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怕“轉型正義”臺軍方不敢紀念七七事變

抗日戰爭 臺灣 日本 吉星文 觀察者網 2017-04-30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今年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80週年。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月30日報道,臺防務部門以往遇到七七事變逢五逢十週年,必定舉辦紀念展覽等各類活動。

不過,蔡英文上任後推出“去蔣”等多項所謂“轉型正義”主張,以“去蔣”、“去中國化”,多位綠營地方縣市長公開吹捧日本殖民時代。在此氛圍之下,臺軍方不會辦理相關展覽,紀念活動也會盡量低調。

位於臺北市貴陽街的“國軍”歷史文物館,每年通常舉行兩場展覽,目前正在進行“潛艦部隊發展史跡展覽”,下一場展覽將於6月底、7月初開展。不過主題並非盧溝橋事變80週年,而是“軍聞展覽”,回顧軍屬媒體的發展。

懼怕“轉型正義”臺軍方不敢紀念七七事變

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稱: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建設計劃,“開啟臺中璀璨新頁”。

臺灣防務部門發言人陳中吉解釋稱,“軍聞展覽”介紹的軍媒,包括“中國電影製片廠”與軍中電臺(今漢聲電臺),在抗戰時就已成立,所以會有戰時影音史料展出。另外今年將舉辦5場營區開放,7月8日全臺高中職儀隊競賽,都將宣傳紀念盧溝橋事變80週年;6月起還有5場次“碧血丹心浩氣長存:紀念盧溝橋事變80週年音樂會”。

盧溝橋事變發生時,守軍指揮官是29軍37師110旅219團的團長吉星文,在宛平縣城堅守29天才撤退。吉星文所用的大刀,至今仍由兒子吉民立借給軍史館展出。

懼怕“轉型正義”臺軍方不敢紀念七七事變

吉民立與父親吉星文的照片、任官狀

吉民立表示,年初就從臺防務部門傳來消息,今年考慮到政治氣氛,當局不會辦理相關展覽,紀念活動也會盡量低調。吉民立表示:“現在都要‘去蔣’了,不紀念抗戰也是正常的吧?”

關於蔡英文當局推動的所謂“轉型正義”,聯合報近日發表的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所定義的“正義”,完全是以自身利益為圓心所圈劃出來的視野。亦即,在它輻射的半徑範圍以內,民進黨才認為有正義問題需要處理;在此半徑之外的事,它便毫無興趣過問。

這種“自轉型正義”的心態,從最近“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大餅分配,更是一目瞭然。對於民進黨執政縣市,蔡當局出手闊綽,幾乎有求必應;對於非民進黨執政縣市,則冷眼以對,饗以閉門羹。這樣的冷熱對照,令人質疑:蔡英文難道只想治理“半個臺灣”,為何要採取這樣的差別待遇?而蔡英文當局竟以縣市長的政黨背景來決定其市民的待遇,這種施政邏輯又體現了什麼正義?

懼怕“轉型正義”臺軍方不敢紀念七七事變

被視為所謂“臺日友好象徵”的臺南烏山頭水庫內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銅像,4月16日被發現遭人持電鋸“斷頭”

最近,各地出現蔣中正銅像及八田與一銅像遭到輪流“斬首”,就是蔡當局推動“轉型正義”失敗的明顯例證。以“轉型正義”為由完全否定蔣中正時期的治理,卻不斷大力肯定日本的殖民政績,則更是嚴重顛倒歷史的黑白。再說,若主政者把所有資源攬為己有,只分配給其同黨,只照顧特定顏色的民眾,這樣被“分級統治”的臺灣如何能和平發展?

當“轉型正義”的口號被喊得震天響,民間卻出現銅像“斬首”的競賽,街頭的抗議活動越來越多,民進黨必須注意它的正義究竟是為誰而轉?、

對於抗戰紀念,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迴應,“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的偉大勝利,無論是“敵後戰場”還是“正面戰場”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同胞來共同紀念抗戰勝利,希望大家能夠緬懷先烈、牢記歷史,繼承抗戰精神,維護抗戰成果,團結一致,攜手同心,共同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