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軍事歷史 自動步槍 武器 衝鋒槍 射擊 給了自己遠方 2018-11-28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1962年中國和印度爆發邊境衝突(中印邊境戰爭),56半自裝備後首次投入戰鬥。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相比印軍用的英制手動步槍,56半以其較高的壓制力及火力,配合56式自動步槍及56式班用機槍,壓制住了印度步兵裝備的恩菲爾德手動步槍,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終贏得戰事。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而60年代中解放軍展開大練兵,聞名全軍的“郭興福教學法”就是以裝備56半為主的步兵分隊為戰術訓練對象。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1968年,兼顧56式自動步槍的連續火力與56半的精確射擊優點,所謂“步衝合一”的63式自動步槍(外國曾稱為68式)裝備部隊,取代56半和56式,56半其後撥入民兵部隊。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但到了70年代中期,63式步槍暴露出各種問題,當時部隊有“還我半自動”呼聲,後終於撤裝,部隊重新裝備56半和56式。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1979年爆發中越邊境戰爭,戰前中國步兵班中除班長裝備56式衝鋒槍外,其餘士兵仍較普遍地裝備56半。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戰爭爆發前國防部普遍地緊急給參戰部隊換裝56式衝鋒槍,這是因為在兩國邊界一帶的山地叢林環境中56半精確射擊的特點多是無從發揮,反而在近戰中火力遠不如具備連發射擊能力的自動步槍。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由於AK-47系列槍支(包括中國軍隊裝備的56式衝鋒槍及繳獲越軍的AK-47/AKM突擊步槍)因結構原因命中率較低,而中國軍隊因歷史原因又特別喜歡對敵人做精確射擊。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不過一線部隊除偵察兵和突擊隊外其他大部分中國士兵依舊使用56式,因此在中越戰爭紀錄片中常常可以看到手持56式的中國步兵搜繳殘敵和警戒的鏡頭。在這場戰爭期間直接催生了中國軍隊對81式自動步槍的研製。

邊境戰爭中,兩次大放光彩的中國56式自動步槍

1983年中越雙方再次爆發邊境衝突時,中國軍隊已普遍換裝了自己研製的命中率較高、能夠精確射擊的81式自動步槍。81式雖然是借鑑了AK-47的自動原理,但在導氣系統、槍機、空倉掛機等也借鑑了56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