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仙曰:孟武伯問孝

孔子 中國歷史 康熙 國學 子仙曰 2017-05-28

子仙曰:孟武伯問孝

忠孝兩全

這是《為政篇》中第二個問孝的,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當然了,他們之間是隔了一段時間才去向孔子請教的。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唯,諾也。此渾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諾。析言之也。

疾,病也。一曰急也。病,疾加也。

憂,愁也。心動也。

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孟武伯請教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只有當你生病的時候,父母才會為你擔憂。”

“唯其疾之憂”這句話是有爭議的,雖然現在來說,大部分是上面的這個解釋。

孟武伯,魯國孟孫氏第10代宗主,名彘,世稱仲孫彘,諡號武,是孟懿子的兒子,是“世家公子(長子繼承官位)”。

看看歷史對孟武伯的評價:出身貴族,驕奢淫逸,有聲色犬馬諸多切身之疾。

想必孔子當時就知道了孟武伯為人如何了,於是針對他自身的情況,而回答了“孝”這個問題,卻不是從正面回答的。

從現在的翻譯來看,沒有幾個父母可以做得到,原因多多,不多描述,隨便一想或許就知道一個,比如說溺愛、包辦。

關於溺愛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在害孩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不在這裡討論了,更何況人家一句樂意,你又能說什麼。

話題迴轉,如果說真的是像上面的這個解釋,那也就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了。

孔子教學生有一個好的特點,總是不會先直接說出來,會先讓弟子自己思考,實在是想不出來了,最後孔子再為他解答疑惑。

而孔子教學的另一個特點,或許是看起來很普通簡單的話,卻另有深意。

所以,孔子對孟武伯說的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不要讓父母對你操太多的心,並且如果你能夠體會到當你生病的時候,你父母那種著急的程度,能體會到父母的那種辛苦、勞累,你就知道什麼是孝了。

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孟武伯的身份,是孟懿子的兒子,將來是要繼承孟懿子的位置的,也就是說,孟武伯將來是要從政的。

或許,孔子是想提前給孟武伯打個預防針,告訴他“要知道民間疾苦”。尤其是世家公子,如果從政了卻“不知民間疾苦”,往往是失敗的。

從古到今,對於家庭來說,“忠孝傳家”這四個字或許沒有怎麼明顯的說出來,但它卻是存在於我們的骨子裡的。而對於皇帝選擇忠臣,從唐宋以後有一個論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但在唐宋之前就有了“孝道精神”。

翻了翻一些資料,“宗法”在周初就有記載,更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而“宗法”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形成的,是經過大量時間沉澱出來的。

在上古時代,是以部落存在的,部落是什麼,不必多說。在部落中有兩個人比較重要,一個是部落首領,一個就是巫。

而之後的禪讓,不僅僅是因為繼位的人能力強,更是因為這個人能力強的同時,品行也好。

到了周朝,宗法制就出來了。秦漢以後,變成了“宗法”的另一個形態——“家族”。

西漢之後,魏晉時期正式開始提倡“以孝道治天下”,而之後的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就這麼下來了。

而現在的人對孔子的誤解、對儒家的誤解,其實是源於歷代的“帝王權術”,畢竟帝王是要治理整個國家的,不能讓國家處在動盪不安、人心惶惶之中。

那要怎麼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把老百姓(這個民族)骨子裡的東西拿出來,給它包裝一下,換一個好的說詞,讓老百姓聽了之後都覺得好,利用宣傳,不少事情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舉個例子,康熙時代有個詞,叫“反清復明”。康熙頭疼,就想了個方法,當然這是其中一個方法,編了一本書,叫《聖諭》,後來叫《聖諭寶訓》或《聖諭廣訓》,然後拿到各地去宣傳。

《聖諭》是怎麼來的?裡面包含著《孝經》《老子》等重要思想。康熙把它們提煉出來,加以改變,《聖諭》就出來了。

當年趙普輔佐趙匡胤黃袍加身,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歷史對趙普這個人的評價卻不怎麼樣,人品不行。

漢朝“文景之治”,歷史用八個字說明——內用黃老,外示儒術。

從孔子對孟懿子、孟武伯這二父子說的這番話來看,孔子既是讓他們明白,也是讓我們明白,為人要忠孝,為政要忠孝。不僅僅是對父母要孝,還要擴而充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謂之大孝。

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為本人現階段理解,日後或將推翻此番言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