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美藥業到亨通光電,個股地雷要這樣防範

防範個股地雷的兩大原則

2019年股民已經感受到了至少兩大波個股地雷,一次是在1月下旬到2月初,一次是在4月下旬至今。其中,有一些是公司直接被ST,導致的大跌,比如說盈方微、雛鷹農牧、天潤數據、銀億股份、豐華股份等一大批的個股,也有不少股民說近期ST股跌停潮多,實際上,就是這樣換一批新晉戴帽ST的個股,尤其是不少個股在一季度春季攻勢中有不錯表現,具有很強的誘惑性。

從康美藥業到亨通光電,個股地雷要這樣防範

還有一些公司,如康美藥業、康得新、歐菲光、亨通光電等都是曾經的白馬股暴雷的,還有一些是由媒體披露的,之前的視覺中國,還有步長製藥遭問詢,源於“650萬美元讓女兒上美國名校”,然後發現中藥注射等反常規的事件。的確有一些利空出現得太過“突然”,股民感覺難以接受,但相關問題實際上存在很長時間,只是股民不知不覺而已。如今股市不是披露的問題太多了,恰恰是太少了,甚至不容許做空報告和研報,更沒有渾水做空模式,導致輿論監管不足,投資者也缺乏風險意識,這些才是要改變的。

從康美藥業到亨通光電,個股地雷要這樣防範

那麼,個股地雷真的不能避免嗎?其實也有一些固定的套路,其中兩個方面是要重視:首先是對公司和模式的研究,不熟悉的行業和盈利模式的不碰,就能避免很多,尤其是實戰有過吃虧經驗後,更要重視。最典型的是獐子島,養殖的水產品能無緣無故走丟了,蒸發了,導致鉅虧,那麼這樣一類有巨大不確定因素的行業和公司,作為股民就應該規避,因為裡面有一些因素,並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從康美藥業到亨通光電,個股地雷要這樣防範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玉名個人在當年重慶啤酒乙肝疫苗事件後明白這個“疫苗”行業水太深,有很多因素無法通過公開信息決定,因此不再碰疫苗股,這樣就躲避了去年來一批疫苗股的行業地雷。還有之前反覆提醒過大家的,不是牛市不要長期做券商股,更多地只是次新效應,因為我國的券商行業是“靠天吃飯”,經紀業務和上市公司保薦業務是主要收入,其餘類似自營盤等也有收入,但差異巨大,所以我們看到4月份券商數據就是全面的回落,業績同比下滑50%以上的都有,這就是現實,十幾年市場走勢累積下來的,行業邏輯如此,這是值得股民思考的,並嚴格執行的。連巴菲特都有他看不懂,不碰的行業,但似乎我們的股民都是全能,總是輕易地介入自己未知的行業,這就很容易導致踏雷,很多時候,需要對一個行業有長時間,持續研究,才有操作的資格

從康美藥業到亨通光電,個股地雷要這樣防範

其次,市場弱勢時,最容易暴雷,還有業績週期。股民應該注意到了,個股地雷出現的時間,如一季度的2-3月份市場強勢是,就很少有個股地雷現象;但1月下旬,4月中下旬,一方面是年報和一季度週期,另一方面也是市場走弱的週期中,這個時候,本身資金情緒就謹慎,稍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導致連鎖踩踏。所以,投資者有這個風險意識,明確市場環境的意義,就能大大減少個股地雷風險。這也引出來了新的話題,如何賣出?什麼時候賣出,背後的法則是什麼呢?玉名認為有四個法則,實戰中應用起來比較順暢,接下來重點分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