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初,NBA總決賽剛結束不久。週末我與一球友約飯,酒喝得差不多,開始展望即將在本土舉辦的男籃世界盃。除了對國籃十二人的推測,關注點自然而然的轉向了美國隊。球友說哈登戴維斯應該會打,鑑於主教練已經確定是波波維奇,那時聊得我還有些小興奮。

但之後的事就...... 呃,專注新賽季成為了退出訓練營的球員們最主要的藉口。嗯,說不是藉口我是不信的,說的跟退出的那些球員的球隊都有爭冠實力似的。

但怎麼說呢,也不能說別人老美針對我中國啦,畢竟每次都是自願出戰嘛,十三年沒輸過嘛,的確隨便派十二人都是奪冠最大熱門嘛,所以在庫茲馬因傷退出後,隊內無需競爭地產生了史上最弱的一支美國隊:沃克,最有明星樣的;波波,真正的最大牌。

其實無超巨也不見得完全是件壞事。縱觀美國隊打下來的所有比賽,個體實力的平均讓他們打得很團隊,防守上每個人也非常願意下功夫,加上波波的把持與調教,這支美國隊整體的紀律性或許不輸以往任何一支美國隊。

但籃球這項運動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團隊籃球不一定能戰勝巨星籃球,個體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決定比賽走向,沒有巨星的完美團隊往往無法戰勝擁有巨星的頂級團隊。要麼說這支球隊最弱呢。

更何況,這支美國是既沒有巨星也不算完美的團隊,一如波波賽後所言,“這群人之前沒一塊打過球”。

法國這邊,現役NBA球員一隻手就數得完,說比美國打得團隊其實也不那麼確切:集訓時間大家都差不多,法國進攻打法還很單一,跟中國隊一樣依賴擋拆,好在打得堅決且效果不錯。

所以,這不是一場常規意義上的美國同世界強隊的劇本似的、巨星VS團隊的比賽。恰恰相反,它有點像兩支實力相當、各有特點的球隊所展開的關乎求勝欲的一次拼搏。

特納是這支美國隊中被委以重任的內線支柱,他擅長封蓋,協防意識好,橫移下腰較絕大多數內線球員也迅疾得多。怎奈他遇到了臂長體壯下盤穩的戈貝爾,第一節一上來就在攻防兩端被壓制住,打四分多鐘就兩犯下場。替補上場的洛佩茲也沒能投開三分,法國大閘喜聞樂見更是守在內線不出來,美國隊陣地進攻不敢進去,外線球員也屢投不進——首節除哈里斯的追身三分,直到節末才由斯瑪特命中第一個陣地戰三分球。

"

六月初,NBA總決賽剛結束不久。週末我與一球友約飯,酒喝得差不多,開始展望即將在本土舉辦的男籃世界盃。除了對國籃十二人的推測,關注點自然而然的轉向了美國隊。球友說哈登戴維斯應該會打,鑑於主教練已經確定是波波維奇,那時聊得我還有些小興奮。

但之後的事就...... 呃,專注新賽季成為了退出訓練營的球員們最主要的藉口。嗯,說不是藉口我是不信的,說的跟退出的那些球員的球隊都有爭冠實力似的。

但怎麼說呢,也不能說別人老美針對我中國啦,畢竟每次都是自願出戰嘛,十三年沒輸過嘛,的確隨便派十二人都是奪冠最大熱門嘛,所以在庫茲馬因傷退出後,隊內無需競爭地產生了史上最弱的一支美國隊:沃克,最有明星樣的;波波,真正的最大牌。

其實無超巨也不見得完全是件壞事。縱觀美國隊打下來的所有比賽,個體實力的平均讓他們打得很團隊,防守上每個人也非常願意下功夫,加上波波的把持與調教,這支美國隊整體的紀律性或許不輸以往任何一支美國隊。

但籃球這項運動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團隊籃球不一定能戰勝巨星籃球,個體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決定比賽走向,沒有巨星的完美團隊往往無法戰勝擁有巨星的頂級團隊。要麼說這支球隊最弱呢。

更何況,這支美國是既沒有巨星也不算完美的團隊,一如波波賽後所言,“這群人之前沒一塊打過球”。

法國這邊,現役NBA球員一隻手就數得完,說比美國打得團隊其實也不那麼確切:集訓時間大家都差不多,法國進攻打法還很單一,跟中國隊一樣依賴擋拆,好在打得堅決且效果不錯。

所以,這不是一場常規意義上的美國同世界強隊的劇本似的、巨星VS團隊的比賽。恰恰相反,它有點像兩支實力相當、各有特點的球隊所展開的關乎求勝欲的一次拼搏。

特納是這支美國隊中被委以重任的內線支柱,他擅長封蓋,協防意識好,橫移下腰較絕大多數內線球員也迅疾得多。怎奈他遇到了臂長體壯下盤穩的戈貝爾,第一節一上來就在攻防兩端被壓制住,打四分多鐘就兩犯下場。替補上場的洛佩茲也沒能投開三分,法國大閘喜聞樂見更是守在內線不出來,美國隊陣地進攻不敢進去,外線球員也屢投不進——首節除哈里斯的追身三分,直到節末才由斯瑪特命中第一個陣地戰三分球。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但波波並不著急。只是不斷換人,利用均衡的陣容同法國隊展開車輪戰,防守上一直保持得不錯,所以也沒被拉開比分。

首節還剩一分零七秒,美國隊上了懷特+斯瑪特+米德爾頓+巴恩斯+布朗的五小,試圖以機動性拉開比分,但效果不佳:

米德爾頓非法掩護;戈貝爾刷前場板打進;布朗挑戰戈貝爾未果;

巴恩斯假動作戈貝爾不跳,空中閃躲被萊索特協防干擾;

法國兩記三分;萊索特籃下打進;布朗挑戰萊索特失敗;

直到第二節六分十九秒換上特納,美國隊打了近五分鐘的五小,三分沒投進,空間小空切少,過於相信身體力量的強突也因戈貝爾的存在佔不到任何便宜。七分半時戈貝爾下場,布朗才終於打進2+1,將這段時間的比分鎖定為7:11,美國隊從18:16打到25:27,反倒落後了2分。

特納迴歸,歇了一分多鐘的戈貝爾立馬被換上來。法國隊開始圍繞他打擋拆下順,每球都是擋了就下,防裡面就是福尼耶進三分,防外面、換防就是戈貝爾內線殺傷罰球,美國隊被弄得有力無語。

下半場上來,星條旗依舊投不進球,特納繼續被壓制,波波不得已提早上五小搏命,剛開始效果依舊不好,分差一度被拉到兩位數。續命時刻,“潛力巨星”米切爾挺身而出,彷彿韋德附體,單節發威打停比賽,

"

六月初,NBA總決賽剛結束不久。週末我與一球友約飯,酒喝得差不多,開始展望即將在本土舉辦的男籃世界盃。除了對國籃十二人的推測,關注點自然而然的轉向了美國隊。球友說哈登戴維斯應該會打,鑑於主教練已經確定是波波維奇,那時聊得我還有些小興奮。

但之後的事就...... 呃,專注新賽季成為了退出訓練營的球員們最主要的藉口。嗯,說不是藉口我是不信的,說的跟退出的那些球員的球隊都有爭冠實力似的。

但怎麼說呢,也不能說別人老美針對我中國啦,畢竟每次都是自願出戰嘛,十三年沒輸過嘛,的確隨便派十二人都是奪冠最大熱門嘛,所以在庫茲馬因傷退出後,隊內無需競爭地產生了史上最弱的一支美國隊:沃克,最有明星樣的;波波,真正的最大牌。

其實無超巨也不見得完全是件壞事。縱觀美國隊打下來的所有比賽,個體實力的平均讓他們打得很團隊,防守上每個人也非常願意下功夫,加上波波的把持與調教,這支美國隊整體的紀律性或許不輸以往任何一支美國隊。

但籃球這項運動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團隊籃球不一定能戰勝巨星籃球,個體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決定比賽走向,沒有巨星的完美團隊往往無法戰勝擁有巨星的頂級團隊。要麼說這支球隊最弱呢。

更何況,這支美國是既沒有巨星也不算完美的團隊,一如波波賽後所言,“這群人之前沒一塊打過球”。

法國這邊,現役NBA球員一隻手就數得完,說比美國打得團隊其實也不那麼確切:集訓時間大家都差不多,法國進攻打法還很單一,跟中國隊一樣依賴擋拆,好在打得堅決且效果不錯。

所以,這不是一場常規意義上的美國同世界強隊的劇本似的、巨星VS團隊的比賽。恰恰相反,它有點像兩支實力相當、各有特點的球隊所展開的關乎求勝欲的一次拼搏。

特納是這支美國隊中被委以重任的內線支柱,他擅長封蓋,協防意識好,橫移下腰較絕大多數內線球員也迅疾得多。怎奈他遇到了臂長體壯下盤穩的戈貝爾,第一節一上來就在攻防兩端被壓制住,打四分多鐘就兩犯下場。替補上場的洛佩茲也沒能投開三分,法國大閘喜聞樂見更是守在內線不出來,美國隊陣地進攻不敢進去,外線球員也屢投不進——首節除哈里斯的追身三分,直到節末才由斯瑪特命中第一個陣地戰三分球。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但波波並不著急。只是不斷換人,利用均衡的陣容同法國隊展開車輪戰,防守上一直保持得不錯,所以也沒被拉開比分。

首節還剩一分零七秒,美國隊上了懷特+斯瑪特+米德爾頓+巴恩斯+布朗的五小,試圖以機動性拉開比分,但效果不佳:

米德爾頓非法掩護;戈貝爾刷前場板打進;布朗挑戰戈貝爾未果;

巴恩斯假動作戈貝爾不跳,空中閃躲被萊索特協防干擾;

法國兩記三分;萊索特籃下打進;布朗挑戰萊索特失敗;

直到第二節六分十九秒換上特納,美國隊打了近五分鐘的五小,三分沒投進,空間小空切少,過於相信身體力量的強突也因戈貝爾的存在佔不到任何便宜。七分半時戈貝爾下場,布朗才終於打進2+1,將這段時間的比分鎖定為7:11,美國隊從18:16打到25:27,反倒落後了2分。

特納迴歸,歇了一分多鐘的戈貝爾立馬被換上來。法國隊開始圍繞他打擋拆下順,每球都是擋了就下,防裡面就是福尼耶進三分,防外面、換防就是戈貝爾內線殺傷罰球,美國隊被弄得有力無語。

下半場上來,星條旗依舊投不進球,特納繼續被壓制,波波不得已提早上五小搏命,剛開始效果依舊不好,分差一度被拉到兩位數。續命時刻,“潛力巨星”米切爾挺身而出,彷彿韋德附體,單節發威打停比賽,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單點打開讓美國隊這些在各自NBA球隊中當著二當家、三當家的隊員找到了依靠,開始以“米切爾持球組織,我們積極走位”的方式展開反擊。球進得多了,氣勢上來了,防守也更積極,美國藉著這波高潮反超了比分,帶著3分優勢進入第四節比賽。

一邊是套路不多但好使,一邊是想盡法子但無力。比賽打到這個份上,教練能做的都做了,勝敗完全看球員的個人發揮了。換言之,誰付出更多努力,誰就能笑到最後。

美國隊給出的表現是:斯瑪特開節兩罰不中,巴恩斯兩罰一中,米德爾頓上空籃不進,沃克接管不力,最詭異的,米切爾基本沒拿到球。

法國隊則是:繼續擋拆內切、轉移球、三分、突破,積極、充滿活力、一進好球替補席就起身嗨起來,明明他們才是落後的一方呢。

還剩四分多鐘,76:76,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壓力來到美國這邊,他們“意料之中”的沒能頂住。

兩分零二秒,戈貝爾卡倒斯瑪特接球雙手暴扣,全場比賽縮影。

"

六月初,NBA總決賽剛結束不久。週末我與一球友約飯,酒喝得差不多,開始展望即將在本土舉辦的男籃世界盃。除了對國籃十二人的推測,關注點自然而然的轉向了美國隊。球友說哈登戴維斯應該會打,鑑於主教練已經確定是波波維奇,那時聊得我還有些小興奮。

但之後的事就...... 呃,專注新賽季成為了退出訓練營的球員們最主要的藉口。嗯,說不是藉口我是不信的,說的跟退出的那些球員的球隊都有爭冠實力似的。

但怎麼說呢,也不能說別人老美針對我中國啦,畢竟每次都是自願出戰嘛,十三年沒輸過嘛,的確隨便派十二人都是奪冠最大熱門嘛,所以在庫茲馬因傷退出後,隊內無需競爭地產生了史上最弱的一支美國隊:沃克,最有明星樣的;波波,真正的最大牌。

其實無超巨也不見得完全是件壞事。縱觀美國隊打下來的所有比賽,個體實力的平均讓他們打得很團隊,防守上每個人也非常願意下功夫,加上波波的把持與調教,這支美國隊整體的紀律性或許不輸以往任何一支美國隊。

但籃球這項運動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團隊籃球不一定能戰勝巨星籃球,個體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決定比賽走向,沒有巨星的完美團隊往往無法戰勝擁有巨星的頂級團隊。要麼說這支球隊最弱呢。

更何況,這支美國是既沒有巨星也不算完美的團隊,一如波波賽後所言,“這群人之前沒一塊打過球”。

法國這邊,現役NBA球員一隻手就數得完,說比美國打得團隊其實也不那麼確切:集訓時間大家都差不多,法國進攻打法還很單一,跟中國隊一樣依賴擋拆,好在打得堅決且效果不錯。

所以,這不是一場常規意義上的美國同世界強隊的劇本似的、巨星VS團隊的比賽。恰恰相反,它有點像兩支實力相當、各有特點的球隊所展開的關乎求勝欲的一次拼搏。

特納是這支美國隊中被委以重任的內線支柱,他擅長封蓋,協防意識好,橫移下腰較絕大多數內線球員也迅疾得多。怎奈他遇到了臂長體壯下盤穩的戈貝爾,第一節一上來就在攻防兩端被壓制住,打四分多鐘就兩犯下場。替補上場的洛佩茲也沒能投開三分,法國大閘喜聞樂見更是守在內線不出來,美國隊陣地進攻不敢進去,外線球員也屢投不進——首節除哈里斯的追身三分,直到節末才由斯瑪特命中第一個陣地戰三分球。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但波波並不著急。只是不斷換人,利用均衡的陣容同法國隊展開車輪戰,防守上一直保持得不錯,所以也沒被拉開比分。

首節還剩一分零七秒,美國隊上了懷特+斯瑪特+米德爾頓+巴恩斯+布朗的五小,試圖以機動性拉開比分,但效果不佳:

米德爾頓非法掩護;戈貝爾刷前場板打進;布朗挑戰戈貝爾未果;

巴恩斯假動作戈貝爾不跳,空中閃躲被萊索特協防干擾;

法國兩記三分;萊索特籃下打進;布朗挑戰萊索特失敗;

直到第二節六分十九秒換上特納,美國隊打了近五分鐘的五小,三分沒投進,空間小空切少,過於相信身體力量的強突也因戈貝爾的存在佔不到任何便宜。七分半時戈貝爾下場,布朗才終於打進2+1,將這段時間的比分鎖定為7:11,美國隊從18:16打到25:27,反倒落後了2分。

特納迴歸,歇了一分多鐘的戈貝爾立馬被換上來。法國隊開始圍繞他打擋拆下順,每球都是擋了就下,防裡面就是福尼耶進三分,防外面、換防就是戈貝爾內線殺傷罰球,美國隊被弄得有力無語。

下半場上來,星條旗依舊投不進球,特納繼續被壓制,波波不得已提早上五小搏命,剛開始效果依舊不好,分差一度被拉到兩位數。續命時刻,“潛力巨星”米切爾挺身而出,彷彿韋德附體,單節發威打停比賽,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單點打開讓美國隊這些在各自NBA球隊中當著二當家、三當家的隊員找到了依靠,開始以“米切爾持球組織,我們積極走位”的方式展開反擊。球進得多了,氣勢上來了,防守也更積極,美國藉著這波高潮反超了比分,帶著3分優勢進入第四節比賽。

一邊是套路不多但好使,一邊是想盡法子但無力。比賽打到這個份上,教練能做的都做了,勝敗完全看球員的個人發揮了。換言之,誰付出更多努力,誰就能笑到最後。

美國隊給出的表現是:斯瑪特開節兩罰不中,巴恩斯兩罰一中,米德爾頓上空籃不進,沃克接管不力,最詭異的,米切爾基本沒拿到球。

法國隊則是:繼續擋拆內切、轉移球、三分、突破,積極、充滿活力、一進好球替補席就起身嗨起來,明明他們才是落後的一方呢。

還剩四分多鐘,76:76,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壓力來到美國這邊,他們“意料之中”的沒能頂住。

兩分零二秒,戈貝爾卡倒斯瑪特接球雙手暴扣,全場比賽縮影。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此前對希臘,聰明哥曾靠著繞前纏繞成功限制字母哥,戈貝爾是沒有後者的衝擊力,但下盤更有力,無需助跑就能在對抗中頂開防守人。“防守巨星”的力量自此主宰了比賽:

沃克被顏射踩線三分後殺入籃下被戈貝爾拒絕answer ball,

米切爾閃躲變速也沒能逃過隊友送上的追身火鍋,

布朗魯莽心急殺籃下,福尼耶站住,戈貝爾協防干擾,

至於斯瑪特又兩罰不中,沃克的三罰一中,米德爾頓底角踩線,除了比分落後所產生的壓力,戈貝爾令人窒息的防守肯定也給他們帶來了絕望。

狀態差VS夠積極,不進三分VS投手神勇,進攻巨星末節啞火VS防守巨星持續壓制,美國真的輸得一點脾氣沒有。


剛結束的與塞爾維亞的比賽,美國隊又輸了,博格丹諾維奇變身加強版福尼耶,依舊是關鍵時刻罰球不進葬送逆轉可能。

除了再次體現了巨星的重要性,失敗本身其實沒什麼好小題大做的,美國人才儲備又沒出問題,不過是贏多了傲慢了不出全力罷了。

美媒其實也理性而深刻的正視了問題,比如,被國內媒體盜圖無數的BR就分析了以下原因:

1.巨星退出;

2.戈貝爾無人可以挑戰;

3.缺乏足夠的競爭心;

最後這點,BR特別提到了退役奶爸科比08年的表現:

科比很早就起床訓練,其他隊友也跟隨他調整了日程安排;

科比知道他的隊友們或許不會意識到:美國隊並非不可戰勝。

“這些傢伙都還很年輕,他們還沒有冠軍經驗,所以我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他們就顯得很重要。要知道,這些國際球員都打得很好,你沒看到他們在NBA打球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機會去NBA打球,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選擇了留在海外,他們很棒,如果你不提起足夠的注意,他們就會讓你付出代價。相信我,我瞭解這些,我就在海外長大的,我看過他們打球,你站起來用眼睛去觀察,就會有很深的觸動,所以強調這些是很有必要的。”

“科比不會出現在2020奧運會,但需要有人扮演他在08年奧運會中的角色”,

說白了,美國隊需要一個領袖,不只是領導力,更需要極強的責任心。為國出戰完全出於自願,但成績要是太差了,巨星們就不能也不應無動於衷了。

"

六月初,NBA總決賽剛結束不久。週末我與一球友約飯,酒喝得差不多,開始展望即將在本土舉辦的男籃世界盃。除了對國籃十二人的推測,關注點自然而然的轉向了美國隊。球友說哈登戴維斯應該會打,鑑於主教練已經確定是波波維奇,那時聊得我還有些小興奮。

但之後的事就...... 呃,專注新賽季成為了退出訓練營的球員們最主要的藉口。嗯,說不是藉口我是不信的,說的跟退出的那些球員的球隊都有爭冠實力似的。

但怎麼說呢,也不能說別人老美針對我中國啦,畢竟每次都是自願出戰嘛,十三年沒輸過嘛,的確隨便派十二人都是奪冠最大熱門嘛,所以在庫茲馬因傷退出後,隊內無需競爭地產生了史上最弱的一支美國隊:沃克,最有明星樣的;波波,真正的最大牌。

其實無超巨也不見得完全是件壞事。縱觀美國隊打下來的所有比賽,個體實力的平均讓他們打得很團隊,防守上每個人也非常願意下功夫,加上波波的把持與調教,這支美國隊整體的紀律性或許不輸以往任何一支美國隊。

但籃球這項運動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團隊籃球不一定能戰勝巨星籃球,個體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決定比賽走向,沒有巨星的完美團隊往往無法戰勝擁有巨星的頂級團隊。要麼說這支球隊最弱呢。

更何況,這支美國是既沒有巨星也不算完美的團隊,一如波波賽後所言,“這群人之前沒一塊打過球”。

法國這邊,現役NBA球員一隻手就數得完,說比美國打得團隊其實也不那麼確切:集訓時間大家都差不多,法國進攻打法還很單一,跟中國隊一樣依賴擋拆,好在打得堅決且效果不錯。

所以,這不是一場常規意義上的美國同世界強隊的劇本似的、巨星VS團隊的比賽。恰恰相反,它有點像兩支實力相當、各有特點的球隊所展開的關乎求勝欲的一次拼搏。

特納是這支美國隊中被委以重任的內線支柱,他擅長封蓋,協防意識好,橫移下腰較絕大多數內線球員也迅疾得多。怎奈他遇到了臂長體壯下盤穩的戈貝爾,第一節一上來就在攻防兩端被壓制住,打四分多鐘就兩犯下場。替補上場的洛佩茲也沒能投開三分,法國大閘喜聞樂見更是守在內線不出來,美國隊陣地進攻不敢進去,外線球員也屢投不進——首節除哈里斯的追身三分,直到節末才由斯瑪特命中第一個陣地戰三分球。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但波波並不著急。只是不斷換人,利用均衡的陣容同法國隊展開車輪戰,防守上一直保持得不錯,所以也沒被拉開比分。

首節還剩一分零七秒,美國隊上了懷特+斯瑪特+米德爾頓+巴恩斯+布朗的五小,試圖以機動性拉開比分,但效果不佳:

米德爾頓非法掩護;戈貝爾刷前場板打進;布朗挑戰戈貝爾未果;

巴恩斯假動作戈貝爾不跳,空中閃躲被萊索特協防干擾;

法國兩記三分;萊索特籃下打進;布朗挑戰萊索特失敗;

直到第二節六分十九秒換上特納,美國隊打了近五分鐘的五小,三分沒投進,空間小空切少,過於相信身體力量的強突也因戈貝爾的存在佔不到任何便宜。七分半時戈貝爾下場,布朗才終於打進2+1,將這段時間的比分鎖定為7:11,美國隊從18:16打到25:27,反倒落後了2分。

特納迴歸,歇了一分多鐘的戈貝爾立馬被換上來。法國隊開始圍繞他打擋拆下順,每球都是擋了就下,防裡面就是福尼耶進三分,防外面、換防就是戈貝爾內線殺傷罰球,美國隊被弄得有力無語。

下半場上來,星條旗依舊投不進球,特納繼續被壓制,波波不得已提早上五小搏命,剛開始效果依舊不好,分差一度被拉到兩位數。續命時刻,“潛力巨星”米切爾挺身而出,彷彿韋德附體,單節發威打停比賽,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單點打開讓美國隊這些在各自NBA球隊中當著二當家、三當家的隊員找到了依靠,開始以“米切爾持球組織,我們積極走位”的方式展開反擊。球進得多了,氣勢上來了,防守也更積極,美國藉著這波高潮反超了比分,帶著3分優勢進入第四節比賽。

一邊是套路不多但好使,一邊是想盡法子但無力。比賽打到這個份上,教練能做的都做了,勝敗完全看球員的個人發揮了。換言之,誰付出更多努力,誰就能笑到最後。

美國隊給出的表現是:斯瑪特開節兩罰不中,巴恩斯兩罰一中,米德爾頓上空籃不進,沃克接管不力,最詭異的,米切爾基本沒拿到球。

法國隊則是:繼續擋拆內切、轉移球、三分、突破,積極、充滿活力、一進好球替補席就起身嗨起來,明明他們才是落後的一方呢。

還剩四分多鐘,76:76,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壓力來到美國這邊,他們“意料之中”的沒能頂住。

兩分零二秒,戈貝爾卡倒斯瑪特接球雙手暴扣,全場比賽縮影。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此前對希臘,聰明哥曾靠著繞前纏繞成功限制字母哥,戈貝爾是沒有後者的衝擊力,但下盤更有力,無需助跑就能在對抗中頂開防守人。“防守巨星”的力量自此主宰了比賽:

沃克被顏射踩線三分後殺入籃下被戈貝爾拒絕answer ball,

米切爾閃躲變速也沒能逃過隊友送上的追身火鍋,

布朗魯莽心急殺籃下,福尼耶站住,戈貝爾協防干擾,

至於斯瑪特又兩罰不中,沃克的三罰一中,米德爾頓底角踩線,除了比分落後所產生的壓力,戈貝爾令人窒息的防守肯定也給他們帶來了絕望。

狀態差VS夠積極,不進三分VS投手神勇,進攻巨星末節啞火VS防守巨星持續壓制,美國真的輸得一點脾氣沒有。


剛結束的與塞爾維亞的比賽,美國隊又輸了,博格丹諾維奇變身加強版福尼耶,依舊是關鍵時刻罰球不進葬送逆轉可能。

除了再次體現了巨星的重要性,失敗本身其實沒什麼好小題大做的,美國人才儲備又沒出問題,不過是贏多了傲慢了不出全力罷了。

美媒其實也理性而深刻的正視了問題,比如,被國內媒體盜圖無數的BR就分析了以下原因:

1.巨星退出;

2.戈貝爾無人可以挑戰;

3.缺乏足夠的競爭心;

最後這點,BR特別提到了退役奶爸科比08年的表現:

科比很早就起床訓練,其他隊友也跟隨他調整了日程安排;

科比知道他的隊友們或許不會意識到:美國隊並非不可戰勝。

“這些傢伙都還很年輕,他們還沒有冠軍經驗,所以我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他們就顯得很重要。要知道,這些國際球員都打得很好,你沒看到他們在NBA打球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機會去NBA打球,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選擇了留在海外,他們很棒,如果你不提起足夠的注意,他們就會讓你付出代價。相信我,我瞭解這些,我就在海外長大的,我看過他們打球,你站起來用眼睛去觀察,就會有很深的觸動,所以強調這些是很有必要的。”

“科比不會出現在2020奧運會,但需要有人扮演他在08年奧運會中的角色”,

說白了,美國隊需要一個領袖,不只是領導力,更需要極強的責任心。為國出戰完全出於自願,但成績要是太差了,巨星們就不能也不應無動於衷了。

美國是輸得沒脾氣,但也不必小題大做

08年是我們的幸運,恰巧美國人想一雪前恥、王者歸來,所以我們得以在家門口看到了當時幾乎所有最頂級的球星們;今年碰到了最不被重視的時期,平民陣試過後老美應該心裡有數了,無巨星還是不成的,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明年奧運會美國會派出一支比今年要強的隊伍。

想到臨近島國佔了這麼個便宜,心裡還是有些不平衡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