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老照片:20年代祭孔大典實況
視聽
1/10 北京孔廟始建於14世紀的元代,於1302年正式建廟,至1916年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規模佈局。主建築大成殿是祭拜孔子的主要場所,在殿堂,金色的幔帳簇擁著供奉孔子神位的木龕,龕內擺放著書有“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的木牌位。
2/10 明嘉靖年間,龕內曾設有孔子塑像,由於當時全國各地皆設有文廟,達千餘座,而工匠所制孔子像一人千面,因此,嘉靖皇帝將孔子像改為木牌位。
3/10 清代在首都北京,每年都要舉行兩次大型祭祀孔子的儀式,即仲春(農曆二月)上旬丁日和仲秋(農曆八月)上旬丁日的上丁祭祀,簡稱“丁祀”或“丁祭”。地點在北京東城國子監旁的文廟(孔廟)。
4/10 每逢祭日,午夜過後參祭人員便齊集東城國子監孔廟門前,凌晨3點鐘,祭祀儀式開始。先是鐘鼓齊鳴,經奏樂、迎神等一套儀式後,直到天光破曉,方告“禮成”。隨後祭祀用過的三牲(豬、牛、羊)分成若干塊,分送主祭和陪祭,分享祭孔貢品,算是一種榮譽。
5/10 祭孔典禮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以後的中華民國,由教育部主辦。祭祀日之前幾天,要預先演習典禮的過程,以免臨時出差錯。民國初年,袁世凱復闢曾以祭孔妄圖藉此表明稱帝合法化。在其後的祭孔活動,已經失去了帝王特權象徵意義,民國期間最後一次祭孔是在1948年。
6/10
7/10
8/10
9/10
10/10
2017-03-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