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考古 文物 建築 孔廟 宋朝 鄰袁大地 2018-11-29

在久遠以前,在四川巴蜀的東南部,有一座無河九洞橋,橋上有一口井,井上一個九層寶塔,塔上有一座古廟,叫做袁十廟,廟裡大和尚五萬五,在這修行悟道者無法數,全國的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定居,先後修建了文廟,關廟,廣東廟,川子廟,土地廟,張文廟,財神廟,觀音廟十個附屬廟,有一個袁姓的老婆婆每天在九洞橋上賣饅頭,久而久之,那快地方就叫做袁市,每年三月三袁市廟會也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盛會。繁華似錦的畫面享譽全中國,名勝華鎣山,作為袁十廟的傳統節日。這一日,袁十廟人山人海,水洩不通。廟場四周,商販雲集,各種小吃遍佈街中,諸種土產雜陳其間。具有獨特的傳統藝術風格,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解放後的1950年更名袁市鄉,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大部分寺廟被毀被佔。直到1994年建改為袁市鎮,目前只剩下了關廟破舊的古老建築和黃陵寺摩崖造像共同訴說著曾經的繁榮和古老的傳說.....鄰水縣袁市鎮盆地淺丘平壩地貌,地處大洪河中游湖畔,是鄰水縣“三山兩槽”中的東槽八鎮十五鄉的交通中樞。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少存的三教合一傳統文化古鎮。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鄰水縣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位於鄰水縣袁市鎮龍橋鄉黃陵村黃陵山南崖和東崖約500平方米的崖巖壁上,共計摩崖造像3龕,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建造於宋代,延續於明清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關廟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黃陵寺摩崖造像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黃陵寺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3龕,造像42尊,開鑿於宋代。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袁市鎮關廟壁畫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袁市鎮關廟石門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彼岸花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袁市鎮黃陵寺系宋淳熙年間建造,在治南五十里,懸巖佛像甚多,高者長丈餘,鏤刻俱極端嚴。”可見黃陵寺石刻造像應是宋代雕塑無疑。從碑記也可證實這一點。據調查,黃陵寺原有三大殿和左右廂房等建築,加上寺後山頂的“經樓”,規模相當宏偉。現僅存石刻造像及寺廟遺蹟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正視,作金剛座。左右各2尊弟子、菩薩像,服飾已完全漢化,無佛教造像裝飾特色。造像比例適中,線條流暢,保存完整。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是和尚火葬墓從墓葬雕刻風格特徵看,3座崖墓均系宋代遺物。均分佈在黃陵寺山東崖石壁上。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是和尚火葬墓從墓葬雕刻風格特徵看,3座崖墓均系宋代遺物。均分佈在黃陵寺山東崖石壁上。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2004年廣安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造像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摩崖洗淨手臺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一線天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遺址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遺址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遺址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袁市鎮彼岸花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丟失的石門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黃陵寺外景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關廟外景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關廟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沙帽石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鄰水縣袁市鎮沙帽石

被遺忘的古老文化小鎮—小平故里廣安袁市鎮

袁市鎮天緣花谷

國家現在走鄉鎮振興戰略。文化振興先行,望被遺失的文化早日迴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