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在法國王室輾轉數月,瑪麗終於迎來了翻身的契機。老國王路易十四過世,路易十六登臺,瑪麗也一躍晉升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女王。

此時的瑪麗猶如脫韁的野馬,再無任何顧及,她開始夜夜笙歌,喝酒、賭博,甚至養男寵,對金錢的揮霍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對於外界愈演愈烈的社會矛盾,以及一觸即發的戰爭,她卻一無所知。

影片中,下臣數次想要告誡瑪麗皇后的無度行為,可她每次都會以不同的理由回絕。“衣袖搭配好看麼?”、“我的假髮美麼?”這些回答讓觀眾啼笑皆非。

在她的眼裡,如何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就是頭等大事,而對於那些所謂真正的國家大事,她不懂,也不想懂。

此時的瑪麗單純,甚至笨拙。她是一個小女人,沒有協助君王治國的抱負與野心,詩與遠方才是她的追求。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在法國王室輾轉數月,瑪麗終於迎來了翻身的契機。老國王路易十四過世,路易十六登臺,瑪麗也一躍晉升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女王。

此時的瑪麗猶如脫韁的野馬,再無任何顧及,她開始夜夜笙歌,喝酒、賭博,甚至養男寵,對金錢的揮霍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對於外界愈演愈烈的社會矛盾,以及一觸即發的戰爭,她卻一無所知。

影片中,下臣數次想要告誡瑪麗皇后的無度行為,可她每次都會以不同的理由回絕。“衣袖搭配好看麼?”、“我的假髮美麼?”這些回答讓觀眾啼笑皆非。

在她的眼裡,如何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就是頭等大事,而對於那些所謂真正的國家大事,她不懂,也不想懂。

此時的瑪麗單純,甚至笨拙。她是一個小女人,沒有協助君王治國的抱負與野心,詩與遠方才是她的追求。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將這種情感錯位的表達運用得恰到好處,若將一個人放在錯誤的位置,那麼日後他所有的錯誤也將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瑪麗王后就是這樣一個“錯誤”,她的出現是法國王室的悲劇,更是一個國家不堪回首的記憶。然而拋開家事與背景,我們始終相信她是一個普通而美麗的女孩,她會過得自由而美好。

二、無聲——是最動人的道別

記得影片中的一處場景讓我十分動容。在得知百姓生活疾苦,食物短缺時,她堅定的對下臣說:”通知宮廷珠寶師別再送鑽石來了。“轉而又對大女兒說:”你不需要任何鑽石,是吧?”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在法國王室輾轉數月,瑪麗終於迎來了翻身的契機。老國王路易十四過世,路易十六登臺,瑪麗也一躍晉升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女王。

此時的瑪麗猶如脫韁的野馬,再無任何顧及,她開始夜夜笙歌,喝酒、賭博,甚至養男寵,對金錢的揮霍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對於外界愈演愈烈的社會矛盾,以及一觸即發的戰爭,她卻一無所知。

影片中,下臣數次想要告誡瑪麗皇后的無度行為,可她每次都會以不同的理由回絕。“衣袖搭配好看麼?”、“我的假髮美麼?”這些回答讓觀眾啼笑皆非。

在她的眼裡,如何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就是頭等大事,而對於那些所謂真正的國家大事,她不懂,也不想懂。

此時的瑪麗單純,甚至笨拙。她是一個小女人,沒有協助君王治國的抱負與野心,詩與遠方才是她的追求。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將這種情感錯位的表達運用得恰到好處,若將一個人放在錯誤的位置,那麼日後他所有的錯誤也將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瑪麗王后就是這樣一個“錯誤”,她的出現是法國王室的悲劇,更是一個國家不堪回首的記憶。然而拋開家事與背景,我們始終相信她是一個普通而美麗的女孩,她會過得自由而美好。

二、無聲——是最動人的道別

記得影片中的一處場景讓我十分動容。在得知百姓生活疾苦,食物短缺時,她堅定的對下臣說:”通知宮廷珠寶師別再送鑽石來了。“轉而又對大女兒說:”你不需要任何鑽石,是吧?”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瞧!多麼善良的姑娘,她很願意為百姓做些什麼,只是除了少花些錢,她什麼都不會做。

美好的開始就要配上美好的結尾,這是這部影片最讓人欣慰的地方。

優美的女美聲娓娓道來,牆壁上的全家福換了又換,民眾暴動緩慢的拉開帷幕。沒有過多的告白,瑪麗王后就這樣目送著自己的親朋好友離開,與丈夫和孩子堅守在宮殿之中。

影片結尾,瑪麗王后推開殘破的落地窗,對著樓下擠滿的暴怒群眾,深深的鞠了一躬,自責、懊悔、惋惜……這一鞠躬裡包含了太多的含義,讓人動容。而鏡頭再一轉,宮殿內已是支離破碎,人去樓空。

"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這個從出生就喻示著不平凡的女人,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籤。

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是路易十六的結髮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為了法奧兩國政治利益需求,她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嫁與從未謀面路易十六。

宮廷的繁文縟節,路易十六冷淡的態度,母國催命的告誡,以及貴族女人眼底的挑釁與戲謔,將長廊盡頭瑪麗的身影突顯得異常瘦削與羸弱。

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得要殘酷,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子,最終沒有迎來民眾的傾慕,她的奢侈無度反而將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血腥、壓抑、扭曲本應是這段故事原有的色調,但《絕代豔后》中描繪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一、瑪麗——一個被寵壞的女人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正如該片中一閃而過的鏡頭,流水賬一般的劇情,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渲染。

這個女人的一生被壓縮成為兩個小時的片段,紙醉金迷的富華拔得頭籌,佔據著主旋律,而對於她那再熟悉不過的身世,我們也已經不再感冒了。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藝術鑑賞性明顯大過劇情塑造的功能,這也使得故事本身的悲情元素被沖淡,立意也隨之發生變化。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拋開政治與歷史因素,瑪麗皇后的生活得到真實的還原,而此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遭到全國人民唾棄的女人,甚至有點可憐。

她的婚姻、她的愛情,甚至於她的人生都交付給了國家,她默默的承受著精神上的煎熬,卻沒有任何人帶給她慰藉。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也許是精神上的虧空導致她對物質生活的揮霍無度,引得民眾怨聲載道,而她輝煌的人生也就此畫上了句點。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最初,瑪麗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初到法國,宮殿裡的萬頃琉璃令她感到恍惚。

新環境總是會令人振奮,瑪麗打量著自己的丈夫、把玩著手中鑲滿鑽石的扇子,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有職責在身,而無論是她的母國,還是新的家族,都不容許她有一點點懈怠。

我相信,最初的她是抱著的最飽滿的熱情而來,夢想擁有相愛的伴侶及民眾的愛戴。

可惜事與願違,路易十六的態度令她當頭棒喝,久居深閨的婦人們對她只有嫉妒與詆譭。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抑與屈辱,換做是誰不會崩潰呢?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中的瑪麗王后儼然一副少女天真爛漫的模樣,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一個面對嘲諷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女人,她也曾付出過諸多努力,但路易十六始終沒有向她拋來橄欖枝。

好在還有美食與珠寶,這些在她看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比愛情要廉價得多,也無需她刻意去取悅。

猶記得片中出鏡的大量甜點,鑲著金箔的、糖果顏色的,看上去鬆鬆軟軟,甜膩美味,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咬一口。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也算得上是經典的穿幫鏡頭了。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在法國王室輾轉數月,瑪麗終於迎來了翻身的契機。老國王路易十四過世,路易十六登臺,瑪麗也一躍晉升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女王。

此時的瑪麗猶如脫韁的野馬,再無任何顧及,她開始夜夜笙歌,喝酒、賭博,甚至養男寵,對金錢的揮霍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對於外界愈演愈烈的社會矛盾,以及一觸即發的戰爭,她卻一無所知。

影片中,下臣數次想要告誡瑪麗皇后的無度行為,可她每次都會以不同的理由回絕。“衣袖搭配好看麼?”、“我的假髮美麼?”這些回答讓觀眾啼笑皆非。

在她的眼裡,如何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就是頭等大事,而對於那些所謂真正的國家大事,她不懂,也不想懂。

此時的瑪麗單純,甚至笨拙。她是一個小女人,沒有協助君王治國的抱負與野心,詩與遠方才是她的追求。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影片將這種情感錯位的表達運用得恰到好處,若將一個人放在錯誤的位置,那麼日後他所有的錯誤也將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瑪麗王后就是這樣一個“錯誤”,她的出現是法國王室的悲劇,更是一個國家不堪回首的記憶。然而拋開家事與背景,我們始終相信她是一個普通而美麗的女孩,她會過得自由而美好。

二、無聲——是最動人的道別

記得影片中的一處場景讓我十分動容。在得知百姓生活疾苦,食物短缺時,她堅定的對下臣說:”通知宮廷珠寶師別再送鑽石來了。“轉而又對大女兒說:”你不需要任何鑽石,是吧?”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瞧!多麼善良的姑娘,她很願意為百姓做些什麼,只是除了少花些錢,她什麼都不會做。

美好的開始就要配上美好的結尾,這是這部影片最讓人欣慰的地方。

優美的女美聲娓娓道來,牆壁上的全家福換了又換,民眾暴動緩慢的拉開帷幕。沒有過多的告白,瑪麗王后就這樣目送著自己的親朋好友離開,與丈夫和孩子堅守在宮殿之中。

影片結尾,瑪麗王后推開殘破的落地窗,對著樓下擠滿的暴怒群眾,深深的鞠了一躬,自責、懊悔、惋惜……這一鞠躬裡包含了太多的含義,讓人動容。而鏡頭再一轉,宮殿內已是支離破碎,人去樓空。

《絕代豔后》:最悽美的結局,獻給風華絕代的瑪麗

沒有斷頭臺上血腥的場面,也沒有歇斯底里。瑪麗就如同來時一般,什麼也沒有留下,什麼也沒有帶走。

有人認為《絕代豔后》浮誇膚淺,沒有歷史的厚重感。卻也有更多人熱愛著這部電影,它刻畫出了真實而具有人性的瑪麗王后,能讓我們通過普通女性的視角去窺探她的內心世界。

而它的結局同樣意味深長,是對一個女孩的惋惜與挽留,也是對歷史真相的痛思與保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