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有網友私信給鋤禾園小編,你一直說鯽魚要養水,要養水,我們養的是魚,魚就不重要嗎?體質不好的魚和體質好的魚差別大了去了。

的確,網友說的是對的。春季有著“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開春這段時間鯽魚池塘內實施有效的管理,對接下來一整年的養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開春時間裡,我們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像是提升水肥度,恢復魚體質,增強魚的抗病抵抗力。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第一,苗種選擇。

鯽魚的魚種很多。最常見的有土鯽魚,全身是金黃色的,很好認,在北方常見,缺點是長得慢個頭小,如果你能抓到半斤大的土鯽魚,那已經是很大的了。

還有一種是高科技的產物,這種鯽魚長得其實和鯉魚蠻像的,而且長得也快,個頭也大,缺點是,雜交產品自己無法繁殖。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再就是傳統的高背鯽魚了,也能長得很大,長得也很快,五六斤的鯽魚在這個品種裡相當常見。它是傳統的鯽魚大哥大,個頭大,一般的雜交鯽魚也長不過它。這也是多數養殖戶選擇的品種。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還有一種是白鯽魚,來自日本,個頭也可以。長到一斤重量很輕鬆,還有著不挑食、病害少的優點。如果在市面上看到銀白色的,那就是它了。

最後再說一種蘆花鯽魚,平時河裡釣魚釣到的就是它。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第二,選鯽魚。

選好了養殖的苗種,就要選身材了。

看看是不是規格整齊,越是規格整齊的鯽魚,代表投喂的技術水平就越高,魚種的質量就越好。還有顏色,因為鯽魚喜歡底棲,個別鯽魚身體有狀況,就會在體色以及光澤度上顯現出來。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還有外觀上,需要仔細看有沒有掉鱗片的情況,一般掉鱗片會出現在餵雞糞的養殖塘口上,冬季停食也會出現這種掉鱗的情況。鱗片有損傷的魚,放苗後是最容易染病的,影響成活率和長成率。

最重要的一點,看腮,觀察魚鰓的黏液,如果腮部不整齊,鰓片黏連,一定要多問,瞭解具體情況再購買。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第三,放苗管理。

放苗時候,最好選擇天氣晴朗的時候,水溫在10度左右,最好是7-8度為最佳。選擇在上風口放苗,這樣能減少遊塘現象的發生。放苗後,2-3天以後,要進行一次預防水黴病的消毒。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每畝水面放養多少呢?一般每畝1500條是一個平均值,這是按照1.5米水深來算的,水深如果超2米,還能多養一些。不過養的多,耗氧量也就多,基本2.7米深的魚塘,養殖1800條成品魚,已經是極限了。需要在養魚的不同生長階段,不斷調整養殖密度。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第四,養殖。

這又都說回水質問題了。很多人一直以為水質好的魚塘,就是內部氧氣量大,其實不是這樣的,水質還包括浮游生物以及水草、微量元素等等。有的養殖戶添加了很多供氧手段,可水質依舊不理想。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其實,鯽魚喜歡肥水環境,肥水保溫能力好,還能讓鯽魚早開口吃料。所以養水藻,既能肥水,又能給鯽魚帶來天然餌料,水藻還能提供微量元素的供應,可以說一舉三得。

在春季,偶爾會有冷空氣入侵,為了預防低溫陰雨天,要儘快培藻肥水,並且增加溶氧量,給魚一個健康穩定的環境。要及時補充氨基酸肥料和磷肥,並且補充益生菌,這些都對水體水質的改良有益。

春天鯽魚這麼養,做好5個關鍵點管理,鯽魚又大又肥有保障

第五,混養。

有養殖戶喜歡混養,這裡只說一下混養的比例,基本上混養的魚種能佔到1成就可以了,能混養的魚類可以是鮰魚、草魚等,有經驗的養殖戶也能混養鯉魚,但是對於黑魚這些就不要養了。因為混養的魚類也是要吃食的,要排洩有機物的,只能在水環境適宜的情況下進行混養,不然除了破壞水環境的平衡外,還會造成爭搶鯽魚食物的問題。

除此外,還需要注意飼料的問題,不過我們之前的文章已經有過交代了,在這就不再重複了。在掌握鯽魚餵養技巧的基礎之上,相信距離豐產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