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對康美藥業案定性,確定其三年財報造假、炒作自家股票

曾經是A股醫藥類的白馬股,因為一起10億規模的債券無法兌付,引起廣大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直至近期300億貨幣資金被調整,而企業給出的原因竟然只是“會計差錯”,引起市場一片譁然,而在5月15日,證監會通報對康美藥業案的進展中,對該案進行定性,確定康美藥業是財務造假,並且還炒作自家股票。

證監會在披露的信息中稱,2018年年底,證監會就在日常監管中對康美藥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還涉嫌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於是對康美藥業進行立案調查,現在初步查明的結果是,康美藥業2016年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嫌違反了證券法。

證監會對康美藥業案定性,確定其三年財報造假、炒作自家股票

在披露中,證監會還給出了目前查到的康美藥業三個方面的違法事項,第一個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第二個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第三個則是部分資金轉入到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同時,證監會稱已經對負責康美藥業審計的機構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立案調查,後續的調查進展將會及時向社會公佈。

我們來看看這三個違法實事項,第一個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其實對應的就是康美藥業自己以“會計差錯”為由調整的近300億貨幣資金,在康美藥業的《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中,其稱是由於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而導致這300億貨幣資金記賬錯誤,將這個鍋直接甩給了會計,這麼一個理由,連小孩子都覺得說不過去,康美藥業居然還敢堂而皇之的披露出來,可見該公司對投資者的態度是如何的。

證監會對康美藥業案定性,確定其三年財報造假、炒作自家股票

更為嚴重的是,本來應該做好把關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正中珠江,卻為其出具了《關於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專項說明的審核報告》,在該報告中,對於康美藥業的這一調整,正中珠江該調整符合會計準則要求,為其準確性進行了背書,而如今,證監會的這一公告,直接打臉康美藥業和正中珠江,當然,正中珠江也被立案調查了。

第二個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筆者查閱了公司歷年的收入數據,其近三年的收入規模分別是216.4億、175.8億和193.6億,在這其中,有多少是虛增的收入?收入的虛增也同樣意味著利潤也有水分,以康美藥業300億貨幣資金造假來推測,這部分的水分必將不少,這裡面,同樣還是要再問一句,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到底是審計機構還是康美藥業造假的合作伙伴?3年的財報都有問題,3年審計都沒發現問題。

證監會對康美藥業案定性,確定其三年財報造假、炒作自家股票

第三個是利用自己的資金炒作自己的股票,在2018年,康美藥業的市值曾經達到過1390億元之巨,而到如今,僅剩下330億元,縮水千億,這裡面,都是廣大股民的損失,毋庸置疑的是,中小股民是佔大頭的,而公司利用自有資金炒作自家股票,其實是為炒高自家股票,而這個背後,不是為了中小股民,而是為了大股東,很大可能是為大股東質押套現而做的一系列市值操作,炒作之後,留下中小股民在高位接盤。

5月17日,康美藥業股票再次上漲,這已經是其連續4天上漲了,這裡面的投機氛圍越來越濃,當然,有人會拿出炒股名言:“在別人恐懼時,你應該貪婪,在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這些買入的人,認為現在正是很多人恐懼的時候,因為康美藥業的不利消息已經夠多,股價夠低,但是,現在是不是恐懼的時候?康美藥業的不利消息是不是就這麼多了?

證監會對康美藥業案定性,確定其三年財報造假、炒作自家股票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證監會的立案調查結果並未完全公佈,而康美藥業如此嚴重的違法違規,後面的處理結果也很可能會非常嚴重,退市也不是不可能,當然,投機者心中在說“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那筆者也要說引用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話回覆這些人:“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截止3月31日,康美藥業股民仍然有超過28萬人,週五證監會公佈的這一立案調查進展,將會讓這28萬多人這個週末難過了,此前已經連續4天上漲的康美藥業股票,在下一週還能有何走勢,自己將如何取捨,將是康美藥業投資者們必須儘快考慮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