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每月僅生產10支步槍2支衝鋒槍,如何對付裝備精良日軍?

抗戰期間,特別是到了1938年,敵後的中國軍隊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但是武器短缺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變得愈加突出。各修械所只能一面用鐵匠爐打造大刀長矛,一面琢磨著自行生產步槍甚至是機槍。1938年5月21日,中國軍隊在《關於解決物資困難的指示》中明確要求各部有計劃地建立軍事工業,製造武器彈藥。10月,中國軍隊還專門強調:建立必要的軍工業是當前的緊急任務。

抗戰中,每月僅生產10支步槍2支衝鋒槍,如何對付裝備精良日軍?

隨軍修械所的工人

1938年8月,中國軍隊根據“統一領導,集中生產”的方針,決定將原本分散在太行山根據地各處的隨軍修械所集中起來,並委派第四科副科長徐長勳在此基礎上籌建步槍製造廠。廠址選在山西省榆社縣韓莊村。9月在徐長勳的組織下,數百名修械工人開始向韓莊村集中,組建修械總所。在這些工人中,有一些人曾經制造過步槍。例如最早到達韓莊的115師344旅修械所的劉職珍、齊宣威等原太原兵工廠工人。1938年7月,344旅修械所利用石乞節煤礦車床,在所長廷茂和副所長劉職珍領導下,在山西屯留試製了兩支7.92毫米步槍。

抗戰中,每月僅生產10支步槍2支衝鋒槍,如何對付裝備精良日軍?

正在組裝的工人

除344旅修械所以外,115師唐天際支隊修械所也曾製造過步槍。唐支隊修械所的骨幹是一群原本在晉冀豫山區活動的手工造槍工匠。他們曾以每支12銀元的價格,向當地土豪出售步槍。抗戰爆發後,這些造槍工匠在韓忠武、王作棟帶領下投奔唐支隊。他們在山西陽城黑龍廟建立修械所,每一個月可以用純手工工具製造出10支步槍和2支衝鋒槍。並送到陽城縣參加我軍舉辦的戰利品展覽會,得到朱總司令的親自嘉獎。

抗戰中,每月僅生產10支步槍2支衝鋒槍,如何對付裝備精良日軍?

繳獲的鋼材原料

當然,這種手工制槍遠不能滿足戰場需要。為了擴充中國軍隊的實力,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將領多次到韓莊村考察指導,先後調程明升接替徐長勳擔任所長、調參加過長征的張廣才擔任政委。在作戰中繳獲的一切機械設備和原材料優先補充到修械總所,這樣到1938年底,中國軍隊修械總所已經裝備了7臺金屬切削加工機床,其中刨床2臺、車床5臺,並有一部三張臥式鍋爐和15匹馬力蒸汽機為機床提供動力。這樣就初步具備了小批量機械加工製造步槍的條件。

繳獲的鋼材原料

當然,這種手工制槍遠不能滿足戰場需要。為了擴充中國軍隊的實力,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將領多次到韓莊村考察指導,先後調程明升接替徐長勳擔任所長、調參加過長征的張廣才擔任政委。在作戰中繳獲的一切機械設備和原材料優先補充到修械總所,這樣到1938年底,中國軍隊修械總所已經裝備了7臺金屬切削加工機床,其中刨床2臺、車床5臺,並有一部三張臥式鍋爐和15匹馬力蒸汽機為機床提供動力。這樣就初步具備了小批量機械加工製造步槍的條件。

抗戰中,每月僅生產10支步槍2支衝鋒槍,如何對付裝備精良日軍?

楚雲飛和李雲龍

正是依靠著這些簡陋的設備,中國在敵後戰場不斷擴充兵源,補充武器彈藥,實力慢慢超過了裝備精良的日軍。到了抗戰後期,日軍兵力吃緊,開始收縮戰線,已無打大仗的實力。就像電視劇《亮劍》中的一樣,李雲龍的獨立團到了後期逐漸發展到了7千多人,編制還是一個團,實際兵力已是3個加強團,達到旅師一級。難怪李雲龍和楚雲飛喝酒的時候調侃到“你別看老子雖然現在是團長,可卻過著旅長的日子”。這一切,不得不歸功於背後軍工實力顯著提高的功勞和有底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