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好母親守護腦癱病兒三十餘載,只為等一聲“媽媽”

康復治療 社會 廣東殘聯 2018-12-15

我最想聽到的,是我的大兒子能叫我一聲‘媽媽’,哪怕就這兩個字也好。

若不是兒子張國棟三十幾年前的那場大病,謝梅桂也許和同齡人一樣,早已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樂。

今年63歲的謝梅桂是江門恩平市國有企業印刷廠的一名退休職工,和兩個兒子住在80多平米的小居室裡。大兒子阿棟今年33歲,由於1歲時的一次高燒不退造成腦癱,不能走動,也沒法說話,生活無法自理。

縱使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曾勸謝梅桂放棄撫養,但她不曾動搖,對兒子不離不棄、精心照料,並希望有朝一日,能聽到兒子喊自己一聲“媽媽”。

春去秋來,懷揣著這份信念,謝梅桂這一等,就是30多年。

恩平好母親守護腦癱病兒三十餘載,只為等一聲“媽媽”

恩平好母親謝梅桂

“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只想盡母親的責任養育他”

謝梅桂和丈夫都是恩平市印刷廠的普通職工。在他們結婚同年,大兒子張國棟出世,這可愛的小生命給兩口子帶來無限的欣喜。

然而,兒子的一場大病打破了這個小家的幸福生活。張國棟1歲多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連續折磨了他多個日夜,並因此不幸罹患腦癱。這對於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可謂是晴天霹靂。

但謝梅桂和丈夫沒有猶豫,他們花光了所有積蓄,帶著兒子奔赴於廣州、江門各大醫院,不斷進行康復治療,但情況仍不見好轉。

自此以後,張國棟無法行走,也不能言語,稍有不慎就能讓他連續感冒、發燒好幾天,還會連帶抽筋。看著曾經活蹦亂跳的兒子被病痛折磨而自己卻無能為力,謝梅桂心如刀割:“每一次他抽筋時都會大哭,我也會忍不住流下眼淚,那些日子對我來說太難受了……”

得知張國棟的病情後,親戚朋友們都勸謝梅桂放棄撫養,但謝梅桂從未動搖過要把兒子養育成人的信念。“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他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只是他生活不能自理,不會說話罷了……我只想盡母親的責任養育他。”縱有千辛萬苦,謝梅桂和丈夫仍義無反顧地把兒子留在身邊,悉心照顧他。

“醫生說我兒子生活無法自理,這意味著吃飯要人喂,洗澡要給他洗,上下床需要人抱,智力水平跟一兩歲的孩子差不多。”因此,30多年來,大兒子成了謝梅桂最大的牽掛。那時候住的地方離印刷廠遠,謝梅桂一下班就往家趕,飯做好後她要先喂兒子吃了,自己才匆忙吃幾口。為了不遲到,她時常嘴裡還含著一口飯就趕著去上班。

恩平好母親守護腦癱病兒三十餘載,只為等一聲“媽媽”

謝梅桂幫大兒子洗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謝梅桂和丈夫的悉心照料下,張國棟慢慢長大,身上沒有一處因常年臥床生的褥瘡。即使後來夫妻倆有了小兒子,但對大兒子張國棟的愛一如既往。

“我倒下了,大兒子怎麼辦!”

然而,生活給謝梅桂的考驗和磨難並沒有停止。2009年,積勞成疾的丈夫病逝,這對於謝梅桂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感覺天都塌了下來。”那時候,小兒子也才剛剛成年,照顧大兒子的生活起居以及料理家中一切事務,全都落在她一個人肩上。“他爸爸走了,我猶如失去了一隻手。”

有好幾次在長輩面前,謝梅桂都快忍不住落淚,但她還是挺過來了,“我倒下了,大兒子怎麼辦!”丈夫在世的時候他們沒放棄,現在一個人她更要好好照顧他!

印刷廠忙的時候,為了不耽誤工作,謝梅桂就請鐘點工照顧張國棟。哪怕回家很晚,她也要幫兒子親手收拾整理一番,和兒子聊聊一天的工作,算是讓自己身心放鬆一下。

恩平好母親守護腦癱病兒三十餘載,只為等一聲“媽媽”

謝梅桂為兒子疊衣服

讓謝梅桂欣慰的是,在她的照料下,張國棟的身體素質比以前好了。隨著時間推移,她也更熟知該如何照顧兒子,但凡覺察他稍有不適,就馬上給他喂藥,預防感冒發燒。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聽他叫我一聲‘媽媽’”

兒子張國棟癱瘓在床,不能走動,也不會說話。每當謝梅桂和他說話,他的眼睛一直盯著媽媽,有時候也會笑一笑。即便只是一個細微的表情,謝梅桂都覺得是對她最好的回報。她知道,這是孩子這些年最擅長的表達方式。

如今,謝梅桂已從印刷廠退休,她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兒子。她也開始自學一些按摩療法和改善性的治療方式,嘗試用語言和行為進行康復訓練。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張國棟偶爾也會跟著母親咿呀幾句。但是,謝梅桂最想聽到的,是大兒子張國棟能親口叫她一聲“媽媽”,“哪怕是一句,就兩個字也好。”

“我的信念和30多年前一樣,始終沒有變過。我只想盡自己作為母親的責任,照顧好他,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等以後他老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