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時,我外公做手搖機,父親做針織品生意……”孫平範的童年便是在 “唧唧復唧唧”的紡織聲中度過。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編織技術和針織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

18歲時,孫平範便能獨立生產手搖橫機,被當地人稱為“橫機小神童”。

其時,鄉鎮經濟蓬勃興起,紡織服裝企業遍地開花,孫平範看到了針織橫機市場的巨大商機。

1988年,他在當時針織企業同樣密集的台州,創辦了金星針織機械廠,開始手搖橫機研發與生產。

憑著出色的品控能力,幾年下來,他的手搖橫機在臺州聲名鵲起,並佔了很高的市場份額,金星針織也成了當地最大的手搖橫機生產廠家。

“當時,我的手搖橫機還沒生產出來,就有客戶在催單,生產線都是24小時運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平範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開始流行多款式、多花色的橫機,尤其是國外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並形成壟斷之勢。

電腦橫機的出現,對傳統手搖橫機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據孫平範介紹,一臺國外電腦橫機僅2個人的生產能力,就相當於一臺傳統手搖機20個人的效率,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瞬息萬變的行業變化,讓孫平範感到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企業的產品必須始終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繫,如果產品與市場“脫節”,必死無疑。

“必須轉型升級,向科技創新要活路!”孫平範果斷結束台州公司,回到老家慈溪,開始二次創業。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時,我外公做手搖機,父親做針織品生意……”孫平範的童年便是在 “唧唧復唧唧”的紡織聲中度過。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編織技術和針織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

18歲時,孫平範便能獨立生產手搖橫機,被當地人稱為“橫機小神童”。

其時,鄉鎮經濟蓬勃興起,紡織服裝企業遍地開花,孫平範看到了針織橫機市場的巨大商機。

1988年,他在當時針織企業同樣密集的台州,創辦了金星針織機械廠,開始手搖橫機研發與生產。

憑著出色的品控能力,幾年下來,他的手搖橫機在臺州聲名鵲起,並佔了很高的市場份額,金星針織也成了當地最大的手搖橫機生產廠家。

“當時,我的手搖橫機還沒生產出來,就有客戶在催單,生產線都是24小時運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平範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開始流行多款式、多花色的橫機,尤其是國外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並形成壟斷之勢。

電腦橫機的出現,對傳統手搖橫機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據孫平範介紹,一臺國外電腦橫機僅2個人的生產能力,就相當於一臺傳統手搖機20個人的效率,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瞬息萬變的行業變化,讓孫平範感到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企業的產品必須始終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繫,如果產品與市場“脫節”,必死無疑。

“必須轉型升級,向科技創新要活路!”孫平範果斷結束台州公司,回到老家慈溪,開始二次創業。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2003年,孫平範在慈溪庵東創立了寧波市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始全電腦橫機研發與生產。

“當時我把全部資產都投了進去,甚至還抵押了房產,背水一戰,就為研發全電腦橫機。”回想起當時的奮不顧身,孫平範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

他不斷向業內的專家學者求教,組建優秀團隊深入瞭解電腦橫機的構造,進行產品研發。

“那時為了學習技術,我開車一年跑了8萬多公里。300多個日日夜夜,和專家、工人們一起泡在機器房裡。為了一個關鍵零部件,我們沒日沒夜地研究,反覆推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4年,孫平範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電腦橫機終於問世了。同年,他帶著樣機去參加“2004紡織工業展覽會”,立即驚豔全場。“慈星”不僅刷新了展覽會上國產全電腦橫機參展的空白,也一舉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市場的格局。

“成了!”那一刻,孫平範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儘管首戰告捷,但孫平範很清楚,當時慈星離國際一流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在電腦橫機最關鍵的“控制系統”上,當時他並沒有取得技術突破,這一核心技術仍牢牢地掌握在日本同行的手中。而一臺電腦橫機的絕大部分成本都在這個控制系統上。

為了早日投產,他不得不向同行交出高昂的“學費”,花巨資向日本企業採購控制系統,一邊生產,一邊摸索研發。

事實上,借鑑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是中國很多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路徑。但技術出身的孫平範深刻地意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必須要有自主研發實力。為此,他向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廣攬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向高精尖領域進軍。

2007年,孫平範帶著最新研發的產品去慕尼黑參加國際紡織展。這是慈星代表中國首次參展,本想給參展商一個“驚喜”,不料卻招來一場“驚嚇”——

日本競爭對手認為慈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高精度、高技術的電腦橫機,懷疑盜用了他們的核心技術,因此嚮慕尼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令,要打開慈星的機器進行檢查。

為了證明清白,孫平範同意專家團拆機檢查。結果可想而知,慈星自主研發的核心部件與日本公司的設計原理完全不同。日本公司只好垂頭喪氣地賠禮道歉。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時,我外公做手搖機,父親做針織品生意……”孫平範的童年便是在 “唧唧復唧唧”的紡織聲中度過。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編織技術和針織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

18歲時,孫平範便能獨立生產手搖橫機,被當地人稱為“橫機小神童”。

其時,鄉鎮經濟蓬勃興起,紡織服裝企業遍地開花,孫平範看到了針織橫機市場的巨大商機。

1988年,他在當時針織企業同樣密集的台州,創辦了金星針織機械廠,開始手搖橫機研發與生產。

憑著出色的品控能力,幾年下來,他的手搖橫機在臺州聲名鵲起,並佔了很高的市場份額,金星針織也成了當地最大的手搖橫機生產廠家。

“當時,我的手搖橫機還沒生產出來,就有客戶在催單,生產線都是24小時運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平範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開始流行多款式、多花色的橫機,尤其是國外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並形成壟斷之勢。

電腦橫機的出現,對傳統手搖橫機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據孫平範介紹,一臺國外電腦橫機僅2個人的生產能力,就相當於一臺傳統手搖機20個人的效率,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瞬息萬變的行業變化,讓孫平範感到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企業的產品必須始終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繫,如果產品與市場“脫節”,必死無疑。

“必須轉型升級,向科技創新要活路!”孫平範果斷結束台州公司,回到老家慈溪,開始二次創業。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2003年,孫平範在慈溪庵東創立了寧波市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始全電腦橫機研發與生產。

“當時我把全部資產都投了進去,甚至還抵押了房產,背水一戰,就為研發全電腦橫機。”回想起當時的奮不顧身,孫平範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

他不斷向業內的專家學者求教,組建優秀團隊深入瞭解電腦橫機的構造,進行產品研發。

“那時為了學習技術,我開車一年跑了8萬多公里。300多個日日夜夜,和專家、工人們一起泡在機器房裡。為了一個關鍵零部件,我們沒日沒夜地研究,反覆推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4年,孫平範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電腦橫機終於問世了。同年,他帶著樣機去參加“2004紡織工業展覽會”,立即驚豔全場。“慈星”不僅刷新了展覽會上國產全電腦橫機參展的空白,也一舉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市場的格局。

“成了!”那一刻,孫平範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儘管首戰告捷,但孫平範很清楚,當時慈星離國際一流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在電腦橫機最關鍵的“控制系統”上,當時他並沒有取得技術突破,這一核心技術仍牢牢地掌握在日本同行的手中。而一臺電腦橫機的絕大部分成本都在這個控制系統上。

為了早日投產,他不得不向同行交出高昂的“學費”,花巨資向日本企業採購控制系統,一邊生產,一邊摸索研發。

事實上,借鑑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是中國很多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路徑。但技術出身的孫平範深刻地意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必須要有自主研發實力。為此,他向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廣攬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向高精尖領域進軍。

2007年,孫平範帶著最新研發的產品去慕尼黑參加國際紡織展。這是慈星代表中國首次參展,本想給參展商一個“驚喜”,不料卻招來一場“驚嚇”——

日本競爭對手認為慈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高精度、高技術的電腦橫機,懷疑盜用了他們的核心技術,因此嚮慕尼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令,要打開慈星的機器進行檢查。

為了證明清白,孫平範同意專家團拆機檢查。結果可想而知,慈星自主研發的核心部件與日本公司的設計原理完全不同。日本公司只好垂頭喪氣地賠禮道歉。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而這也讓慈星“一戰成名”,成了展會上最受人關注的品牌之一,慈星還因此意外收穫了百萬歐元的訂單。

“雖然這場風波給我們做了免費廣告,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要有話語權,必須要有過硬的產品和核心技術,只有不斷自主創新才不會被人欺負和輕視。”孫平範激動地說。

為此,他乘勝追擊,帶領團隊不斷向高新技術領域攀登。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時,我外公做手搖機,父親做針織品生意……”孫平範的童年便是在 “唧唧復唧唧”的紡織聲中度過。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編織技術和針織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

18歲時,孫平範便能獨立生產手搖橫機,被當地人稱為“橫機小神童”。

其時,鄉鎮經濟蓬勃興起,紡織服裝企業遍地開花,孫平範看到了針織橫機市場的巨大商機。

1988年,他在當時針織企業同樣密集的台州,創辦了金星針織機械廠,開始手搖橫機研發與生產。

憑著出色的品控能力,幾年下來,他的手搖橫機在臺州聲名鵲起,並佔了很高的市場份額,金星針織也成了當地最大的手搖橫機生產廠家。

“當時,我的手搖橫機還沒生產出來,就有客戶在催單,生產線都是24小時運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平範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開始流行多款式、多花色的橫機,尤其是國外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並形成壟斷之勢。

電腦橫機的出現,對傳統手搖橫機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據孫平範介紹,一臺國外電腦橫機僅2個人的生產能力,就相當於一臺傳統手搖機20個人的效率,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瞬息萬變的行業變化,讓孫平範感到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企業的產品必須始終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繫,如果產品與市場“脫節”,必死無疑。

“必須轉型升級,向科技創新要活路!”孫平範果斷結束台州公司,回到老家慈溪,開始二次創業。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2003年,孫平範在慈溪庵東創立了寧波市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始全電腦橫機研發與生產。

“當時我把全部資產都投了進去,甚至還抵押了房產,背水一戰,就為研發全電腦橫機。”回想起當時的奮不顧身,孫平範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

他不斷向業內的專家學者求教,組建優秀團隊深入瞭解電腦橫機的構造,進行產品研發。

“那時為了學習技術,我開車一年跑了8萬多公里。300多個日日夜夜,和專家、工人們一起泡在機器房裡。為了一個關鍵零部件,我們沒日沒夜地研究,反覆推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4年,孫平範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電腦橫機終於問世了。同年,他帶著樣機去參加“2004紡織工業展覽會”,立即驚豔全場。“慈星”不僅刷新了展覽會上國產全電腦橫機參展的空白,也一舉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市場的格局。

“成了!”那一刻,孫平範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儘管首戰告捷,但孫平範很清楚,當時慈星離國際一流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在電腦橫機最關鍵的“控制系統”上,當時他並沒有取得技術突破,這一核心技術仍牢牢地掌握在日本同行的手中。而一臺電腦橫機的絕大部分成本都在這個控制系統上。

為了早日投產,他不得不向同行交出高昂的“學費”,花巨資向日本企業採購控制系統,一邊生產,一邊摸索研發。

事實上,借鑑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是中國很多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路徑。但技術出身的孫平範深刻地意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必須要有自主研發實力。為此,他向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廣攬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向高精尖領域進軍。

2007年,孫平範帶著最新研發的產品去慕尼黑參加國際紡織展。這是慈星代表中國首次參展,本想給參展商一個“驚喜”,不料卻招來一場“驚嚇”——

日本競爭對手認為慈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高精度、高技術的電腦橫機,懷疑盜用了他們的核心技術,因此嚮慕尼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令,要打開慈星的機器進行檢查。

為了證明清白,孫平範同意專家團拆機檢查。結果可想而知,慈星自主研發的核心部件與日本公司的設計原理完全不同。日本公司只好垂頭喪氣地賠禮道歉。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而這也讓慈星“一戰成名”,成了展會上最受人關注的品牌之一,慈星還因此意外收穫了百萬歐元的訂單。

“雖然這場風波給我們做了免費廣告,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要有話語權,必須要有過硬的產品和核心技術,只有不斷自主創新才不會被人欺負和輕視。”孫平範激動地說。

為此,他乘勝追擊,帶領團隊不斷向高新技術領域攀登。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掌握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發展。”這是孫平範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更是慈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時,我外公做手搖機,父親做針織品生意……”孫平範的童年便是在 “唧唧復唧唧”的紡織聲中度過。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編織技術和針織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

18歲時,孫平範便能獨立生產手搖橫機,被當地人稱為“橫機小神童”。

其時,鄉鎮經濟蓬勃興起,紡織服裝企業遍地開花,孫平範看到了針織橫機市場的巨大商機。

1988年,他在當時針織企業同樣密集的台州,創辦了金星針織機械廠,開始手搖橫機研發與生產。

憑著出色的品控能力,幾年下來,他的手搖橫機在臺州聲名鵲起,並佔了很高的市場份額,金星針織也成了當地最大的手搖橫機生產廠家。

“當時,我的手搖橫機還沒生產出來,就有客戶在催單,生產線都是24小時運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平範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開始流行多款式、多花色的橫機,尤其是國外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並形成壟斷之勢。

電腦橫機的出現,對傳統手搖橫機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據孫平範介紹,一臺國外電腦橫機僅2個人的生產能力,就相當於一臺傳統手搖機20個人的效率,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瞬息萬變的行業變化,讓孫平範感到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企業的產品必須始終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繫,如果產品與市場“脫節”,必死無疑。

“必須轉型升級,向科技創新要活路!”孫平範果斷結束台州公司,回到老家慈溪,開始二次創業。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2003年,孫平範在慈溪庵東創立了寧波市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始全電腦橫機研發與生產。

“當時我把全部資產都投了進去,甚至還抵押了房產,背水一戰,就為研發全電腦橫機。”回想起當時的奮不顧身,孫平範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

他不斷向業內的專家學者求教,組建優秀團隊深入瞭解電腦橫機的構造,進行產品研發。

“那時為了學習技術,我開車一年跑了8萬多公里。300多個日日夜夜,和專家、工人們一起泡在機器房裡。為了一個關鍵零部件,我們沒日沒夜地研究,反覆推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4年,孫平範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電腦橫機終於問世了。同年,他帶著樣機去參加“2004紡織工業展覽會”,立即驚豔全場。“慈星”不僅刷新了展覽會上國產全電腦橫機參展的空白,也一舉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市場的格局。

“成了!”那一刻,孫平範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儘管首戰告捷,但孫平範很清楚,當時慈星離國際一流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在電腦橫機最關鍵的“控制系統”上,當時他並沒有取得技術突破,這一核心技術仍牢牢地掌握在日本同行的手中。而一臺電腦橫機的絕大部分成本都在這個控制系統上。

為了早日投產,他不得不向同行交出高昂的“學費”,花巨資向日本企業採購控制系統,一邊生產,一邊摸索研發。

事實上,借鑑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是中國很多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路徑。但技術出身的孫平範深刻地意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必須要有自主研發實力。為此,他向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廣攬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向高精尖領域進軍。

2007年,孫平範帶著最新研發的產品去慕尼黑參加國際紡織展。這是慈星代表中國首次參展,本想給參展商一個“驚喜”,不料卻招來一場“驚嚇”——

日本競爭對手認為慈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高精度、高技術的電腦橫機,懷疑盜用了他們的核心技術,因此嚮慕尼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令,要打開慈星的機器進行檢查。

為了證明清白,孫平範同意專家團拆機檢查。結果可想而知,慈星自主研發的核心部件與日本公司的設計原理完全不同。日本公司只好垂頭喪氣地賠禮道歉。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而這也讓慈星“一戰成名”,成了展會上最受人關注的品牌之一,慈星還因此意外收穫了百萬歐元的訂單。

“雖然這場風波給我們做了免費廣告,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要有話語權,必須要有過硬的產品和核心技術,只有不斷自主創新才不會被人欺負和輕視。”孫平範激動地說。

為此,他乘勝追擊,帶領團隊不斷向高新技術領域攀登。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掌握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發展。”這是孫平範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更是慈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多年來,慈星始終緊盯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實施創新體系建設。目前,慈星已形成了一支具有 200多名研發人員組成的技術創新隊伍,先後建立了中國紡織行業電腦橫機產品研發中心、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每年投入專項研發資金佔銷售額3%以上。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確保了企業的技術領先優勢。這些年,慈星主持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共6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0多項,軟件著作權10項,2016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讓慈星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品牌。”這是孫平範始終追逐的夢想。

2010年,慈星全資收購世界第三大電腦橫機制造商之一瑞士老牌名企事坦格及其旗下的意大利時尚設計中心。

“事坦格電腦橫機嵌花技術在全球是最先進的,而且它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產品線、海外銷售渠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孫平範說。

這次國際併購為慈星插上了全球化的翅膀,更加奠定了慈星電腦橫機在全球的行業地位,加速了慈星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之路。

“通過併購之後的融合,慈星不敢說做大了,但是至少做強了。”孫平範說,2011年,慈星的銷售額超33億元,比2009年的銷售額增長了近4倍。

2012年,慈星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又開啟了資本化之路。

有了資本的加持,慈星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的慈星已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針織設備供應商和行業領跑者。慈星全電腦橫機作為國產第一品牌,位列全球前三強,年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超過世界前兩強德國斯托爾和日本島精的總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針織機械設備生產基地。

“夢想從來不會遙不可及,只要你肯努力,並堅持不懈!”回顧30多年的創業歷程,孫平範用對“一針一線”的堅守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給了這個時代以及無數追夢者,一個最響亮而精彩的回答。

"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句偉人的經典語錄曾影響了好幾代中國的年輕人。作為60後生人,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範對這句話更是銘記在心,早已內化成了人生的信條。

從1988年創業至今,30多年來,孫平範只專注於一件事——針織智能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從零起步,硬是憑著一股發自骨子裡的韌勁,堅持技術創新,最終後來居上,不僅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而且徹底改變了國外對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全球行業的領跑者。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慈星崛起的30年,不僅彰顯寧波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更見證了“寧波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澎湃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1969年,孫平範出生於慈溪白沙。

當時的慈溪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促成慈溪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輕紡基地。

而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各種手工“小作坊”。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時,我外公做手搖機,父親做針織品生意……”孫平範的童年便是在 “唧唧復唧唧”的紡織聲中度過。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編織技術和針織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

18歲時,孫平範便能獨立生產手搖橫機,被當地人稱為“橫機小神童”。

其時,鄉鎮經濟蓬勃興起,紡織服裝企業遍地開花,孫平範看到了針織橫機市場的巨大商機。

1988年,他在當時針織企業同樣密集的台州,創辦了金星針織機械廠,開始手搖橫機研發與生產。

憑著出色的品控能力,幾年下來,他的手搖橫機在臺州聲名鵲起,並佔了很高的市場份額,金星針織也成了當地最大的手搖橫機生產廠家。

“當時,我的手搖橫機還沒生產出來,就有客戶在催單,生產線都是24小時運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平範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開始流行多款式、多花色的橫機,尤其是國外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並形成壟斷之勢。

電腦橫機的出現,對傳統手搖橫機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據孫平範介紹,一臺國外電腦橫機僅2個人的生產能力,就相當於一臺傳統手搖機20個人的效率,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瞬息萬變的行業變化,讓孫平範感到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企業的產品必須始終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繫,如果產品與市場“脫節”,必死無疑。

“必須轉型升級,向科技創新要活路!”孫平範果斷結束台州公司,回到老家慈溪,開始二次創業。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2003年,孫平範在慈溪庵東創立了寧波市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即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始全電腦橫機研發與生產。

“當時我把全部資產都投了進去,甚至還抵押了房產,背水一戰,就為研發全電腦橫機。”回想起當時的奮不顧身,孫平範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

他不斷向業內的專家學者求教,組建優秀團隊深入瞭解電腦橫機的構造,進行產品研發。

“那時為了學習技術,我開車一年跑了8萬多公里。300多個日日夜夜,和專家、工人們一起泡在機器房裡。為了一個關鍵零部件,我們沒日沒夜地研究,反覆推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4年,孫平範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電腦橫機終於問世了。同年,他帶著樣機去參加“2004紡織工業展覽會”,立即驚豔全場。“慈星”不僅刷新了展覽會上國產全電腦橫機參展的空白,也一舉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市場的格局。

“成了!”那一刻,孫平範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儘管首戰告捷,但孫平範很清楚,當時慈星離國際一流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在電腦橫機最關鍵的“控制系統”上,當時他並沒有取得技術突破,這一核心技術仍牢牢地掌握在日本同行的手中。而一臺電腦橫機的絕大部分成本都在這個控制系統上。

為了早日投產,他不得不向同行交出高昂的“學費”,花巨資向日本企業採購控制系統,一邊生產,一邊摸索研發。

事實上,借鑑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是中國很多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路徑。但技術出身的孫平範深刻地意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必須要有自主研發實力。為此,他向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廣攬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向高精尖領域進軍。

2007年,孫平範帶著最新研發的產品去慕尼黑參加國際紡織展。這是慈星代表中國首次參展,本想給參展商一個“驚喜”,不料卻招來一場“驚嚇”——

日本競爭對手認為慈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高精度、高技術的電腦橫機,懷疑盜用了他們的核心技術,因此嚮慕尼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令,要打開慈星的機器進行檢查。

為了證明清白,孫平範同意專家團拆機檢查。結果可想而知,慈星自主研發的核心部件與日本公司的設計原理完全不同。日本公司只好垂頭喪氣地賠禮道歉。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而這也讓慈星“一戰成名”,成了展會上最受人關注的品牌之一,慈星還因此意外收穫了百萬歐元的訂單。

“雖然這場風波給我們做了免費廣告,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要有話語權,必須要有過硬的產品和核心技術,只有不斷自主創新才不會被人欺負和輕視。”孫平範激動地說。

為此,他乘勝追擊,帶領團隊不斷向高新技術領域攀登。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掌握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發展。”這是孫平範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更是慈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多年來,慈星始終緊盯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實施創新體系建設。目前,慈星已形成了一支具有 200多名研發人員組成的技術創新隊伍,先後建立了中國紡織行業電腦橫機產品研發中心、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每年投入專項研發資金佔銷售額3%以上。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確保了企業的技術領先優勢。這些年,慈星主持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共6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0多項,軟件著作權10項,2016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讓慈星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品牌。”這是孫平範始終追逐的夢想。

2010年,慈星全資收購世界第三大電腦橫機制造商之一瑞士老牌名企事坦格及其旗下的意大利時尚設計中心。

“事坦格電腦橫機嵌花技術在全球是最先進的,而且它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產品線、海外銷售渠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孫平範說。

這次國際併購為慈星插上了全球化的翅膀,更加奠定了慈星電腦橫機在全球的行業地位,加速了慈星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之路。

“通過併購之後的融合,慈星不敢說做大了,但是至少做強了。”孫平範說,2011年,慈星的銷售額超33億元,比2009年的銷售額增長了近4倍。

2012年,慈星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又開啟了資本化之路。

有了資本的加持,慈星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的慈星已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針織設備供應商和行業領跑者。慈星全電腦橫機作為國產第一品牌,位列全球前三強,年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超過世界前兩強德國斯托爾和日本島精的總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針織機械設備生產基地。

“夢想從來不會遙不可及,只要你肯努力,並堅持不懈!”回顧30多年的創業歷程,孫平範用對“一針一線”的堅守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給了這個時代以及無數追夢者,一個最響亮而精彩的回答。

孫平範:從國外對手眼裡的“小偷”,到全球行業領跑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文字:謝斌 編輯:諸新民 美編:周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