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京考古發掘230餘處遺蹟 後頭山挖出南京最大唐墓

考古 文物 明朝 唐朝 南報網 2017-06-12
去年南京考古發掘230餘處遺蹟 後頭山挖出南京最大唐墓

昨天,市民參觀“發現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 本報記者 馮芃攝

南報網訊 (記者 朱凱) 昨天,由南京市文廣新局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共推出50場展覽、講座、宣傳等各類主題活動。其中,在南京市博物館展出的“發現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集中展示了2016年度“南京十大考古新發現”,200餘件“新鮮出土”的珍貴文物讓市民大飽眼福。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祁海寧介紹,2016年是南京的“考古大年”,全年共承擔各類考古項目246項,考古工作量比往年增長了158%。據統計,我市去年考古勘探總面積達738萬平方米——相當於1000多個標準足球場,發掘面積1.05萬平方米,發現古代墓葬、窯址、窖藏、城牆、道路、水井等各類遺蹟230餘處,出土各類文物標本3500餘件。

此次展出的10項考古新發現,涵蓋了南京地域文明演進的主要階段,為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增添了新物證。其中,雨花臺區馮韋村後頭山發現的3座唐代貞觀年間的毛氏家族墓規模宏大、結構精良,不僅是南京地區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唐墓,在整個南方地區也極為罕見。墓中出土的胡人俑、馬俑、駱駝俑等陪葬器物多達數百件,且成組分佈,呈現出昂揚向上的大唐氣象。

雨花臺區天隆寺塔林現存多座明清高僧的塔墓,市考古研究所去年在此又發現了多座明清墓葬,除了高僧墓葬外,還有多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太監墓,再次印證了明代太監“依寺建墳”的習俗。墓葬中出土了玉腰帶、龍頭鑲寶石金帶鉤、青花瓷盤、象牙筷等精美文物,讓人們一窺明代南京的宮廷生活。

棲霞區攝山街道官窯村發現了近百座大型磚窯,窯中出土的明代城磚殘件上清晰地帶有“應天府上元縣”銘文。這一發現證明,南京明城牆所用城磚不僅來源於江西、安徽等外地府縣,南京當地也有重要的大型官營燒造基地。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啟動儀式現場,作為全市文物保護責任制試點區,秦淮區政府與各街道、建設單位現場簽訂《文物安全責任狀》,並現場發放巡查證,嚴格落實文物安全管理責任制,建立完善的文物保護管理體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