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抗戰期間的“駁殼槍之戰”

【黨史故事】抗戰期間的“駁殼槍之戰”

德國產毛瑟軍用手槍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被冠以多種稱呼,如“二十響駁殼槍”“大肚匣子”“大鏡面”“自來得”“快慢機”“匣槍”。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中國人一般又稱它“盒子炮”。中國很早就有仿造,漢陽兵工廠於1921年首先仿造帶10發子彈固定彈匣的盒子炮,以後10餘年間,產量驚人。這些國產的盒子炮與原裝的(M1896式)在構造上完全相同,只不過在槍上刻有不同的廠名或廠徽。

在八年抗戰中,盒子炮在近距離肉搏戰中成為對付日軍的利器,如果是20發裝彈的盒子炮可以像衝鋒槍一樣採用全自動射擊。在1939年12月的崑崙關戰役中,中國軍隊的敢死隊每個士兵手持兩把毛瑟軍用手槍作戰,擊斃了大批日軍,完成了戰鬥任務。日軍老兵回憶,在一次遭遇戰中,一箇中國軍官手持盒子炮,連續擊斃擊傷了12個敵人。

由於能在近戰中給敵人巨大殺傷,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的部隊基層軍官和士官,都希望得到一支盒子炮。國民黨中央軍正規軍的標準裝備是每個步兵連配備12把盒子炮,敵後游擊隊、偵察兵和特工部隊也都配備盒子炮。他們往往會採用奇襲方式作戰,用盒子炮全自動射擊,在近距離一梭子掃射過去,連續擊倒數個日軍,然後火速撤離戰場,而受襲的日軍卻不知道子彈從何處射來。

盒子炮在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中的裝備數量也不少。據1937年10月7日一二九師上報總部的《一九三七年十月份人員武器統計》,各類槍支數量如下:長槍3412,馬槍724,盒子炮539,手槍93,花機槍3,重機槍29,輕機槍93,手機槍7,合計4965。可見盒子炮當時是八路軍部隊中的一種主要裝備,數量僅次於步槍、馬槍。一般來說,八路軍只有高級軍官、警衛人員和敵後武工隊才能攜帶盒子炮。徐向前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時,所配用的就是一支盒子炮。

抗戰期間,日軍為了對抗中國軍隊的盒子炮,也頻繁使用一種被中國老百姓稱之為“王八盒子”的仿毛瑟軍用手槍。此槍的正式名稱為“南部十四式手槍”,研發者為日本軍官南部騏次郎。至於為什麼要附帶“王八”兩字,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南部十四式槍套的翻蓋部分很大(為了放置隨槍的一些附件,必須做大一些),而且外形是個光滑的圓形,很有些像王八殼,所以中國老百姓就稱槍為“王八”。

“王八盒子”登場以來,就迅速獲得了“日本裝備中最差武器”的名聲,不但繳獲該槍的中國士兵、游擊隊員也不願意用、不敢用,連日本軍方也對其抱怨不斷。這是因為,該槍射出的子彈初速慢、穿透力非常弱。根據抗戰老兵的回憶,“王八盒子”有時候連稍硬一些的木板門也無法擊穿。更有甚者,這款槍在使用中會頻繁出現卡殼、撞針折斷、彈夾脫落和走火等現象,隨時可能給使用者或旁人帶來危險。

由於撞針折斷情況出現得過於普遍,早期南部手槍甚至隨槍配備了一根備用撞針,成為世界軍火工業的笑柄。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