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有十年以上網齡的朋友,也許還記得"水變油"的陳年騙局。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都9102年了,居然還有人拿類似的概念來炒作,相關報道還上了地方政府的官網。

5月23日,南陽日報發佈了《水氫發動機在河南南陽下線》的文章,聲稱"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對此,負責研發的青年汽車集團老闆龐青年解釋道:

“水氫發動機的最大祕密,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這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聽起來似乎很神奇,但相信學過初中化學的人都知道,在實驗中,催化劑的作用不過是加速反應發生,並不能改變反應發生的方式。要想把水變成氫氣和氧氣,必須經過電解。

而由於反應過程中必然有消耗,所產生的能量會小於投入的能量,無法達到100%的轉化率。加上催化劑、設備等成本,算起來其實是得不償失的。更何況,龐青年的說法是"只用催化劑",不用能量,還能再次變回水,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還記得物理中的能量守恆定律嗎?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只會在不同形式或不同物體之間轉化、轉移。所以,像"水氫發動機"這種永動機理念的產物是不可能成立的。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大家都玩過牛頓擺吧。提起最邊上的珠子,打下去之後彈起的卻是另一邊的一顆珠子,這是能量在珠子之間傳遞的結果。

但你知道為什麼它最後總是會停下嗎?因為空氣中有阻力存在,珠子擺動起來需要消耗能量去克服阻力,自身動能隨之變小,速度越來越慢,終究還是會停下的。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19世紀之前,能量守恆定律還沒建立起來的時候,各國專利局都收到種各樣的"永動機"專利申請。在能量守恆建立起來之後,專利局對這類發明一概拒絕。

而生產水氫發動機的青年汽車集團也是一鍋的黑歷史。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曾因新能源汽車中安裝電池容量小被工信部處罰,該公司曾因債務糾紛多次被起訴,涉及債務超過11億元,但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償還義務,4年內30次被納入信用黑名單。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此外還有人爆料,曾被拉進一個宣傳這個項目的傳銷群,聲稱沒人投資3800,就能在上市之後獲得暴利。但從龐青年高調宣佈公司生產出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至今的2年間,未見有過一輛"青年水氫燃料車"交付的披露。

這讓人不禁想到前兩年轟動一時的"巴鐵"項目。面對所謂的"新技術",我們往往不知如何甄別,以至於輕易就陷入被精心策劃的騙局中。今天路上讀書給大家帶來一本《小心壞科學》,教大家如何規避不良信息的毒害。

1. 對科學故事過於簡化或者煽情的新聞報道讓大眾誤解了科學的真諦

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力量很強大,不論是醫療、生產、交通,還是教育、媒體、娛樂,生活中隨處可見科學的足跡。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久。

但遺憾的是,總有人會動壞心眼,利用科學來滿足一己私慾。他們歪曲科學證據,逃避科學事實,把一些虛假言論包裝成科學外形,到處忽悠大眾。這其中有醫藥公司、營養專家、科研人員,甚至還有江湖騙子,騙人們購買各種不必要的藥物和治療。就連媒體也參與其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樣的媒體並不少見,他們打著科學的旗號,幹著騙人的勾當,甚至嚇唬人們去相信那些三流科學家的種種荒唐結論。

回想一下,大家應該都在報紙雜誌上看過一些所謂的"科學"小故事吧,比如"人在一天中什麼時候耳根子最軟"或者"我們在一年中哪一天最開心"等等這樣的標題黨。這些經常被媒體報道的"研究結果",要麼就是一堆廢話,要麼就是誇大其詞,反倒是那些真正的科學調查無人問津。為什麼會這樣呢?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想當初,在1935年到1975年這幾十年裡,經常爆出各種驚人的科學發現,比如治療小兒麻痺症的工具。當時,科學家們發現小兒麻痺症會讓肌肉癱瘓,讓人無法呼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發明了呼吸機和重症監護室,拯救了無數生命。

然而,科學發現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如今的科學進步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接連不斷,可能要研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有重大突破。舉個例子,人們通過改進外科手術技術和加深對藥物的理解,讓人類壽命逐漸延長。可是這個過程太緩慢了,不夠激動人心,而媒體也等不及,他們往往更喜歡那些讓人熱血沸騰,聽了掉下巴的新聞。

這樣一來,媒體就總是會報道一些很搞笑又無厘頭的"科學故事",無非就是為了抓住大眾的眼球。有位政治理論家就寫過一篇異想天開的文章,介紹人類在1000年以後會進化成什麼樣子,許多報紙紛紛轉載。文章寫道,3000年後人類的皮膚會變成咖啡色,還會分化成兩類物種——一類身材高大、智力超群、體質健康,另一類則矮小愚蠢,還體弱多病。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權力的遊戲》侏儒小惡魔

在進化論面前根本站不住腳的說法,為什麼還會被媒體大肆報道呢?最後真相大白,這哪是什麼科學研究,而是一個男士頻道為了慶祝成立21週年搞出來的宣傳噱頭。

2. 媒體喜歡用毫無根據的科學故事嚇唬人

除了喜歡用所謂的"科學報道"吸引注意以外,媒體還喜歡發表一些嚇人的頭條新聞,人們一邊害怕,但一邊又忍不住去看。比如說什麼恐怖疾病會讓人類滅亡,或者小行星撞地球會把所有人燒成灰等等。要知道,媒體就愛拿恐怖故事嚇人,不過好在這些故事往往都是睜眼說瞎話。

一篇報道如果說是基於科學研究,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被質疑,也不會有人去一探究竟。記得在2005年,一些報刊聲稱,說有專家在多家英國醫院中檢測出了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超級細菌"。但後來,醫院裡的微生物學家經過調查,並沒有發現這類細菌。

實際上,發佈這些消息的所謂"專家"根本不懂微生物學,甚至還在自家花棚裡售賣抗超級細菌的產品。對於類似這種毫無可信度的傳言,媒體還真就樂此不疲地大肆報道。為什麼這些磚家叫獸的曝光率這麼高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媒體都喜歡那些有新聞影響力的人,哪怕他們不是最優秀的科學家也沒關係,只要敢說敢造勢。就這樣,各種虛假的科學傳言才被搞得沸沸揚揚。

刷屏的水氫發動機,是新技術還是老騙局?20年前,葛優早有預言

舉個例子,曾經有幾家英國報刊花了將近10年時間,跟蹤報道麻腮風聯合疫苗跟兒童自閉症之間的關係,而主要原因就來自外科醫生安德魯·威客菲爾的一篇並不真實的研究論文。事實上,所有大規模的科學試驗都表明,這種疫苗很安全,然而,很多學者並不擅長和媒體打交道。

結果,這些報刊並沒有報道真正的研究結論,而是請來了一些非專業人士編故事,寫那些有自閉症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如何跟政府和醫藥公司打官司。聯合疫苗和自閉症不僅根本毫無關係,威客菲爾德還因為顧及自身利益,試圖掩蓋不符合自己說法的數據。當然了,媒體可不管這些,只要能吸引公眾注意就行。也正是因為這些胡編亂造,人們不再願意打這種打疫苗,導致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感染人數瘋狂增長。

說了這麼多,總之生活中的偽科學比比皆是:媒體會專挑適合大眾胃口的科學故事進行報道;大型醫藥公司會不擇手段地把藥物推向市場;江湖騙子則為了自己的荷包,把牛皮吹得滿天飛。而重點是,我們都對這些胡說八道居然毫無抵抗力。所以,不懂就要多讀書。希望我今天講的這些內容,能給大家提個醒兒。

編輯:Gillian

排版:Gillian

路上讀書,全球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