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科幻片 吉利伴你回家 孫悟空 王晶 濟公 骨朵網絡影視 2019-02-16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文 │ 夏天

截至目前,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30億。從橫空出世到一路逆襲,在觀眾及媒體的熱烈討論和自發安利之下,2019年春節檔院線電影院再次熱鬧非凡。

事實上,熱鬧的不止是院線電影院。

在臨近春節之際,針對春節檔,各視頻平臺就已經對網絡電影的上線類型進行了側重調整,與節日氣氛相融的愛情類、喜劇類影片,在上新數量上遙遙領先。與此同時,愛奇藝、優酷還相繼推出“新春爆喜電影院”、“網絡院線春節特供”,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有策略、成規模的上線“閤家歡”類網絡電影。

熱鬧的春節,有了熱鬧的網絡電影助陣,網絡電影“春節檔”的檔期概念也正在逐步形成。平臺方發力扶持,也有不少網絡影視製作公司果斷出擊,進行積極探索。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1月25日,由映美傳媒出品的《唐伯虎點秋香2019》登陸優酷,打出經典IP新演繹的情懷牌;2月1日,由新片場影業出品的《齊天大聖之大鬧龍宮》上線愛奇藝,推出“春節看西遊”的營銷概念;同日,同為西遊題材的《齊天大聖之火焰山》登陸優酷,出品公司淘夢影業喊出了“大聖陪你過大年”的口號,西遊IP系列網絡電影首度正面交鋒。

集結了陳浩民、王晶、周海媚、苑瓊丹等港劇經典演員的《濟公之降龍有悔》,則主打港式喜劇回憶殺。此外,還有《暴走財神》《歡喜鄰居霸道愛》《霍元甲之精武天下》《西遊傳奇之寶象國鬥神紀》等多部娛樂性、消遣性較強的喜劇類、動作類影片鏖戰春節檔。

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告別喧囂、蓄力生長的網絡電影,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著變化。與之相對應的,多方合力積極嘗試和探索的網絡電影“檔期”概念,也正在逐步形成。儘管與聲勢浩大、財大氣粗的院線電影相比,網絡電影的影響力還難以比肩,然而此次佳節來臨之際,多部網絡電影主動出擊,瞄準春節檔,無疑也意味著,網絡電影正邁入更加成熟的競爭賽道。

從萌芽到成型

和很多新生事物一樣,從萌芽到成型,網絡電影春節檔也歷經了一段漫長的發展歷程。

2017年3月15日,網絡電影《鬥戰勝佛》上線愛奇藝,該片以“齊天大聖”在人間修行的線索展開,融合了大量喜劇、奇幻元素,票房分賬金額近3000萬,創造了當時中國網絡票房分賬的新高點。儘管有著賀歲片之稱,但在綜合考量下,該片上線時間,實際已完美避開了院線春節檔。

到了2018年,瞄準春節檔當口,開始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網絡電影脫穎而出。2018年2月1日,《靈魂擺渡·黃泉》登陸愛奇藝,票房突破3000萬大關,創造了網絡電影的多個紀錄。而較早上線的《鎮魂法師》,在當年成績表現亮眼,也成功突破了3000萬的天花板。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如果將春節前夕上線的《靈魂擺渡·黃泉》《鎮魂法師》,定義為春節賀歲片有些牽強的話,那麼,在2018年農曆大年初一上線的《濟公之英雄歸位》,則能當之無愧的擔負起賀歲網絡電影的稱號。在活佛濟公IP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由香港明星陳浩民、林子聰、羅家英擔綱主演,這部在IP+明星模式下炮製而成的網絡電影,在當年春節檔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多部網絡電影成為春節檔期間的贏家,吸引了更多影視公司入局,市場也向著更加成熟、多元的方向邁進。到了2019年,春節檔網絡電影已經初具規模,上線影片不論是在題材選擇、上線時間還是營銷策劃上,都愈發工業化及完善。

由新片場出品的賀歲網絡電影《齊天大聖之大鬧龍宮》,其導演在接受骨朵採訪時透露,該片從2018年6月立項時,便確定要在春節這一特殊時期上映,從內容策劃到實際呈現都有考慮檔期的因素,“一開始就定了這個片子是輕鬆愉快的基調,但是屬於帶有價值觀的偏正喜劇。”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自2012年起,每年都有一部西遊題材院線電影陪伴觀眾歡度新年,經過多次驗證的西遊題材,被視為春節期間成功率較高的題材類型,也因此成為了春節檔網絡電影題材的首選。

在春節檔,淘夢影業也瞄準了這一題材類型,推出《齊天大聖之火焰山》,試圖打造出震撼又溫情的閤家歡電影,讓一家人能窩在沙發上一起看。《西遊傳奇之寶象國鬥神紀》也是一部由“西遊”題材改編而來的網絡電影,啟用SNH48女團成員蔣芸、馮薪朵及《演員的品格》中的選手查傑三位人氣藝人出演,用以帶動影片流量熱度。

除此之外,2019年春節檔網絡電影還打出了情懷牌。《濟公之降龍有悔》集結了陳浩民、王晶、周海媚、苑瓊丹等港劇經典演員,主打港式喜劇回憶殺;《唐伯虎點秋香2019》由王晶監製,聚集了多位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中的演員,喊出了致敬經典的口號。作為春節期間最後一部賀歲喜劇,正月十五才上線的《一品爵爺》,是一部港式懷舊喜劇,有溫兆倫、吳孟達、羅家英參演,足夠引發一波童年回憶。

縱觀2019年春節檔網絡電影,受觀眾青睞的奇幻類、喜劇類題材類型,有較高知名度的香港影星,以及具有較高接受度的西遊IP、濟公IP、經典IP,仍然是最具備競爭力的作品。無論從題材、演員還是劇情上,這些網絡電影借鑑成熟的賀歲電影的操作思路,進行了有效的模仿及運用。

有“預謀”的春節檔

由於尋求歡樂和放鬆,是觀眾在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期間普遍的心理需求,由此決定了賀歲片的風格輕鬆、幽默,具有強烈的觀賞性和娛樂性。因此,縱觀今年春節檔網絡電影不難發現,娛樂性、消遣性較強的,有廣泛受眾基礎的IP喜劇片、奇幻片是片方及平臺方的首選。

經典題材改編+熱度藝人的黃金組合,助推春節檔網絡電影熱度,在營銷上,影視公司也推陳出新,為影片征戰春節檔開闢一條“花路”。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此前,在接受骨朵採訪時,新片場影業透露,《齊天大聖之大鬧龍宮》的差異化營銷手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強調“海底西遊”,突出作品與其他西遊類作品的差異化。其二,打出切合春節檔檔期的“春節看西遊”的營銷。值春運之際,在火車站等春運重地,如北京站、成都站等全國一二線城市火車站中投放電子屏,同時還在地方社群中,用新年創意短視頻進一步營造影片的節日氛圍。

《唐伯虎點秋香2019》推出了能夠引發觀眾回憶殺的宣傳MV,《霍元甲之精武天下》在營銷中首次嘗試網絡電影和音樂的跨界聯動,邀請較高知名度的說唱歌手GAI演繹嘻哈宣傳曲。同時在營銷上,這些影片也做足了對“喜劇感”和“年味”的渲染。

值得一提的是,小鎮、農村中電影院還未廣泛普及,這給網絡電影在春節檔提供了一個突破口,開始有影視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的主要鄉鎮農村地區打出牆體廣告,為影片引流,進行下沉營銷。瞄準春節檔的流量紅利,以觀眾喜聞樂見的IP題材為基礎,配上恰如其分的營銷,網絡電影在春節檔,也有了搏得一席之地的機會。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與此同時,網絡電影檔期雛形初具,也離不開平臺的積極探索。

2018年,愛奇藝通過“東方奇案季”首次聯動多部影片整合營銷,試圖放大影片收益。在春節檔,優酷與愛奇藝相繼推出“新春爆喜電影院”、“網絡院線春節特供”,通過“一鍵預約”、“群星賀歲”等更加多元的玩法,將春節檔影片打包推廣至更多觀眾。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與頭部網絡電影影視公司敢於逐夢春節檔不同,更多的影視公司態度保守,放棄在春節檔期間上線作品,避免與院線電影正面交鋒。據骨朵數據統計,各平臺每週網絡電影累計上新量穩定在20-30部之間,而到了2019年第6周,即春節檔這周,新上線網絡電影驟降至6部。

這樣的現象並非孤例。據骨朵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每年2月,即春節來臨之際,網絡電影上新數量就會出現大幅下降。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儘管春節檔期間,觀眾處於休假狀態,可供娛樂時間較以往更長,平臺流量也較往日看漲,但這個特殊時間段,面臨著多方挑戰,上線的網絡電影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再僅是同檔期網絡電影,還有院線電影、電視劇以及春節晚會等,這促使多數片方對於春節檔,不得不報以觀望的態度。

這樣的猶豫,不止發生在春節檔。

在2017年國慶檔,為迎接“十一”長假,假期前夕第39周,各平臺網絡電影上線數量激增至44部,在“十一”期間的第40周,仍有27部網絡電影上線,但這兩週的首日前臺播放量辜負了片方厚望,前臺播放量總計僅一千多萬,遠不及僅有19部網絡電影上線的第38周。激增的上線數量未帶來預期高流量,到了2018年國慶檔,各平臺網絡電影上新數量便出現大幅下滑,累計僅15部,總量跌至近幾周來最低點。

是形成網絡電影獨有的網絡電影排播檔期,還是與院線電影檔期同頻共振,站在十字路口的網絡電影,顯得有些徘徊。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春節檔“賀歲片”,最早起源並流行於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傳入內地後,已走過20餘年的歷程。基於投資體量及內容品質上的差距,從成型到發揮影響力,網絡電影如今的“檔期”化之路,仍處於漫長的探索之中。

然而即便如此,隨著作為內容變現基礎的付費用戶市場的逐步擴大,分賬規則逐漸透明和升級,網絡電影已步入良性發展時期。網絡電影春節檔,影片逐漸多樣化,營銷方式逐漸成熟化,也代表著網絡電影行業格局的逐步完善。伴隨著行業發展,春節檔或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加入。

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網絡電影“殺入”春節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