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麗江聽過侃侃的嘀嗒,那味道雲南和守望聽過沒?

侃侃 音樂 春晚 手工藝 雲南衛視 雲南衛視 2017-08-28

編者:揚州姑娘侃侃,作為中國內地創作型歌手,多年前她曾經唱過一首《嘀嗒》,那略帶憂傷的磁性嗓音,飄蕩在麗江古城四方街,經久不息,它似乎有著熨貼旅者心傷的神奇療效——“整理好心情再出發,嘀嗒嘀嗒嘀嗒,還會有人把你牽掛……”這首歌流傳之廣,以至於有人把《嘀嗒》當成了麗江的市歌,還有更多的人以為她就是一個雲南姑娘。她曾經為我們雲南衛視的經典紀錄片唱過兩首主題歌——《味道雲南》和《守望》,今天就來講講侃侃同雲南的故事。

作者|侃侃

我的名字

我的歌

在雲南開始氾濫的時候

我還沒有去過雲南

你在麗江聽過侃侃的嘀嗒,那味道雲南和守望聽過沒?

侃侃

第一次去雲南,確切地說,真是出於好奇,想去古城裡走走,窺窺自己的小情歌慢悠悠地在青石板上敲打的樣子,親身感受下侃侃的聲音和這座古城神祕又曖昧的關聯。當淘碟店的姑娘向我這位遊客熱情地介紹侃侃和侃侃的歌時,我一臉享受,滿心歡喜,雖然她講的都只是傳說。

你在麗江聽過侃侃的嘀嗒,那味道雲南和守望聽過沒?

侃侃

我們第一代在網絡玩音樂的人多多少少都在視頻語音裡露過面,那是當年特別火的社交平臺,雲南自然也有許多音樂網友,於是某天在古城一個街角,不知道是哪些痕跡被識出,身後忽然有人叫, Hi ,侃侃嗎?我下意識的回首微笑,那個小夥子盯著我看的眼神還不是十分的確定,我已悄悄離開。

你在麗江聽過侃侃的嘀嗒,那味道雲南和守望聽過沒?

侃侃

後來再去雲南,仍然和所有專程和經過的遊客一樣,同樣的藍天白雲下,不同的只是彼時的心境。

後來即便是在星星可以落在肩膀上的白哈巴,也再沒看到過多年前途經的雲之南的那個夜空,那片浩瀚星海織成的穹頂。

我唱過和雲南有關的歌,肯定比我去雲南的次數要多,有些歌發行了,有些還在我電腦硬盤裡沉睡,只是在某些不經意的時候會打開,自己聽,或者分享給朋友們聽,聽這些存了多年的老歌DEMO,佐茶發呆自戀最合適了。

你在麗江聽過侃侃的嘀嗒,那味道雲南和守望聽過沒?

侃侃

雖只往雲南寥寥幾回,而云南已視我如親人一般,這份情一直溫暖著我的音樂人生,我曾兩度受邀為雲南衛視紀錄片創作演唱主題曲,一部講雲南美食,一部講雲南民間手工藝,都是我之所愛,和這兩首作品一樣。其中《味道雲南》的主題曲《雲南味道》已於2013年上線發行,很多朋友都聽到過,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去年為紀錄片《手工雲南》創作的主題曲《守望》。

短視頻為雲南衛視紀錄片《手工雲南》主題歌

作詞:楊明菊 | 作曲:侃侃 | 編曲:老虎

我和雲南的故事講不完,雲南的歌,也唱不完,不急,慢慢地……


【侃侃和楊明菊的故事】

侃侃:《守望》的詞是雲南衛視楊明菊老師寫的,我們曾為兩句歌詞有過不同意見,我想從歌曲的角度改得文藝矯情些,但楊老師堅持要體現手藝人的堅守,我瞬間就同意了,同樣出於對工匠精神的敬重。

楊明菊——《手工雲南》總導演/《手工雲南》主題歌詞作者:

侃侃把自己當成了雲南人。

侃侃最初打動我的,沒有例外的是那首《嘀嗒》,這首歌她唱到了春晚,但我至今沒有去春晚的平臺上看她唱,因為我覺得侃侃不屬於殿堂級的,她應該是民間的,村莊的,泥土的,儘管她其實是揚州城裡的姑娘,沒錯,就是那煙花三月的揚州,是腰纏十萬貫的人才可以騎鶴飛去的詩情畫意的揚州;兩度合作,我們至今沒有見過面,但是我們一直在用真情互動,不僅有對於歌的理解,還有育孩的心得,同為吃貨的調侃等等。

她給我寄來過新疆豐腴的優質乾果,我也給她寄去雲南的小碗紅糖繡花布鞋草木染圍巾,反正我就覺得她適合一切雲南的美好的風物;侃侃的性格不像婉約的揚州女孩,豪爽開朗,更像我們雲南姑娘,她不計較報酬,她本可以跟我們開口提出更高的費用,但是一看到歌詞,她就無所謂報酬了,所以當有人問我:侃侃的報酬很高吧?她上過春晚啊!她在流行民謠界有地位啊!我總是得意地說:你猜!我當然不會透露我們給侃侃的報酬,但是我會說:她看人。意思就是,她看你是誰,看你的歌是唱什麼的,看你的情真不真!

對了,與我們合作的兩首歌《雲南味道》和《守望》,都是侃侃作的曲,看得出來,她是在用心感受雲南享受雲南的。

每週二三四,晚上23:30,鎖定雲南衛視,收看《經典人文地理》,有溫度的紀錄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