場注目,但在王驥躍看來:

在註冊制審核體系下,“上會”不再是決定企業上市成功的唯一時點,後續的市場化發行、詢價環節更重要。

從通過審核手段挑選上市公司,到市場化手段挑選上市公司的重大轉變,將從科創板開始。以往備受關注的IPO過會率,在註冊制下將被漸漸淡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