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科幻大片中,經常從機器裡“浮”出一個個形形色色的圖景,無需觸碰屏幕,人類便可在空氣裡進行各種點擊、交互等“神操作”。如今,電影裡的酷炫黑科技,已經被中科大的兩名90後共同實現了,同時也打破了國際壟斷。


"

還記得科幻大片中,經常從機器裡“浮”出一個個形形色色的圖景,無需觸碰屏幕,人類便可在空氣裡進行各種點擊、交互等“神操作”。如今,電影裡的酷炫黑科技,已經被中科大的兩名90後共同實現了,同時也打破了國際壟斷。


中科大90後追夢'空氣成像' 打破國際壟斷

“空氣成像”技術



“空氣成像”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韓東成和範超是中科大的研究生,一個學的光學,一個學的理論物理。他們不僅是上下鋪的好兄弟,更是志趣相投的好搭檔。

2015年年底,科學島蜀山湖大橋的一次夜話萌生了他們創業的想法,基於兩人的學科背景,他們將創業方向定為研發空氣成像技術,並於次年成立了“東超科技”。這家誕生在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小公司不僅包含了兩位創始人的名字,也寓意著“中國的速度面向世界”。

“想要達到空氣成像效果,首先需要光場重構,即將所需光線在空氣中重新匯聚再發散。”韓東成團隊實現空氣成像的技術思路看似不難,但要做成可交互的產品,卻並非易事,屏幕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這外觀看似是一塊玻璃,實質上是一組微透鏡陣列。”在東超科技的成列室內,記者看到這塊稱之為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的“神奇玻璃”。

“這種光學玻璃的核心技術壁壘在於實現裡面密密麻麻的晶格和光柵。”韓東成介紹,微透鏡陣列會使光線產生一種叫做“負折射”的現象,能夠將發散的光線在空中重新匯聚成實像,結合體感交互裝置,實現人與實像的直接交互。

然而最難的是“神奇玻璃”的加工。“當時我們找到很多光學加工廠,都說做不了。”這時,身邊人紛紛伸出援手,連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光學鏡片加工廠60多歲的老師傅也親自出馬。通過不斷地努力,2017年年底終於完成了樣品研發。也就在那一刻,東超科技正式成為中國首家突破這一核心技術的公司,唯一的競爭者是日本的一家光學公司。

樣品的成功出爐,令東超科技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兩輪融資,獲得了千萬級投資,公司估值達到1.5億。資本的進入,為這個創業公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管理和生產都逐步走上正軌。


"

還記得科幻大片中,經常從機器裡“浮”出一個個形形色色的圖景,無需觸碰屏幕,人類便可在空氣裡進行各種點擊、交互等“神操作”。如今,電影裡的酷炫黑科技,已經被中科大的兩名90後共同實現了,同時也打破了國際壟斷。


中科大90後追夢'空氣成像' 打破國際壟斷

“空氣成像”技術



“空氣成像”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韓東成和範超是中科大的研究生,一個學的光學,一個學的理論物理。他們不僅是上下鋪的好兄弟,更是志趣相投的好搭檔。

2015年年底,科學島蜀山湖大橋的一次夜話萌生了他們創業的想法,基於兩人的學科背景,他們將創業方向定為研發空氣成像技術,並於次年成立了“東超科技”。這家誕生在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小公司不僅包含了兩位創始人的名字,也寓意著“中國的速度面向世界”。

“想要達到空氣成像效果,首先需要光場重構,即將所需光線在空氣中重新匯聚再發散。”韓東成團隊實現空氣成像的技術思路看似不難,但要做成可交互的產品,卻並非易事,屏幕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這外觀看似是一塊玻璃,實質上是一組微透鏡陣列。”在東超科技的成列室內,記者看到這塊稱之為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的“神奇玻璃”。

“這種光學玻璃的核心技術壁壘在於實現裡面密密麻麻的晶格和光柵。”韓東成介紹,微透鏡陣列會使光線產生一種叫做“負折射”的現象,能夠將發散的光線在空中重新匯聚成實像,結合體感交互裝置,實現人與實像的直接交互。

然而最難的是“神奇玻璃”的加工。“當時我們找到很多光學加工廠,都說做不了。”這時,身邊人紛紛伸出援手,連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光學鏡片加工廠60多歲的老師傅也親自出馬。通過不斷地努力,2017年年底終於完成了樣品研發。也就在那一刻,東超科技正式成為中國首家突破這一核心技術的公司,唯一的競爭者是日本的一家光學公司。

樣品的成功出爐,令東超科技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兩輪融資,獲得了千萬級投資,公司估值達到1.5億。資本的進入,為這個創業公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管理和生產都逐步走上正軌。


中科大90後追夢'空氣成像' 打破國際壟斷

東超科技部分專利技術和榮譽證書



專利阻擊戰打破壟斷

創業成功的一小步,背後往往是創業者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與磨難。

今年年初,當韓東成團隊即將量產、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就遭到了競爭對手的阻擊——專利被訴侵權。

2019年2月到3月,東超科技先後收到關於“一種實現空氣成像的光學平板結構”、“單列多排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多排多列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等三項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

為何產品還未量產,專利就被“無效”?目前,全球範圍內做空氣成像技術產品的企業並不多。其中,日本公司ASKA3D處於壟斷位置,國內銷售多為其代理產品或小範圍改進。售價高達數十萬元每平米。

而東超科技不僅在技術上階到更高技術水平的全息影像技術,同時隨著壟斷局面的打破,量產成本有望降至十萬級左右。在行業暴利的驅使下,核心專利自然成了“攻擊目標”。

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審理後,東超科技成功地維護了自己核心知識產權的有效性。韓東成自豪地說:“我們是國際上第二家,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它的公司,而且擁有核心技術。”

空氣成像不僅在教育、汽車、戶外媒體、展覽展示等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還在軍工領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這意味著,當下的平面廣告牌可以“退休”了,人們可以“穿梭”在五花八門的廣告中;家用電器不需要開關,能夠直接在空中與“家庭管家”溝通;軍事領域點擊密碼也不會留下指紋,極大地增強信息的安全性。

“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我們希望科幻裡的場景都將搬進現實。”韓東成說:“相信就能看見。”(記者 徐慧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