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股東無眠!昔日白馬股一夜隕落,私募支招如何在股市中避雷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在A股市場中,可謂是無奇不有,對於混跡市場多年的老股民而言,三天兩頭曝出的一個大雷,早已不足為奇。

先是新城控股曝出黑天鵝,董事長猥褻女童案將這家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房地產企業送到風口浪尖,對於4億股民而言就像致命一擊,股價連續三日跌停,市值總計蒸發超261億元。

接著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的康得新119億利潤造假也爆了,曾經的千億白馬股康得新,如今倒是把投資者坑得體無完膚,因虛構業務虛增利潤高達119億,深交所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ST康得後續進展,如證監會對*ST康得作出上述最終行政處罰決定,深交所將第一時間啟動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還有一顆400億的大雷也即將引爆。停牌了2年7個月信威集團,發出公告說要在7月12日復牌。

停牌千日後重回A股,股民擔憂跳水錶演

經歷了將近1000個日夜的等待後,信威集團15.54萬的股東終於等到了公司股票復牌的一天,7月7日晚間,信威集團公告稱,預計於7月12日(本週五)復牌。從頭2016年在一則質疑報告後停牌後,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這期間有10多萬股東的苦苦等待,公司股票則被披星戴帽,公司業績鉅虧、年報非標。


15萬股東無眠!昔日白馬股一夜隕落,私募支招如何在股市中避雷


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面對信威集團即將到來的復牌,不少投資者忐忑、悲觀的情緒遠遠大於興奮。經歷了將近1000天的跌停後,目前已經有基金公司給出了最高18個跌停的估值,而在業績鉅虧的加碼下,ST信威面臨著不僅18個跌停更有退市風險的局面,極有可能在復牌之後就為股民們上演日復一日的跳水錶演。

在A股市場上,能夠停牌將近三年的,雖然談不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信威集團也是排名在前三的。買了ST信威的15萬股民的擔心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在停牌期間,ST信威可謂是雷聲不斷,在2016年到2018年這三年裡業績出現大幅瞎換,更是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虧損17.7億元和29億元,剛剛過去的2019年一季度,ST信威也交上了虧損2.06億元的糟糕成績單。

憶往昔,信威集團曾經市值突破2000多億,並一度被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在2016年停牌時,*ST信威股價為14.59元/股,總市值仍舊高達426億元。而如今,426億元市值的*ST信威將會何去何從,成為了15萬股民的擔憂的焦點。

白馬股一夜隕落,十五萬股東無眠

姓康的股票在今年似乎都有點流年不利,前有康美藥業因涉嫌財務被戴上ST,之後出現一路跌停,一度跌到最低點2.57元/股。而同樣作為康姓家族,同樣是一隻被市場公認的大白馬股身上,迎來了更為嚴厲的處罰。上週末,證監會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通報康得新涉及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證監會擬對康得新及主要責任人員在《證券法》規定的範圍內頂格處罰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15萬股東無眠!昔日白馬股一夜隕落,私募支招如何在股市中避雷


7月5日,康得新再一次成為了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證監會在新聞發佈會上對*ST康得進行了處罰及禁入告知,內容可謂是觸目驚心:4年內虛增利潤119億。在這四年以來,還頻繁出現與控股股東和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其中幾次涉及的金額分別為58億、76億、171億和159億。此外,*ST康得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研發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通過上述方式,*ST康得共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

曾經的白馬股,在一夜之間徹底崩塌。深交所對此表示,將會密切關注*ST康得的後續進展,如果證監會對*ST康得作出上述最終行政處罰決定,深交所將第一時間啟動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

成立於2001年的康得新自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都在不斷的高速攀升,一直被視為A股市場中的“白馬股”。時過境遷,康得新在今年爆雷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15億元債務違約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接著是在披露年報時“不明去向”的122億存款成為市場的談資,而後,其股東及實控人鍾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又成為輿論焦點,與此同步進行的,還有其高管頻繁的人事變更。


15萬股東無眠!昔日白馬股一夜隕落,私募支招如何在股市中避雷


上市十幾年來,康得新備受股民們青睞,其股東戶數在今年以來更是屢屢創出新高,從2014年的1萬股東到最新的15萬股東,但在一系列事件下,其股票已經從2015年時的最高點68.12元/股降到近期的2.47元/股,而如今又面臨著被強制退市的風險,不少股民們損失慘重。

手中持有的股份面臨退市,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都是擔心遇到的情形,因為這將意味著會面臨巨大的損失。那麼作為投資者,怎麼樣才能避免踩雷買入這類股票呢?對此,冬拓投資王春秀表示,投資者們多學習財會知識,遠離財務報表有造假嫌疑的股票;抵制誘惑,遠離ST股,做到這兩點基本可以躲過絕大多數潛在的退市股了。

務聖投資總經理方銳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投資者想要避免黑天鵝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做好事前風控。事前篩選標的,定立一個相對較高的標準,這樣將會有效的防範潛在風險。而如果把風控的重心放在事中和事後,那麼賠錢就難以避免,在投資前做了好的事前風控,很多黑天鵝可能會變成灰天鵝,投資者就可以儘量減少踩雷,甚至不踩雷。

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認為,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最重要是沒有能力做快進快出或者很強的風險控制能力,最好不要介入ST類股票,因為這些股票的不確定因素很大。無論是政策或者重組消息,都會對這類股票走勢產生巨大影響,這類“賭博股”,非常考驗投資者盤中操作能力與應變能力,這個一般是需要經過嚴格訓練才有的。如果實在要做這類股票,投資者也應該採取嚴格資金管理,極小倉位操作,可以理解成“買彩票”,你也不會把自己全副身家去買彩票一樣道理。

A股市場是否開始退市常態化?

退市海潤、眾和退、華澤退將於今日(7月8日)迎來它們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隨後,滬深交易所將對其進行摘牌。根據WIND數據顯示,除了這幾隻正在退市道路上的個股之外,截止目前,A股歷史上共有102只個股被實行退市處理。

在這些被退市的個股中,有將近一半是因為連續三年或四年出現嚴重虧損,多達49家。2019年被稱為退市元年,嚴格的退市制度有利於實現A股市場上企業的優勝劣汰,從而促進A股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

在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的市場環境下,A股市場是否已經開始向退市常態化發展呢?冬拓投資王春秀認為,A股市場退市只是開了一個好頭,離常態化還很遠,能否實現退市常態化,最終取決於監管層的政策決心和執行力度。

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表示,這個要從兩個角度考察,一方面是對一般投資者的確會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這種警示作用並不會太大,也不一定會太持久,特別是後期若ST板塊走出行情,可能投資者又將這個案例拋諸腦後。這就使得整個市場的大部分參與者實質上沒有發生太大改變,自然整個二級生態的群體屬性上和行為習慣上,不會有太大改變。另一個方面則是對廣大上市公司而言,其實從處罰力度上來說,這個處罰力度偏輕的,所以目前說退市常態化還為時過早,只能說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而已。畢竟這類財務造假上市公司的受害者,是成千上萬的股民,如果要更好保護廣大投資者,處罰與相關監管法規都必須抓。一方面處罰違法者,同時出臺更嚴厲法規規範其他上市公司,這個退市如果要成為一個常態化的處罰措施,不應該是以一個現象級別的處罰案例為標誌,應該是以更嚴厲對應法規的出臺為標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