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集、香油果子、九九座樓……鉅野縣龍堌鎮李集村志來了

李家集、香油果子、九九座樓……鉅野縣龍堌鎮李集村志來了

前 言

本志所編寫的內容,有些是老人憑記憶講述的口述史,僅。有的是親身經歷,耳聞目睹,事件真實,但由於時間長久,又無文字記錄,時間推斷可能不精確。大多為全村的歷史(沒有分立前),由於時間倉促,許多知情人已不在人世,個別內容難以核實,加之本人水平有限,不可能全面,敬請諒解。

——李孔記

2013年11月

李家集、香油果子、九九座樓……鉅野縣龍堌鎮李集村志來了

李集村志

李集村位於鉅野縣政府駐地西方偏南28公里處,327國道橫穿東西,二支河穿越南北。南臨新日鐵路,西與王平坊村相鄰,東與閆莊村相接,北與尹莊村相依,村址呈東西長方形,東南長2公里,南北寬1公里,面積約為2平方公里。

明永樂年間(1403—1425),李姓立村,村名安樂村,後更名安義集。李氏四世祖攜家人由濟寧安居遷入,遂易村名李集,後有郭姓遷入。全村現有李、郭、袁、張、劉、常、嶽等姓,1028戶,總人口4025人,百分之九十為李姓,均為漢族。

清朝屬鉅野縣至今,乾隆年間改村名為李家集,清末易名李集。抗日戰爭時期,屬鉅野縣觀音鎮。

1946年屬鄆巨縣。解放前屬鉅野縣李集區。

1949年9月,歸屬鉅野縣,屬平原省湖西地區鉅野縣第五區。

1949年屬第五區李集鄉,區部駐該村醜家大院。

1949年至1952年,全縣分11個區,屬鉅野縣第五區李集鄉。

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山東省湖西地區。

1953年改屬山東省菏澤地區。

1958年9月成立龍堌人民公社,屬之。公社駐李集醜家大院,李集稱李集大隊。

1958年10月,菏澤地區歸併到濟寧,屬濟寧地區。

1959年6月,恢復菏澤地區,又改屬菏澤地區。

1978年分立大李集人民公社,名為大李集,公社駐李集醜家大院。

1980年,在327國道北、村西北部建立分社,駐地李集改為大李集。

1983年實行鄉鎮制,改為大李集鄉。自分立公社後,李集分為3個大隊,即李東、李集(李西)、西村。

1984年改為行政村。

2001年鄉鎮合併,大李集鄉併入龍固鎮,屬之。

1953年前村成立互助組,幾家幾戶為一個互助組,一塊耕種,誰的地收入歸誰。

1953年春,李集村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名為“五星社”,後升為高級社。全村分為四隅一村,即:東南隅、西南隅、東北隅、西北四隅和西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李集村為李集大隊,下設11個生產隊。一、二、三、四隊為東北片,五、六、七隊為西北片,八、九隊為西村,十隊為東南片,十一隊為“東方紅”隊,屬“東方紅”隊規模最大,人口近500。現在全村有人口1853人,5534畝土地,現在多數稱東南片為“東方紅”,西南片習慣稱十隊。

村(指李西村)地處著名的魯西平原,主要地塊有:南窪、劉窪、西窪、北沙沃、望樓猴、八支林。劉窪、南窪、西窪屬黏性土壤,土質好,肥沃,適小麥、大豆、玉米種植。

1961年前,劉窪、南窪、西窪由於土地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時遭水災,減收或絕產。

1961年從燕窪學習挖臺田(每隔20-30米,挖一寬5米,深1.5米深溝蓄水排水),低窪地改造成臺田地,不再遭水淹,後挖河疏通、興修水利,73年將臺田溝平掉,如今澇可排、旱可灌,成為全村的“糧食囤”。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每年收成兩季,畝產可在千斤以上。北沙沃、望前猴屬腐沙性土壤,1958年以前,主產小麥、高粱、地瓜等農作物,1959年至1978年主要以地瓜為主,分為春地瓜、秋地瓜,畝產可達6000斤。

1978年改種棉花,80%地塊種植棉花,皮棉畝產可達100斤,高產地塊可達150斤,自1978年始,集體耕種改為農民承包責任田,家家戶戶以棉為主,棉花豐收,賣棉排隊,形成了“賣棉難”,所產棉籽用來榨油,家家戶戶所生產的油吃不了,就出售,農民靠種棉增加收入,農民有錢花,有油吃,解決了溫飽,生活開始富裕,過上了幸福生活。

1992年左右開始植桑養蠶,養蠶每年三期,每期好者可收入千元,比種農作物強好幾倍,由於蟲害,二三年後毀掉桑樹種植小麥、玉米,現在大多地塊畝產在千斤左右。

養殖業原以豬、雞等傳統家禽為主,21世紀前後,村有養豬專業戶3家,養雞專業戶6家,正常年份收入在一千萬元。

1963年在327國道北側,二支河東岸建立公社獸醫站,1978年承包給個人,由耿傳法做獸醫。

1960年前後,村民生活困難,地裡野菜被挖光,村內樹葉被摘來充飢。榆樹被剝皮,用秸草、糧殼、玉米棒芯磨成面,稱謂“無糧麵粉”,國家從東北調撥甜菜渣、地瓜幹分給農戶,直到1960年下半年才略有好轉。那時國家供給地瓜幹也定人定量,每人每天3兩,由於吃不好,不少老人得了水腫,國家在醜家大院建立了水腫院,免費為群眾治療,主要是增加營養,吃點糧食、豆類,不服藥。

1957年大隊在李宗會老油坊重設油坊,主要壓榨豆油、花生油,管理和收入均歸大隊。

1962年大隊在村西窪建立磚瓦窯,收入歸大隊所有,並在村東趙樓南建立專業合作社,擁地10畝,種植收入歸大隊,1978年分三村耕種。

1963年大隊來了工作隊,住隊幹部是地委辦公室主任薛玉剛,他駐村時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在村開展,村成立了“紅衛兵”組織,按所持觀點,村民分為“轟”與“保”對立的兩派,紅衛兵在村內大破“四舊”,將村民房上的獅獸砸掉,所有墓碑被拉倒,舊書畫被焚燒,李氏祠堂內的主樓被砸毀,黨團組織被“革委會”所替代,給生產造成了重大損失。

1971年由濟南南郊賓館革命委員會主任常緒恩帶工作隊來村幫助整黨建黨,“文革”中被摧垮的黨團組織得到恢復,成立了黨支部和團支部,李宗信任黨支部書記,李宗兆、李孔記先後任團支部書記,“革委會”被取消,並發展了一批黨員,李孔留、李孔備、李孔記、趙傳祥共四名,黨團組織的生活自此走向正軌。

1978年家家通了有線廣播,黨中央的指示直接傳送到農民耳中。

1987年在村北安上30千伏安的變壓器,農民開始用上照明電,結束長期用煤油燈照明的歷史。

1983年在村西,二支河西岸建立了農電站。

1990年村(李西)內有12馬力拖拉機8臺、機磨2臺,2000年後大型機械進入農戶家庭,旋耕機2臺,收割機3臺,推土機1臺,吊車1輛,農用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車基本普及農民家庭。家用小汽車、轎車已經進入農家院,現有20餘輛。

2000年後,家家有電視,80%的農戶有了彩色電視,2008年通有線電視,2013年換機頂盒,收看衛星轉播的節目,節目更多、畫面更清晰,大大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5年經國家扶助和農民集資,村主要街道鋪設柏油路面,農民出行更加方便。

2007年村工商服務行業興起,農村超市、飯店、機修、理髮、五金、百貨、自行車、電動車、商鋪紛紛成立,並有花生收購、糧食收購點等。

1967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修水渠,農田劃方修生產路,村北修水渠兩條,村南修水渠1條,長約1200米,1975年各生產隊組織打機井,全村打機井10眼,二支河挖通,2002年又拓寬加深。

2008年村又籌資在河東岸埋設了地下電纜500米,河兩岸澆地更加方便節省,二支河水流常年不斷,三五日全村耕地可灌溉一遍。

2000年用世行貸款修路,打井5眼,建立機井房4個,建設生產橋5座。2013年國家撥款埋設地下管道4公里,排水站4座,變壓器樓4個,建成後卡一插便可水流到田,大大改善了全村的灌溉條件。

1951年國家在醜家大院西院建立糧站,院南大園內設立糧庫,四面圍牆,面積有10000平方米,直到1974年撤銷。1980年在村西北建立糧所。

1955年在李氏祠堂設立衛生所,1965年撤走,1967年又設立在醜家大院,1973年撤走。1969年實行村辦合作醫療、衛生室設在李氏祠堂南屋,呂德派行醫,2006年327國道北側個人蓋了兩層樓做衛生室,建築面積240平方米,李孔倫行醫,2007年村民全部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78年鄉衛生院建立在村西北角,2001年鄉鎮合併後劃為龍堌衛生院分院。

1978年國家在村設立農業銀行,2001年撤走。1978年在村西327國道北側建立農村信用社,至今仍在營業。

1946年村設立初級小學,校址在村中南老油坊(留進油坊又名乾齋),今李集小學駐地。

1953年成立完小。1968年10月份農村小學下放到大隊辦,該村在外教師回村任教,師資力量不足大隊找徵用民辦教師充實教師隊伍,民辦教師、公辦教師都由大隊開工分,國家每月補民辦教師2元,公辦教師24元。學校改為李集聯中,附設初中班三個,趙傳祥、李孔文任校長。1993年校舍改造,全村農民集資,將舊有房屋推到重建,共建磚瓦房30間,其他功能用房10間,建了大門,拉了圍牆,建了廁所,擴了操場,基本達到教室、桌登、院牆、校門、廁所、操場六配套,學校面貌大大改觀,煥然一新。

2010年前後村由個人辦了3所幼兒園,分別是文軒幼兒園、金翅膀幼兒園、陽光幼兒園。

1980年大李集鄉中學在村西建成,佔地面積20畝,8個教學班。1998年又擴地30畝,蓋了24個班教學樓1座,如今改為龍固鎮第二中學,由黃建華任校長。

1964年國家大辦教育,實行兩條腿走路,國家辦學和村辦學,村成立工讀小學,一班設在西村,找民房做教室,李孔洗任教師,一班在學校內,李孔賢、李素貞任教師,叫工讀教師,報酬由大隊開工分。

1977年恢復高考後,全村升入中等高等學校近百人,僅大專生就達78人,博士生3人,碩士生1人。李成敏,美國博士、高級工程師;李海連,大學本科,遼寧省遼陽市職工醫院院長。

解放後,該村從事教育者20人,李孔紀在1989年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

解放後村中名人

李文才曾任鉅野縣宣傳部部長、鉅野師範學校校長;

李宗章曾任鉅野縣建設銀行行長;

李運齋曾任鉅野縣委副書記、菏澤市公路局黨委書記;

李宗廷曾任鉅野縣農機局副局長;

李宗雷曾任鉅野縣民政局副局長;

李澤曾任膠州市委辦公室主任;

李孔華曾任鉅野縣稅務局局長;

李亞曾任國稅分局局長;

李孔利曾任中國建設銀行菏澤市分行行長。

村有革命烈士6人,分別是李紀齋、李宗義、李鬆富、張自新、李宗真、李蘭祥。

1947年秋還鄉團進駐李集村,將村民全部集中醜家大院,將所分銀元要回,沒有者便大打出手,農會負責人被遊街,主要農會幹部被槍殺。1947年,鬥地主分浮財,村內地主李宗賢(醜)拿出銀元兩籮筐,農會按每戶10塊現大洋分給農戶。李宗賢被劃為開明地主,解放後在供銷社任主任,1959年因反攻倒算被判入獄,1961年病死獄中。

李氏譜載,清朝時期村太學術24人,貢生2人,邑癢生18人,武癢生21人,倒貢生1人,貢監生1人,郡癢生1人,歲貢生2人。李崿,乾隆拔貢,高密縣教喻,誥封職修郎。李觀政,由浙江寧波衛幹總歷階至宣化都司廣東遊擊,誥封武翼大夫。李崇,康熙丁酉科進士,誥封奉直大夫。李觀橋,誥封鹽課提舉司提舉。李政選,湖南常德府通判,誥封奉直大夫。李昌岐,報捐布政司理向,封儒林郎。李一新,嘉慶辛酉舉人。李恪,歲貢生,博學能文行事,載入縣誌。

李鴻基,族譜載:“李鴻基,字丕之,邑癢生,承辦團練,成績卓著。為邑積倉谷,欠年散之,全活甚眾。黃河決,率民捍禦,不辭辛苦,屢蒙撫院嘉獎。南匪之亂,烽火相望,倡修寨圩,嚴守備,村人賴以保全。里人樹碑以志其行”。德行碑在李集村西,文革中被毀。

村文化生活

解放前後主要有兩個花鼓戲班,東有宋典花鼓戲,西有宋暖花鼓戲,戲院有兩個,一個在327國道北宗各店內,一個在公路南,一年有一半時間都在唱戲,均在公路南戲園,村人最愛聽的戲是人民舞臺,舞臺和化妝室相連,東西一側各有樂隊廳臺,全磚木結構建有圍牆、售票室、大門,可容觀眾2萬人,1973年因火燒燬。

1951年縣政府頒發土地證。1951年在村南北街北建代銷點,路西建供銷社。1961年村在327國道建大隊代銷點,並開設了旅店,1969年買了拖拉機搞運輸,拖拉機歸大隊所有,拖拉機機手李宗撾、李運河。

1957年麥收季節,下大雨,路不能走,南窪小麥被水淹,撈了麥子,從官坑插簍來運,麥子生芽。

1958年全村男女勞力在官坑挖水庫,靠背糞頭,用滑輪,軲轆運土。

1958年大躍進,群眾稱“大會戰”,男女勞力被組織搞耕地深翻,大隊改為營編制,李集村為5營,浮誇風盛行,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講科學,小麥密植,小麥稠的不結穗,國家號召大鍊鋼鐵,農民將鏊子、鍋獻出來作為鍊鋼材料,1959年國家發放期票,對無償使用農民的物資給予補償。

1967年文革期間,社員每天干活實行早請示、晚彙報。

1964年秋,陰雨達一個月,地瓜都爛在田裡,種麥時播種後,麥壠都浸出水,牛拉耬陷在地裡都出不來。

1983年麥收陰雨數日,沒收割的小麥在棵上都長出一指多長的芽子,垛上的麥子都生了芽,群眾吃了一年芽子麥。1982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

1984年村內實行土地改革,取消大隊,建立村民委員會,分田到戶,村民分土地根據各隊實際,少者在0.8畝,多者1.2畝,2000年調整土地後,實行30年不動地。

2010年60歲以上老人開始領養老金,領取人員達120人。

2004年在河東岸建設新村委大院,並在2012年設立了圖書室。

村裡建築

一、洋樓。群眾稱日本崗樓為洋樓,1940年在村西北角,現衛生院處,1944年被八路軍燒掉,1964年前還有遺址。

二、醜家大院。即李宗賢家的大院。醜家大院位於李集西南處,今天樓及部分房還在,建於晚清,圍牆長50米,寬30米,有房屋50間,圍牆高約5米,主樓3間,角樓2個,一圈房屋上有通道,可供保衛巡邏之用,全磚木結構,重樑起架,是近幾十裡內一大地主莊園,1969年前基本完好,後逐被破壞,現存不多,後附1952年原地貌圖可見。

三、老林園子。老林園子,祖墳林地,在村東南,高1.5米,寬30米,長50米,有六個大墳,四世祖墳。原松柏長青,後被毀掉,現可見墳和碑,主墳是懸棺墓,下有一火井,棺吊頂之上。

四、李氏祠堂。坐落在村北中央,距327國道50米,1914年建造,1994年重建,有門樓、主廳、高大宏偉,院內松柏掩飾,莊嚴肅穆,是李氏紀念先祖的場所,佔地1畝。

解放後,組織負責人更序為:李穩齋(1949—1953)、李頃齋(1953—1958)、李宗典(1958—1965)、李宗信(1965—1971)、李運齋(1971—1972)、李宗廷(1972—1973)、李宗生(1973—1977)。分村後:李宗款(1978—1986)、李法顯(1986—1992)、李成林(1992—1996)、李孔翠(1996—2001)、李新建(2001—2013)。

軼事

一、村中名吃。

娃齋的香油果子,宗社羊肉湯,二袋子包子,紀孔燒雞,大二饃饃,礦齋豆沫,宗好丸子,宗行燒餅,報齋豆腐腦。

二、立村傳說。

據傳李集立村並非在此,先是在良寺村附近,據說良寺處有一口老井為李家井,先祖將良寺和李集處土同體積相稱重,李集土比良寺重,故遷移至今李集處。

三、九九座樓。

據傳聞,李集清朝有九九座樓,後不知何因家破人亡,樓址在小學西北角處,解放初期滿是磚頭,有蓋房的還挖出樓基,解放後劉樓一教師在該村任教,說是當時丫鬟之子。

四、茶葉案。

民國初,北方一大商戶到南方運茶葉,走至該村,要吃飯休息,有十幾輛紅車(獨輪車),飯館主人給做飯,吃麵條,一碗一碗下鍋,故意拖延時間,直到天黑才吃完飯上路。走至村北被李集村數人將車堵截,茶葉搶光,商家告到官府,立案查抄,搶茶葉者被罰,主謀者被殺。

五、太平調。

解放前,1920年左右,太平調劇團剛成立,麥季在李集因麥收不能出演,不出演,演員就吃飯不能,村主事者就籌糧柴賙濟,在村數日,度過難關。因此太平調劇團報恩於李集,只要劇團來村演出,演員即說“到家了”。太平調劇團對李集有深厚感情,村民也喜歡這一劇種,雖然老人們都已不在,直到現在仍和太平調劇團有著友好關係。

六、一支步槍。

事件發生在1944年,日本兵在村北樹林休息,少了一支步槍,說是被村人偷去,因此在村到處查找,揚言找不到這支槍要殺人,村民非常恐慌,後來了一個叫大瞎子(不知名,1990年逝世,膽大,勇猛)的孩子,十二三歲,扛著槍給送去,日本兵才善罷甘休,避免一次大的流血事件。

七、烏金盆內醃臘肉。

這是村人都知道的,附近村人都知曉,醜家每年都將一頭豬醃製做臘肉,其實是用一口大缸盆,說是陳臘肉能治病,九十里外的農民都來討取陳臘肉,不管何人俱不收費,無償供取,所以在全縣很出名。鉅野縣誌載:李保真(醜之父)字朴樹,太學生,性仁厚,慷慨好施,民國九年歲大侵,出粟分給鄉里,一方賴以全活,尤好慈善事,若哇藥、兔腦丸、陳臘肉不惜重金自行配製,恣人取求,惠及百里以外,每年輒耗數百金,邑人為制“仁被梓里”及“急公好義”匾額旌其門。

八、郭氏寄居李集。

郭氏遷居李集,郭氏姓是舊時村富戶之佃戶,因此就在李集落戶至今。

九、弮門衚衕的來歷。

李氏祠堂往南有一南北衚衕,至今仍有多人稱弮門衚衕,原在衚衕南端有一大弮門,高約5米,寬4米,長8米,全磚木結構,弮門不能通大車,1958年後被扒掉,人們習慣稱這條衚衕為弮門衚衕至今。

十、善廟。

位於李集西村西,今被村民建房佔居。

以上資料由李孔記提供並編寫。

李家集、香油果子、九九座樓……鉅野縣龍堌鎮李集村志來了

如果您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線索一定要告訴我們哦!

新聞熱線:0530-801811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