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技術 LG集團 Xbox One 高越 中關村在線 2019-05-28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面對眾多技術領先的產品,消費者該如何做出更理性的選擇呢?是價格越高越好呢?還是性能參數越高越好呢?如果盲目的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勢必會帶來不好的效果。都說買的沒有賣的精,如果沒有了解下面的這些概念,弄不好還真要為之多花一些冤枉錢。想看點關於電視選購的乾貨?本篇文章基本上囊括了你的全部疑問,再買錯算我輸!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先看這些,備選產品減少3/4

1、價格,訂好預算很有必要

便宜沒好貨,這句話大概率是正確的,但電視,很有可能一臺五千元的就是比六千的要好。尤其是5000到8000元這個價位區間,體驗上的差距其實不會太大。所以購買前最好給自己定一個心理預算,超出心裡價位直接PASS就好了。

2、品牌,合資品牌定價偏高

選購之前最好在心中敲定幾個品牌再去選擇。市場上主要分為傳統國產品牌、合資品牌和互聯網品牌三種。鑑於目前國內有超過50家電視廠商,有些雖然便宜,但牌子卻鮮有人知,做工、配置、畫質等等難以得到保障,所以最好挑選大品牌、知名度高。另外,一些互聯網品牌價格優勢明顯,性價比高,預算不多的朋友可以考慮。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外國品牌的電視產品在畫質和性能上擁有出色的表現,但在產品定價上往往偏高。其實如今的國產大廠的旗艦產品在質量和性能已經處在高水平線上,大可不必過分盲目崇拜國外品牌。

3、高端產品線下更便宜

動動手機就能查到價格,所以線下賣場價格已經十分透明。價格對比一些電商平臺價格甚至更低。多是一些中高端產品,相比網上可能更便宜,並且有促銷優惠政策。根據我之前的走訪,有些電視產品店家報價直接比網上便宜3000元,經過砍價比網上便宜5000元可以成為現實。

高端電視線下便宜,小尺寸以及主打性價比的電視數量很少,這些電視由於利潤少,價格相比線上仍有劣勢,索性廠家直接放到網絡上售賣。所以,預算較少的同學可以直接選擇線上購買。

4、售後,傳統品牌具有優勢

電視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損壞,萬一發生此類情況,是找物流還是找賣家?好的商家是可信的,但是如果碰見商家耍賴,糾紛處理還是很麻煩的。所以買前一定要詢問產品是否為“全國聯保”、“三包”產品。同時還要問清電視在配送、安轉時是否需要收費、費用是多少。傳統品牌售後一般佈局更為完善,所以在售後環節還是比較成熟的。

技術規格,有些不必太較真

5、尺寸,越大越好,55-65吋為主流

尺寸,首先電視尺寸是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單位為英寸。一般來說電視屏幕越大越好,因為更大的屏幕可以讓整個畫面充斥在人的眼球之中,形成更加強烈的沉浸體驗。目前55英寸逐漸成為主流尺寸,如果客廳不是太小建議從55-65英寸之間選擇。如果是臥室的話,40英寸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6、屏幕,進口與國產屏差距並不大

一些賣家在宣傳時經常會提到“進口屏幕”這類詞彙,雖然聽上去高大上,但其實僅僅在屏幕面板上做文章,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因為面板廠就那麼幾家,種類也就那麼多所以一些品牌在宣傳時採用什麼什麼屏幕就顯得很尷尬。如果一塊屏幕已經通過了品質的控制,無論A級屏還是良屏,進口與國產屏沒有想象中的大。

7、分辨率,4K是很有必要的

4K電視指的是分辨率為3840×2160的電視,在單位面積的顯示屏幕上,4K是1080P像素點的4倍,畫面清晰度會更加細膩。不過想要看到4K畫質,還要有與之匹配的4K片源才行。雖說目前的4K片源少的可憐,不過市場上大尺寸電視幾乎都已經配備4K面板,價格也很親民,考慮到電視不是快消品,以及4K片源不斷增多,購買4K電視還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想PS4 Pro,Xbox ONE X都已經支持4K分辨率,對於玩家來說4K更是很有必要的。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8、液晶,OLED這樣選

相比OLED畫質來說,普通液晶電視確實還存在差距。同時OLED電視也更輕更薄,比如LG等廠商都推出像壁紙一樣薄的電視,可以整個貼附在牆上,十分震撼。不過OLED電視價格偏貴,還是液晶電視更有性價比一些。如何選擇還得根據消費者對畫質的需求以及心理價位來決定。

9、對比度其實意義不大

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範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範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

對比度這個概念其實只能用於液晶電視產品,因為OLED這種自發光技術,由於沒有背光,可以展現真正的純黑,理論上對比度是無限的。很多高端液晶電視具有動態背光、甚至動態區域背光技術,這就表示它們的對比度理論上也可以做到無限大。而一些中低端產品,沒有明顯的漏光就謝天謝地了,所以購買時不用考慮對比度這項參數。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HDR技術把控不好效果更糟糕

10、HDR是什麼?別把用戶當猴耍

HDR本身並不能提升畫面質量。如果想要發揮HDR技術的效果,必須擁有相應的HDR片源。而且,一些電視宣稱的SDR轉HDR的技術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會起到反作用。HDR片源比4K更加稀少,不過少量的土豪藍光HDR玩家可以忽視這條。可以這麼說,如果你買的只是三五千塊的電視,那就直接忽視HDR,因為沒用。

關了電源,看看它夠不夠吸引你

11、極簡化設計更為流行

外觀是購買電視時不能忽視的一部分,我們在選購電視時首先會關注電視的顏值是否足夠高,是否能夠融入家居環境。機身厚度,邊框的材質、底座的形狀,再加之配色的不同,都決定了電視外觀是否能達到消費者心目中的要求,目前極簡化設計更為流行,不過每個人的審美都不同,這點還要看自身喜好。

12、不要一味追求超薄

超薄使得電視的外觀更加時尚,也更符合時代潮流,可對於一款電視產品來說,並不是越薄越好。如果廠商一味地追求厚度,卻導致做工粗糙,機身邊框與屏幕之間的閉封並不嚴實,出現較大空隙,縫隙不僅容易產生漏光現象(這種現象是不可逆的),而且灰塵堆積極易引起屏幕短路,影響電視的使用壽命。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13、金屬材質當然更好

市場上低端電視幾乎都採用的非金屬材質,而高端產品無論邊框、底座還是背板,往往採用的都是金屬材質的外觀。金屬材質的確是高端的象徵,無論從外觀顏值、機身強度還是散熱性能來說,採用金屬材質的電視產品要比其它的更加優秀。

14、大尺寸曲面有意義

人類眼球的平均視角為前方20-30度,從視覺體驗和效果上來說,曲面電視可以高度符合人類眼球的球面特性,消除了屏幕邊緣的視覺扭曲。同時曲面可以提升觀看時環抱感和臨場感,但是如果在側面觀看,視覺效果會下降不少。如果你想買曲面電視,尺寸方面建議65英寸甚至更大,因為太小的尺寸效果並不明顯,而且價格更貴。

實際體驗,這些你需要看看

15、智能機的好處很多

智能電視加入像手機\電腦一樣的操作系統,而且內置了許多影視、應用資源,與傳統電視先比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客廳娛樂。目前市場中基本山已經買不到非智能電視了,價格十分低廉,不過最好買配置較高的比如內存量、CPU性能等等。

16、核心數量多不代表性能強

智能電視擁有像手機、電腦一樣的CPU、GPU這樣的核心配置。核心採用八核、十六核、二十核甚至更高,但並不代表處理性能越強。現在有些廠商誤導消費者的慣用伎倆就是在宣傳時將各種核心數疊加,其實電視主要性能還是由CPU(中央處理器)和芯片整體架構決定的,GPU(圖形處理器)對畫質進行渲染,而單純的疊加核心數其實並沒有什麼提升。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17、電視系統其實都是安卓

也許你不知道,不同品牌的電視,雖然界面和操作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幾乎所有智能電視的系統都是根據安卓系統優化得來的。所以說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而區別之處其實只於各品牌對系統優化程度的不同。這點還需進行實際體驗:從響應速度、開機時間、界面佈局等操作來選擇。

18、藍牙遙控器強烈推薦

遙控器分為紅外與藍牙兩種,而藍牙遙控器無需對準電視即可隨意操控,從方便程度上看是紅外遙控無法比擬的。從遙控器設計角度講,人們更加追求極簡化的設計。按鍵更少、造型設計更能貼合手掌、握感舒適的遙控器更加適合。

19、滿天飛的智能語音

很多廠商都把自家電視產品貼上“人工智能”的標籤,其實主要是從語音操作以及用戶習慣這兩個方面讓用戶與電視進行一些交互行為,雖然語音操作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戶體驗,但是與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還有一定差距,並不能完全解決用戶使用痛點。

20、音質體驗是不能忽視的

電視的音質是大家選購時經常忽視的一個方面。不少品牌為了縮減成本都對音響做了縮減,一些所謂的電視內置低音炮,實際就是一個低音單元直接安裝到了電視機的背後。還有些品牌喜歡貼了國際音響大牌的標誌,實際上並沒有過大的音質升級。如果你對音質有更高的要求,建議買一套專業設備。另外一些高端OLED電視加入了屏幕聲場技術,相比傳統電視音效有不錯的提升,也是可以考慮的。

買電視你需要知道的20個點 看完秒懂

寫在最後:很多人往往花了大錢,但買回家卻這不滿意那不滿意。電視並不是快消品,選購時還是要理性分析。如果你仔細閱讀本篇文章,相信你會在電視如何選購,從哪些角度出發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