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尖端武器背後的技術能手

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70週年華誕。回望過去兩萬五千多個日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堅守共同的理想信念,披荊斬棘、風雨兼程,一代代接力奮鬥,把一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落後中國,建設成為生機勃勃、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東方大國。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撫今追昔,我們向所有為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而不惜流血流汗、付出奉獻的奮鬥者們致敬!

從今天起,本報將開設專欄,記錄傳播那些書寫、銘刻在新中國大地上的愛國情懷和奮鬥故事,讓寶貴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這是一種低調的存在。

在過去十多年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物院六所”)數百名技術人員中,產生了22名“全國技術能手”。

“全國技術能手”是授予技術工人的國家級榮譽。在一些大城市的人才落戶政策中,他們和兩院院士享受同等待遇。甚至有沿海城市出臺引進政策,一位“全國技術能手”來落戶,可給予200萬元補貼。

而在中物院六所,一代代年輕的“全國技術能手”一到車間,榮譽的光芒便銷聲匿跡。只有從他們手中誕生的零件,才可以看出比榮譽更耀眼的才幹——那些精密到微米級的零件,將成為中國國防尖端武器裝備的一部分。

為國家幹事的“誘惑”

低調是中物院的傳統。

創建於1958年的中物院是我國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先後在這裡誕生。而直到1999年,在“兩彈”誕生30多年後,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鄧稼先、于敏等科學家才正式以“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的身份走進公眾視野。

那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當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老科學家們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時候,陳行行10歲。過了12年,他也走進這個神祕單位。

入職之前,這位山東技師學院的畢業生先後在多家企業實習或工作過。在山東章丘的一家食品機械企業,畢業不到半年的陳行行已成長為老闆離不開的技術骨幹。薪水和管財務的老闆娘一樣高,他很快被提拔為機械加工車間副主任。

不過,在2010年第四屆全國數控大賽賽場上,中物院六所招聘人員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年輕人的職業路徑。

從中物院的一紙介紹裡,他隱約覺得那個地方有更大空間,值得挑戰。

“為國家幹事,幹國防軍工,對一個男孩子來說,感覺不一樣。”陳行行相信,這個出產大國重器的地方,代表著“國家最先進的技術水平”。如果在原企業,自己恐怕很難再有大的突破了。

進入中物院8年來,陳行行的確攀上技術水平的新高度。2014年,他在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中獲得職工組加工中心(四軸)第一名,隨後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

2015年,他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不久前,他被央視評為“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是10位年度人物中最年輕的一位。

都是高手在切磋

一個研究所有22名“全國技術能手”,擁有技師、高級技師資格的技能人員100多人,技能高手的“富集”程度令同行羨慕。

更何況,那些年輕的“全國技術能手”承認,雖然老師傅們沒有拿到“全國技術能手”的稱號,但在產品線上他們水平更高。

“都是高手在切磋,這是六所的氛圍。”現任中物院六所技術負責人的夏志輝說。如果要比拼手藝,有人用“國乒”來形容這裡競爭的激烈程度。

資歷、關係在這個競技場裡都不管用。近兩年殺出重圍、獲評“全國技術能手”的大都是90後。而因為嚴格的考核,有年輕人不堪壓力而離職。

中物院六所的年輕人都知道一個叫“135”的考核週期,即入職1年、3年、5年時所裡要進行考核。陝西人郭康康原本以為四川風景好、有好吃的,上班了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沒想到考核、比賽讓他幾乎沒有鬆懈的時間。

剛進所的時候,郭康康聽過陳行行等“大咖”的報告,他驚訝於這些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也有這麼多機會。這讓他相信,“只要練好技能,我也可以和他們一樣。”

夏志輝特別強調這種“競爭氛圍”,他告誡年輕人,“要得到機會,必須靠競爭”。

陳行行現在承擔兩個高技能人才工作站的領辦任務,這對他來說就不是“一個人開好一臺設備”那麼簡單了。這個原來只鑽研技術的人,必須學會人員溝通、團隊管理等。

而這樣的高技能人才工作站,所裡還有7個。他們都是陳行行團隊的競爭者。

徒弟成了師傅的教練

隨著年輕技術能手的湧現,在中物院六所,資歷的格局被徹底顛覆。

成為“全國技術能手”後,27歲的郭康康現在是高級技師了,這是技能領域的最高職稱。而他的師傅現在還是技師。

但這並不影響郭康康對師傅的敬重。他說,處在產品加工的崗位,經驗非常重要,只有多幹才能多積累。跟師傅在一起,他體會到,“你瞭解得越多,就會發現自己懂得越少”。

他舉例說,有些薄壁類產品容易變形,要想精準把控尺寸,還需要熟悉材料性能,預估細微變化,而老師傅們在這方面經驗豐富。

1996年出生的楊建入職後,車間指定1984年出生的陳新旭當他的師父。而在一次手工焊接的比賽中,楊建卻反過來成了陳新旭的教練。陳新旭說,在手工焊方面,楊建確實技高一籌。

在603車間,楊建的焊接作品被擺在玻璃櫃裡,被當作範本展示。指著一條條精美的焊接紋路,陳新旭不停感慨:“你看,非常漂亮!”

2017年年底,在一項感應腔大型試驗裝置焊接任務中,師徒倆緊密配合,交叉採用手工氬弧焊和機器人自動焊接,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估算需要4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在六所傳為佳話。

六所人事教育處副處長李正榮甚至鼓勵一種“侵入式”的競爭,打破技術人員和技能人員、白領和藍領的邊界。按照最新的改革思路,六所要求技能人員不僅僅是一個操作手,要不斷挑戰更具技術含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侵入”技術人員的“地盤”,“給高學歷的技術人員壓力”。

“我們站在國防科技最前沿,要給國家作出高水平的貢獻才行。”李正榮說。

“找一批好苗子,來接手我們的事業”

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國家陸續為中物院配備新式裝置、設備。在六所,現代化的數控機床陸續開進車間。中物院六所的領導班子達成共識:時代變了,六所需要接受過現代職業教育的年輕人來繼承所裡的事業。

每年,中物院六所人事教育處的工作人員會像“獵頭”一樣出現在各個國賽現場,所裡需要什麼工種的技能人員,他們就參加什麼類型的國賽。“找一批好苗子,來接手我們的事業。”

從賽場挖人的同時,六所也把年輕的技能人員送往賽場。“再忙也要派年輕人去參加培訓、比賽。”六所技術負責人夏志輝說,這是六所技能人才超前佈局的一種手段。

當賽場上還沒出現數控設備裝調維修工種時,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劉盛就被要求做好準備,所裡為此制訂了專門的培養方案。由於數控設備裝調維修涉及5個工種,車間就安排5個師傅來帶1個徒弟,把他培養成為機床的“全科醫生”。

夏志輝認為,崗位成才最關鍵的時期是在30歲以前,年輕時不抓緊學習、鍛鍊,30歲以後想進步就難了。

事實證明,高強度的培訓、加工對年輕人的成長起了強力推動作用。近年來,六所技能人才在融入工藝研究、技術研發、生產管理等環節碩果累累。

陳行行領辦的加工中心和殼體高效加工技能人才工作站,自2017年成立以來完成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20多項,設計、改進製作各類工裝40多套,部分產品工裝改進後設備切削利用率達到95%以上。

劉盛作為多個研究項目的重要參與人,為單位高端工藝裝備調試、維修提供了一系列自主性、經濟性的解決方案。

入職僅3年的郭康康,已成長為班組長,所帶領的班組承擔著多項重要加工任務的關鍵工序。

“這一代技能人員,已經不是過去傳統的‘工人’角色了。”中物院六所黨委書記劉瑞根說,“大量的技術革新、創新創造都靠他們來實現。”

在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背景下,中物院六所聚焦以精密、超精密製造技術為基礎的高端工藝裝備和關鍵基礎功能部件研發,形成了以超精密切削機床為代表的一大批標誌性成果。

“多項關鍵技術突破和重要成果打破了國外壟斷,替代了進口設備,解決了國家在相應領域的‘卡脖子’問題,為武器裝備建設及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保障。”劉瑞根說,做到這些,技能人員的貢獻不可替代。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