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本文由M慕狍子M原創,轉載請聯繫“三川”後臺)

每年的6-8月,都是好萊塢大片強勢霸佔熒屏的“暑期檔”,在這樣四面楚歌的境地中能殺出一條血路的,恐怕也只有這部《蕩寇風雲》了。不得不說,三川君在觀影之前,並未補課,也以為就只是一部抗日神劇。結果卻出乎意料的直擊心靈。在三川君看來,這部影片應該在影院排片的版圖上開疆拓土,擴大自己的領域,讓更多的老少觀眾去感受它強大的魅力。(首先澄清,三川君絕對是摸著良心說的,沒有任何做水軍的意圖)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蕩寇風雲》講述了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的光榮事蹟。在臨近建黨節的時刻上映,它或許有主旋律影片的意圖,但是導演陳嘉上最絕妙之處在於,不僅弘揚了主旋律,且造詣深沉。讓中國武俠片與主旋律有了恰到好處的結合。不僅深深的激發了武俠愛好者的強烈共鳴還讓廣大觀眾沒有一絲的反感,並有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陳嘉上導演更是從中日兩國考證大量史料,走訪兩國相關古蹟,更是邀請攝影指導石阪拓郎、服裝設計和田惠美、音樂大師梅林茂等國際知名製作班底加盟,保證電影以全新國際化的角度、立體化的敘事風格,來展現那段風起雲湧的抗倭歷史。

影片一改以往中國觀眾印象中的“抗日神劇”風格,將影片中倭寇的形象塑造的豐滿立體,有血有肉。飾演倭寇軍師的老戲骨熊澤的扮演者倉田保昭在很多武打鏡頭中也是親自上陣,展現了相當的敬業精神。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尊重敵人也是尊重你自己

這部影片做到了還原史實,尊重歷史的角度,讓倭寇終於不再那麼神一般的猥瑣和弱智。畢竟在中國人眼裡,日本人是強大且很有武士精神的。作為侵略方的倭寇不是一股腦的殺殺殺,而是像中國古代的戰爭片那樣,擺兵佈陣,很有秩序。倉田保昭飾演的熊澤是一位對中國古代兵法深有研究的倭寇軍師,倭兵在他的指揮下連連將趙文卓飾演的戚繼光軍隊逼入死角。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才誕生了中國歷史上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只有敵人足夠強大,“英雄”的意義才更非同凡響。中國觀眾早已厭倦了“抗日神劇”的模式套路,連我們自己都覺得我們自己沒那麼厲害,又怎麼去說服他國的觀眾呢?《蕩寇風雲》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它尊重歷史,更尊重歷史中那些可怕又可敬的敵人。

影片最後,戚繼光與其“特種部隊”徹底圍剿了倭寇兵,本來可以一舉殲滅敵方主將熊澤,他卻為了尊重對手,與熊澤採用了1V1模式,也將影片帶入了高潮。中國功夫與日本武術之間的對決,何其精彩。戚繼光的武器是不如熊澤的,日本武士刀的鋒刃銳利舉世聞名,所以熊澤的第一刀下去就讓戚繼光的刀折斷了一截。這一點,並沒有刻意神化日本刀的神奇,也在反襯之下,讓戚繼光的中國功夫更勝一籌。這也是陳嘉上導演的聰明之處,沒有刻意的貶低敵人,也沒有刻意的抬高自己。最後熊澤還是不敵年輕氣盛的戚繼光,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他選擇了切腹自盡。這也展示出了日本經典的“武士道精神”,輸也得輸的有尊嚴。熊澤最後選擇獨自留下而保全少主,也展現了日本軍人勇敢的一面。

天下獨一無二的“戚家兵法”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戚繼光所領導的“戚家軍”是他自己組建的,他不僅喜歡自己“招兵買馬”還喜歡自創用兵之道,因為他有著一種十分奇特的看書方法——一邊看一邊批,比如孫子曾經曰過:敵人氣焰囂張,就不要去打(勿擊堂堂之陣),戚將軍卻這樣曰:越是氣焰囂張,越是要打!(當以數萬之眾,堂堂正正,彼來我往,短兵相接)。

孫子還曾經曰過:詐敗的敵人,你不要追(佯北勿從),戚將軍曰:保持隊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軍整隊,留人搜了,擂鼓追逐)。

類似之處數不勝數,用馬克思主義的話來說,戚繼光對孫子兵法進行了批判地吸收,所謂因地制宜,取其精華,終得兵家之精妙。

在影片末尾中,戚繼光擊退倭寇,使之倉皇逃走。本來我們都覺得古語有云“窮寇莫追”,可是戚繼光偏偏不走尋常路,一路死追到底。倭寇本以為明軍無法渡過泥潭,卻遇到了戚家軍發明的神一般的交通工具——“泥馬”,不僅令窮寇大跌眼鏡,也是令觀眾大開眼界。陳嘉上導演帶領著大家一睹戚家軍的獨特風采,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戚繼光獨一無二的“戚家兵法”。

軍事上,戚繼光撰寫了兩部重要兵書,即《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部書是他練兵打仗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訓練軍隊的教本,在軍事學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錄《四庫全書》,佔軍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戚繼光初到山東備戰倭寇時,發現明軍格驕兵惰、紀律鬆弛、兵不習戰,跟熟練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戰鬥力實在太弱。於是戚繼光到金華、義烏等地招募了3000農民,並親自訓練他們,這便是早期的“戚家軍”。 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影片中一一展示了戚家軍發明的武器,包括“戚氏軍刀”、“狼憲”、“虎蹲炮”、“三眼銃”等。除了這些武器,還有戚家軍獨有的“鴛鴦陣法”,這些武器加上“鴛鴦陣法”讓倭寇們死傷慘重,從最初氣勢雄渾的2萬人逐漸削弱到幾百人。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得民心者,得天下

片中小出惠介飾演的幕府少主山川君是導致倭寇兵侵略失敗的主要原因。由於他的狂妄自負與好大喜功使得戚繼光的援兵有機可乘。他輸在了自己的年少狂妄上,相比沉穩冷靜的戚繼光,他的衝動狂躁正好撞在了戚繼光這塊板釘上。雖然戚家軍中也不乏有這樣衝動狂躁的兵,但因戚繼光的用兵有道,令全軍都心服口服的聽他號令。不僅戚家軍如此,連其家眷也都英勇無比。日本軍隊雖有一位懂得兵法的好軍師,卻不能完美的掌控自己的兵。山川少主因為聽信浪人武士的話而衝動行事,沒有聽從熊澤的命令,導致倭兵慘敗。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統兵打仗何嘗不是一個道理。“知人善任”往往比親自掛帥還更有難度。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盡其才。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影片中最大的淚點與笑點都被戚繼光的家眷所承包。片中唯一的女主角戚夫人的扮演者萬茜將“鐵娘子”的角色塑造的聲色俱佳。她可以嬌媚撩人,也可以鏗鏘有力。在“新河”的保衛戰中,戚夫人號召所有女眷力守城門,均無一人抗拒。可謂是老弱病殘孕齊上陣!全方位的證明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戚家軍響噹噹的號召力。在烽火狼煙的廝殺中,女將們的英勇與無畏讓三川君狠狠的感動了一把。這才是真正的巾幗不讓鬚眉。最終,她們用無數血肉之軀換來了新河保衛戰的勝利。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影片不僅反映了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決心,也體現了戚繼光的絕對影響力。“抵抗倭寇,是我們大家的事。”他在礦洞中,用實力征服了自己的忠實戰將陳大成。沒有陳大成的人及其家眷對戚家軍和戚夫人的擁護,也沒有新河保衛戰的勝利了。

弘揚主旋律,激發愛國主義精神

片中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每日操練的鏡頭也令三川君記憶猶新,兵法有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成功談何容易,沒有日積月累的苦心訓練,哪來的殺殺場英雄。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從春天到冬天,戚家軍不分四季的體能訓練也讓他們在體力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那種持久的毅力與不放棄的精神也正好展示出了現代人最需要的“正能量”精神。

片中的種種細節除了這種對正能量的傳播以外,更想從內心深處激發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三川君想說,這點,《蕩寇風雲》做到了。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看到這位民族英雄與其軍隊的團結一致,觀眾們的內心是澎湃激盪的。他們的成功來自於他們的英勇無畏與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怪力亂神,也沒有主角光環。他們是用自己的實力打贏了這場戰爭。比起那些具有玄幻色彩的好萊塢英雄大片,這部《蕩寇風雲》不僅接地氣,且更能引發愛國主義熱潮。

熊澤在最後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蕩寇風雲》在英文中被譯為《THE GAD OF WAR》(戰神),也側面的證實了在國外的口碑。這樣的戰神在號召你愛國,你能不愛嗎?

或許,《蕩寇風雲》將刷新觀眾們對主旋律影片的固有印象,也將引領中國武俠電影走向世界。

《蕩寇風雲》或許啟示了武俠電影未來演變的道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作者:M慕狍子M(原名:桜慕月)

(點擊訂閱,關注“三川”頭條號,帶你發現與現實息息相關的電影世界。)

《蕩寇風雲》:中國版“傑克船長”也許更應一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