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佈《失業與就業:自動化時代的勞動力轉型》。

報告稱,到2030年,全球將有多達8億人的工作崗位可能被自動化的機器人取代,相當於當今全球勞動力的1/5。未來全球大概有3.75億人口將面臨重新就業,其中中國佔1億。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即便不是參與技術迭代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變化。

每一次被智能推薦喜歡的商品和內容,每一次與Siri越來越生活化的溝通,每一次在出行中被精準定位的位置和服務……

“啊,如果這些都可以用機器完成,那人類將來做什麼職業呢?”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麥肯錫的研究結果顯示,全球最高達50%的工作是可以被機器人取代的;有六成的工作崗位,其30%的工作量可以由機器代勞。

未來幾年,職場可能會發生諸多變化,將對勞動力技能和工資產生重要影響。即將到來的勞動力轉移規模可能非常大,預計將有0.75億到3.75億人口需要轉換職業並學習新技能。

這種轉型的規模,可能是自20世紀初美國和歐洲的勞動力從農業轉型之後所從未見過的,最近在中國也是如此。

"還說什麼?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啊!”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在這個報告中,麥肯錫還有一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子報告(而且還被排在了各國子報告的第一個,可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到2030年,中國將有至少1.18億人的崗位被機器人取代,這要求他們學習新技能,適應與機器人的合作分工;其中700-1200萬人需要轉換職業(這意味著他們原有的崗位徹底被機器人取代,不再有人工的價值)。如果人工智能以更樂觀的速度發展的話,這一數字將擴大到2.36億,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中國人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那麼究竟有哪些崗位會最先面臨失業,又有哪些崗位將相對穩定呢?

從具體崗位上看,穩定環境中的體力工作(如機器操作員和快餐行業員工)會率先受到衝擊;

多變環境中的工作被取代的風險較低,因為從技術上來看,這些工作難以實現自動化。如專業研究人員、照顧崗位、建築師、管理人員、教育者、技術專家、藝術工作者等崗位需求未來會增多。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總而言之,不必杞人憂天地擔心機器人會徹底取代人類。對於每個個人來說,需要對未來高速發展的工作環境提前做好準備,努力掌握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能。

大多數情況下,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轉變為新的形式。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這種先導的學習意識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

飛速發展的時代下,未來的孩子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瞭解編程,學習編程是孩子們必備的技能。

在國外,少兒編程教育發展程度非常高,全球已有 24 個國家在基礎教育中設立了編程課程大綱;在中國,2017年7月,在國務院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編程課走進中小學;2018年1月,教育部宣佈,人工智能、機器人等要進入全國高中新課標。

如果還抱持著,“以後不做程序員不用學編程”、“不打競賽不用學編程”、“編程能力是加分項不是必須項”等觀點,未來孩子可能就要輸在起跑線了。

西瓜創客是一家在線少兒編程教育平臺,面向7-12歲的小朋友提供編程啟蒙與思維訓練。

麥肯錫: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8億人的就業,哪些崗位最先會失業?

20 年前,學英語不是為了成為翻譯員;10 年前,學習電腦不是為了成為打字員;今天學習編程,不是為了讓孩子們都成為程序員。

而是為他們打開一扇門,走進更廣闊的未來世界。

畢竟,孩子們將會面臨人工智能更加發達的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