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將武功比許世友還厲害,騎在老虎背上拍照,國家三次為他修墳

《水滸傳》中有武松打虎,近代也有一位將軍打虎,而且武功極高,還曾騎在老虎背上拍下照片,他就是抗日英烈趙登禹。

在近代史中,說起武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許世友將軍。許世友將軍雖然出身少林,但他並不是在少林系統性的學習,而是半工半讀的在少林寺做雜役,順便學武功。

此上將武功比許世友還厲害,騎在老虎背上拍照,國家三次為他修墳

如果單純論武功,趙登禹應該是比許世友更高一籌。但因許世友將軍性格豪爽,而且壽命也比較長,所以我們更加熟悉他。而趙登禹一是出生比較早,再者犧牲的也比較早,所以後人對他比較陌生。

趙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東菏澤,兒時因家庭困難,只讀了兩年私塾就輟學了。13歲開始拜名師學武,精通太極、八卦、少林拳,刀槍劍戟各種兵器,而且善於徒手奪刀、赤手奪槍,是有真功夫在身,跟隨名師系統性的學過武功的。

16歲時,翻山越嶺,步行1800多里路,投奔馮玉祥帳下。在一次與馮玉祥摔跤比賽中,他把馮玉祥摔倒在地三次。排長責怪他,他卻說:“不摔倒,怎定輸贏?”馮玉祥聽後很高興,看他武藝超群,認為是個人才,不僅沒責怪他,還把他收為隨身衛兵。

此上將武功比許世友還厲害,騎在老虎背上拍照,國家三次為他修墳

馮玉祥部駐防湖南常德,聽說城北的德山和石板灘時常有大老虎出沒,不僅傷害牲畜,還屢次吃過人。有次趙登禹和戰友在德山附近練習野戰,不料在訓練中路遇猛虎,趙登禹早就耳聞百姓們深受其害,多人成了它的盤中餐。

看到老虎的趙登禹沒有跑,而是擄其胳膊,第一個衝到前面去打老虎,戰友們一看趙登禹去了,也都跟著一起去追老虎,在趙登禹的帶領下,一群人邊追邊打,趙登禹連發數槍,打中老虎要害,最後把老虎追的跳到了江中。

趙登禹等人見狀,也紛紛跳進水裡,把老虎給抓了出來,抬著送到了馮玉祥處。馮玉祥看後很高興,附近百姓聽說老虎被打死,紛紛來圍觀,終於放下心中的擔憂,不用再擔心老虎下山吃人了。

事後,馮玉祥讓趙登禹騎在老虎背上揮起拳頭,請城裡的照相館專門拍了張照片。1937年7月28日趙登禹在抗戰中犧牲,為了紀念這位抗日英烈,馮玉祥專門找出這張“打虎照”,親自題寫了:“民國七年(1918年)的打虎將軍”。

此上將武功比許世友還厲害,騎在老虎背上拍照,國家三次為他修墳

除了打虎,趙登禹抓人也是很生猛的。1921年,馮玉祥在陝西剿匪時,宴請匪首郭堅,在屏風後面埋伏下伏兵,眾人等待馮玉祥“摔杯為號”,本欲智擒郭堅。不料,酒宴上斗酒很是熱鬧,伏兵在屏風後面看的欲罷不能,一推擠竟把屏風推到了,暴露了馮玉祥的計謀。

郭堅身知中計,迅速拿起手槍,欲射殺馮玉祥,就在這時,眼疾手快的趙登禹一步上去制服了郭堅,但因出手迅速猛烈,竟然把郭堅的脖子給扭斷了。

除了武功厲害,在戰場上也毫不遜色,他曾隨馮玉祥參加過“中原大戰”, “九一八事變”後,他在喜峰口揮起大刀,和日軍肉搏戰,砍殺日軍5000餘名,炸燬大炮18門,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勝,史稱“喜峰口大捷”。

此上將武功比許世友還厲害,騎在老虎背上拍照,國家三次為他修墳

1937年7月26日,這位武功高強的將軍,為了鼓舞士氣,不顧敵人的的轟炸,乘坐指揮車穿梭於各陣地之間,引起日軍的注意。結果在與日軍血戰六小時後,被日軍用密集的火力伏擊,中彈身亡,年僅39歲。趙登禹犧牲後,南京國民政府追贈為上將。

為了紀念這位烈士,北京有條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趙登禹路,北京的原東關大街,也改稱為“趙登禹大街”,1997年北京市大紅門中學更名為北京市趙登禹中學,1980年至2003年,北京市和豐臺區政府又三次為趙登禹烈士墓整休擴建和立碑,並列為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