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
"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文| 艾飛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上海堡壘》給我一種P2P理財平臺“暴雷”的感覺。

從一開始,《上海堡壘》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又是六年磨一劍,又是走出中國科幻電影第二步。還請了大量的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一頓猛誇...這種狀態就很像P2P平臺的早期...

很多P2P平臺就是這樣,原本老百姓都以為你是個國資背景的專業平臺,等人流湧進後才發現,這TM是個忽悠背景的水貨平臺。

因此,在我看來,目前《上海堡壘》這惡評如潮的局面,真的不是什麼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報復。

而是這真的是一坨屎,稍微有點良心的人,體驗完,都會友好的建議其他人別踩過去。

原本,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就是稍微有點聲我就睡不著的那種,這還是第一次,我在一部科幻片的現場,差點睡著了。

"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文| 艾飛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上海堡壘》給我一種P2P理財平臺“暴雷”的感覺。

從一開始,《上海堡壘》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又是六年磨一劍,又是走出中國科幻電影第二步。還請了大量的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一頓猛誇...這種狀態就很像P2P平臺的早期...

很多P2P平臺就是這樣,原本老百姓都以為你是個國資背景的專業平臺,等人流湧進後才發現,這TM是個忽悠背景的水貨平臺。

因此,在我看來,目前《上海堡壘》這惡評如潮的局面,真的不是什麼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報復。

而是這真的是一坨屎,稍微有點良心的人,體驗完,都會友好的建議其他人別踩過去。

原本,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就是稍微有點聲我就睡不著的那種,這還是第一次,我在一部科幻片的現場,差點睡著了。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一部好電影,應該是把觀眾吸引進去的。

《上海堡壘》是一次次把人彈回座位,這個時候觀眾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睡覺或離開,要麼成為一個看客。

於是,作為一個專業看電影的人,這個時候及時扭轉了自己的視角,從一個看電影的觀眾,變成了一個看笑話的看客。

體驗感頓時得到了提升。

在我看來,《上海堡壘》最災難性的笑話莫過於:這樣一部大製作的科幻電影,整體的觀感竟然和普通國產都市偶像劇差不多。

基本上,除去《上海堡壘》的特效,無論從故事,人物還是敘事方法,都像是在影院看了兩集偶像劇。

表面上,《上海堡壘》講了一箇中國軍人幹掉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而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暗戀自己長官的少年,在愛情,友情和災難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文| 艾飛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上海堡壘》給我一種P2P理財平臺“暴雷”的感覺。

從一開始,《上海堡壘》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又是六年磨一劍,又是走出中國科幻電影第二步。還請了大量的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一頓猛誇...這種狀態就很像P2P平臺的早期...

很多P2P平臺就是這樣,原本老百姓都以為你是個國資背景的專業平臺,等人流湧進後才發現,這TM是個忽悠背景的水貨平臺。

因此,在我看來,目前《上海堡壘》這惡評如潮的局面,真的不是什麼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報復。

而是這真的是一坨屎,稍微有點良心的人,體驗完,都會友好的建議其他人別踩過去。

原本,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就是稍微有點聲我就睡不著的那種,這還是第一次,我在一部科幻片的現場,差點睡著了。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一部好電影,應該是把觀眾吸引進去的。

《上海堡壘》是一次次把人彈回座位,這個時候觀眾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睡覺或離開,要麼成為一個看客。

於是,作為一個專業看電影的人,這個時候及時扭轉了自己的視角,從一個看電影的觀眾,變成了一個看笑話的看客。

體驗感頓時得到了提升。

在我看來,《上海堡壘》最災難性的笑話莫過於:這樣一部大製作的科幻電影,整體的觀感竟然和普通國產都市偶像劇差不多。

基本上,除去《上海堡壘》的特效,無論從故事,人物還是敘事方法,都像是在影院看了兩集偶像劇。

表面上,《上海堡壘》講了一箇中國軍人幹掉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而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暗戀自己長官的少年,在愛情,友情和災難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本來,這種格局小,感情戲偏多的故事,應該以細膩動人取勝。

可《上海堡壘》偏不,一開始就虛榮心爆棚,上來就是紐約淪陷,東京淪陷,全世界只剩下最牛逼的上海堡壘。

好,你硬要說自己是地球人唯一的希望也行,可問題是,你一個軍人,頭髮還是韓流錫紙燙?

你們都是未來世界了,軍裝劣質的跟搬運工一樣,整體完全沒有一點是保衛地球勇士的樣子哇。

好,你說未來的審美我不懂,可以。問題是,你們這個什麼堡壘,怎麼跟豆腐渣工程一樣。

人外星人任意進去,稍微有點難度的,人頂多也就電焊個圈就進去了,這老外看了這片子,不得說中國科幻是紙老虎哇。

好,導演說這片的核心是情感,是錯過與遺憾。可問題是,為什麼片中每一個人都死的那麼“生硬”。

無論是鹿晗三個戰友,還是舒淇飾演的司令官,抑或是那個總司令,都給人一種“強死灰飛煙滅”的人造悲壯。

而且每一個人死之前,都特寫,說一段鼓舞人心的話,真的...這煽情橋段,常見於國產抗日劇。

"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文| 艾飛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上海堡壘》給我一種P2P理財平臺“暴雷”的感覺。

從一開始,《上海堡壘》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又是六年磨一劍,又是走出中國科幻電影第二步。還請了大量的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一頓猛誇...這種狀態就很像P2P平臺的早期...

很多P2P平臺就是這樣,原本老百姓都以為你是個國資背景的專業平臺,等人流湧進後才發現,這TM是個忽悠背景的水貨平臺。

因此,在我看來,目前《上海堡壘》這惡評如潮的局面,真的不是什麼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報復。

而是這真的是一坨屎,稍微有點良心的人,體驗完,都會友好的建議其他人別踩過去。

原本,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就是稍微有點聲我就睡不著的那種,這還是第一次,我在一部科幻片的現場,差點睡著了。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一部好電影,應該是把觀眾吸引進去的。

《上海堡壘》是一次次把人彈回座位,這個時候觀眾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睡覺或離開,要麼成為一個看客。

於是,作為一個專業看電影的人,這個時候及時扭轉了自己的視角,從一個看電影的觀眾,變成了一個看笑話的看客。

體驗感頓時得到了提升。

在我看來,《上海堡壘》最災難性的笑話莫過於:這樣一部大製作的科幻電影,整體的觀感竟然和普通國產都市偶像劇差不多。

基本上,除去《上海堡壘》的特效,無論從故事,人物還是敘事方法,都像是在影院看了兩集偶像劇。

表面上,《上海堡壘》講了一箇中國軍人幹掉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而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暗戀自己長官的少年,在愛情,友情和災難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本來,這種格局小,感情戲偏多的故事,應該以細膩動人取勝。

可《上海堡壘》偏不,一開始就虛榮心爆棚,上來就是紐約淪陷,東京淪陷,全世界只剩下最牛逼的上海堡壘。

好,你硬要說自己是地球人唯一的希望也行,可問題是,你一個軍人,頭髮還是韓流錫紙燙?

你們都是未來世界了,軍裝劣質的跟搬運工一樣,整體完全沒有一點是保衛地球勇士的樣子哇。

好,你說未來的審美我不懂,可以。問題是,你們這個什麼堡壘,怎麼跟豆腐渣工程一樣。

人外星人任意進去,稍微有點難度的,人頂多也就電焊個圈就進去了,這老外看了這片子,不得說中國科幻是紙老虎哇。

好,導演說這片的核心是情感,是錯過與遺憾。可問題是,為什麼片中每一個人都死的那麼“生硬”。

無論是鹿晗三個戰友,還是舒淇飾演的司令官,抑或是那個總司令,都給人一種“強死灰飛煙滅”的人造悲壯。

而且每一個人死之前,都特寫,說一段鼓舞人心的話,真的...這煽情橋段,常見於國產抗日劇。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更逗的是,按電影裡的那種打法,結尾明明鹿晗那個角色最容易掛的,可偏偏,他活到了最後。

嗯,我懂,昇華主題嘛,更突顯錯過與遺憾(導演是不是覺得鹿晗重新回到麵館,收到舒淇的回信那個收尾賊感人?)

不管導演滕華濤承不承認,他拍這部《上海堡壘》,就像是一個初中生寫大學論文,為了完成任務,各種胡編亂湊。

完全是連最基本的一些東西都沒搞定。

比如片中的配音,就像是一層浮在水面的油,跟角色都不太相融,甚至多處都對不上。

還有片中那動不動就冒出來的配樂,也是典型的電視劇毛病。

而直接把整部電影檔次拉下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從頭到尾的獨白,你以為你是王家衛哇,這種“不知道拍什麼好就拿獨白來敘事”的橋段越多,就越顯得導演白痴。

好導演應該是和電影共呼吸的。

我看片方總是強調籌備多麼多麼不易,花了6年時間。

現在看起來,6年並不是代表電影搞的有多深厚,而是滕華濤導演水平不行,壓的呼吸困難。

以至於電影裡的角色就和電影外的他一樣,完全就不像能撐起這麼大一攤子的人嘛!

"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文| 艾飛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上海堡壘》給我一種P2P理財平臺“暴雷”的感覺。

從一開始,《上海堡壘》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又是六年磨一劍,又是走出中國科幻電影第二步。還請了大量的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一頓猛誇...這種狀態就很像P2P平臺的早期...

很多P2P平臺就是這樣,原本老百姓都以為你是個國資背景的專業平臺,等人流湧進後才發現,這TM是個忽悠背景的水貨平臺。

因此,在我看來,目前《上海堡壘》這惡評如潮的局面,真的不是什麼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報復。

而是這真的是一坨屎,稍微有點良心的人,體驗完,都會友好的建議其他人別踩過去。

原本,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就是稍微有點聲我就睡不著的那種,這還是第一次,我在一部科幻片的現場,差點睡著了。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一部好電影,應該是把觀眾吸引進去的。

《上海堡壘》是一次次把人彈回座位,這個時候觀眾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睡覺或離開,要麼成為一個看客。

於是,作為一個專業看電影的人,這個時候及時扭轉了自己的視角,從一個看電影的觀眾,變成了一個看笑話的看客。

體驗感頓時得到了提升。

在我看來,《上海堡壘》最災難性的笑話莫過於:這樣一部大製作的科幻電影,整體的觀感竟然和普通國產都市偶像劇差不多。

基本上,除去《上海堡壘》的特效,無論從故事,人物還是敘事方法,都像是在影院看了兩集偶像劇。

表面上,《上海堡壘》講了一箇中國軍人幹掉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而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暗戀自己長官的少年,在愛情,友情和災難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本來,這種格局小,感情戲偏多的故事,應該以細膩動人取勝。

可《上海堡壘》偏不,一開始就虛榮心爆棚,上來就是紐約淪陷,東京淪陷,全世界只剩下最牛逼的上海堡壘。

好,你硬要說自己是地球人唯一的希望也行,可問題是,你一個軍人,頭髮還是韓流錫紙燙?

你們都是未來世界了,軍裝劣質的跟搬運工一樣,整體完全沒有一點是保衛地球勇士的樣子哇。

好,你說未來的審美我不懂,可以。問題是,你們這個什麼堡壘,怎麼跟豆腐渣工程一樣。

人外星人任意進去,稍微有點難度的,人頂多也就電焊個圈就進去了,這老外看了這片子,不得說中國科幻是紙老虎哇。

好,導演說這片的核心是情感,是錯過與遺憾。可問題是,為什麼片中每一個人都死的那麼“生硬”。

無論是鹿晗三個戰友,還是舒淇飾演的司令官,抑或是那個總司令,都給人一種“強死灰飛煙滅”的人造悲壯。

而且每一個人死之前,都特寫,說一段鼓舞人心的話,真的...這煽情橋段,常見於國產抗日劇。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更逗的是,按電影裡的那種打法,結尾明明鹿晗那個角色最容易掛的,可偏偏,他活到了最後。

嗯,我懂,昇華主題嘛,更突顯錯過與遺憾(導演是不是覺得鹿晗重新回到麵館,收到舒淇的回信那個收尾賊感人?)

不管導演滕華濤承不承認,他拍這部《上海堡壘》,就像是一個初中生寫大學論文,為了完成任務,各種胡編亂湊。

完全是連最基本的一些東西都沒搞定。

比如片中的配音,就像是一層浮在水面的油,跟角色都不太相融,甚至多處都對不上。

還有片中那動不動就冒出來的配樂,也是典型的電視劇毛病。

而直接把整部電影檔次拉下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從頭到尾的獨白,你以為你是王家衛哇,這種“不知道拍什麼好就拿獨白來敘事”的橋段越多,就越顯得導演白痴。

好導演應該是和電影共呼吸的。

我看片方總是強調籌備多麼多麼不易,花了6年時間。

現在看起來,6年並不是代表電影搞的有多深厚,而是滕華濤導演水平不行,壓的呼吸困難。

以至於電影裡的角色就和電影外的他一樣,完全就不像能撐起這麼大一攤子的人嘛!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否則,這都世界末日了,拯救世界的重任居然被剛剛補上來的三個年輕人完成了,而且他們大部分的閒暇時間還都忙著談情說愛,復仇者聯盟拯救世界還一夥人哇。

很多人說片中的特效好,說實話我也看不出哪裡好。

只能算平平無奇,無甚新意,全片最高潮的鹿晗開飛機撞母艦的場景,1996年《獨立日》就有過。而且,明明拍的是未來世界的上海,真的看不出有多未來......

就我個人而言,全片有兩處地方是舒服的,是沒有笑話感的。

一是舒淇穿平日衣服走在小巷的場景,這是演員本身的魅力;二是結尾《世界末日》的音樂響起,這是歌本身的魅力。

就《上海堡壘》本身而言,事後想起來,真的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魅力,年初的時候,中國人舉國歡呼《流浪地球》讓國產科幻片站起來了;那這一次,《上海堡壘》又讓國產科幻片跪下...不...是趴下了。

"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文| 艾飛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上海堡壘》給我一種P2P理財平臺“暴雷”的感覺。

從一開始,《上海堡壘》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又是六年磨一劍,又是走出中國科幻電影第二步。還請了大量的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一頓猛誇...這種狀態就很像P2P平臺的早期...

很多P2P平臺就是這樣,原本老百姓都以為你是個國資背景的專業平臺,等人流湧進後才發現,這TM是個忽悠背景的水貨平臺。

因此,在我看來,目前《上海堡壘》這惡評如潮的局面,真的不是什麼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報復。

而是這真的是一坨屎,稍微有點良心的人,體驗完,都會友好的建議其他人別踩過去。

原本,我是一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就是稍微有點聲我就睡不著的那種,這還是第一次,我在一部科幻片的現場,差點睡著了。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一部好電影,應該是把觀眾吸引進去的。

《上海堡壘》是一次次把人彈回座位,這個時候觀眾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睡覺或離開,要麼成為一個看客。

於是,作為一個專業看電影的人,這個時候及時扭轉了自己的視角,從一個看電影的觀眾,變成了一個看笑話的看客。

體驗感頓時得到了提升。

在我看來,《上海堡壘》最災難性的笑話莫過於:這樣一部大製作的科幻電影,整體的觀感竟然和普通國產都市偶像劇差不多。

基本上,除去《上海堡壘》的特效,無論從故事,人物還是敘事方法,都像是在影院看了兩集偶像劇。

表面上,《上海堡壘》講了一箇中國軍人幹掉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而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暗戀自己長官的少年,在愛情,友情和災難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本來,這種格局小,感情戲偏多的故事,應該以細膩動人取勝。

可《上海堡壘》偏不,一開始就虛榮心爆棚,上來就是紐約淪陷,東京淪陷,全世界只剩下最牛逼的上海堡壘。

好,你硬要說自己是地球人唯一的希望也行,可問題是,你一個軍人,頭髮還是韓流錫紙燙?

你們都是未來世界了,軍裝劣質的跟搬運工一樣,整體完全沒有一點是保衛地球勇士的樣子哇。

好,你說未來的審美我不懂,可以。問題是,你們這個什麼堡壘,怎麼跟豆腐渣工程一樣。

人外星人任意進去,稍微有點難度的,人頂多也就電焊個圈就進去了,這老外看了這片子,不得說中國科幻是紙老虎哇。

好,導演說這片的核心是情感,是錯過與遺憾。可問題是,為什麼片中每一個人都死的那麼“生硬”。

無論是鹿晗三個戰友,還是舒淇飾演的司令官,抑或是那個總司令,都給人一種“強死灰飛煙滅”的人造悲壯。

而且每一個人死之前,都特寫,說一段鼓舞人心的話,真的...這煽情橋段,常見於國產抗日劇。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更逗的是,按電影裡的那種打法,結尾明明鹿晗那個角色最容易掛的,可偏偏,他活到了最後。

嗯,我懂,昇華主題嘛,更突顯錯過與遺憾(導演是不是覺得鹿晗重新回到麵館,收到舒淇的回信那個收尾賊感人?)

不管導演滕華濤承不承認,他拍這部《上海堡壘》,就像是一個初中生寫大學論文,為了完成任務,各種胡編亂湊。

完全是連最基本的一些東西都沒搞定。

比如片中的配音,就像是一層浮在水面的油,跟角色都不太相融,甚至多處都對不上。

還有片中那動不動就冒出來的配樂,也是典型的電視劇毛病。

而直接把整部電影檔次拉下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從頭到尾的獨白,你以為你是王家衛哇,這種“不知道拍什麼好就拿獨白來敘事”的橋段越多,就越顯得導演白痴。

好導演應該是和電影共呼吸的。

我看片方總是強調籌備多麼多麼不易,花了6年時間。

現在看起來,6年並不是代表電影搞的有多深厚,而是滕華濤導演水平不行,壓的呼吸困難。

以至於電影裡的角色就和電影外的他一樣,完全就不像能撐起這麼大一攤子的人嘛!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否則,這都世界末日了,拯救世界的重任居然被剛剛補上來的三個年輕人完成了,而且他們大部分的閒暇時間還都忙著談情說愛,復仇者聯盟拯救世界還一夥人哇。

很多人說片中的特效好,說實話我也看不出哪裡好。

只能算平平無奇,無甚新意,全片最高潮的鹿晗開飛機撞母艦的場景,1996年《獨立日》就有過。而且,明明拍的是未來世界的上海,真的看不出有多未來......

就我個人而言,全片有兩處地方是舒服的,是沒有笑話感的。

一是舒淇穿平日衣服走在小巷的場景,這是演員本身的魅力;二是結尾《世界末日》的音樂響起,這是歌本身的魅力。

就《上海堡壘》本身而言,事後想起來,真的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魅力,年初的時候,中國人舉國歡呼《流浪地球》讓國產科幻片站起來了;那這一次,《上海堡壘》又讓國產科幻片跪下...不...是趴下了。

《上海堡壘》,重新讓國產科幻趴下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