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作者 | 格隆匯 啄木鳥D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最近金融界連出大瓜,瓜農們豐收了。

從NOAH與2662兩位女董事閨蜜之間的手撕報警,簽出承興與一系列互聯網巨頭的供應鏈融資造假;到某小三舉報興某基金經理洪某與妻子聯合對自己施暴迫害。這年頭,小三上位霸凌原配的事不要太多,然而夫妻聯手打擊小三的事,還是第一次聽。

上帝死了,眾神的三觀,每天都在刷新。這不,今天又有一顆大瓜瓜熟蒂落了。

先是一封來自精品投行Duff&Phelps(道衡)的董事總經理寫給互聯網大佬衛哲的道歉信,在網上低烈度傳播,然後是微博一篇《沒想到大家對吃瓜的熱情如此高漲》,牽出一段前不久發生在CFEI會議上的“撕十三”往事。

夜幕降臨時分,面對大瓜,思緒奔湧,我似乎有必要寫點什麼。

瓜甜籽蜜,你們想看的東西一定很多,也許不止那位不喜歡穿衣服的MM穿著維密的underwear和stocking在酒店拍的香豔照,也許還有別的……

嗯,我正有寫點什麼的必要了。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我的數學是不好,但是比你好”

人物:衛哲 v.s. 米子學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地點:CFEI

CFEI,Chinese Financial Executive Institute,是一個非營利組織(NGO),專門辦一些分享會,把業內的一群CFO們和各金融機構的高管聚在一塊兒做做演講和分享。這種會議一般都是需要贊助商贊助的,贊助商花點錢在論壇的橫幅、展板上加點品牌logo露出,對於公司在業內影響力的建立是有幫助的。這位MM任職的Duff & Phelps就是該組織的銀牌贊助商。

在CFEI的會議上,衛哲發表演講。過程中,他自嘲了一句,說自己數學不太好。這本來就是一句玩笑,然而卻引起了一場撕逼大戰,最後弄得MM丟了工作,而衛哲也是風度盡失,斯文掃地。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會議雖然提前結束了,但雙方的爭論遠沒有結束。

衛哲認為自己被冒犯了,於是要求Margaret和其所在的投行Duff & Phelps給他書面道歉,並要求Margaret永遠不能參加CFEI的會議,還要求Duff & Phelps以匿名形式向CFEI會議捐款10萬美元。

當爭論波及到公司層面,公司一般都會選擇犧牲下屬,於是Duff & Phelps就這樣無情地把Margaret裁了。

這事本來發生在6月19號,Margaret被DP開了之後,用英語寫了一份事件陳述,矛頭直指衛哲,並稱自己要為那些被衛哲欺凌的弱勢者們撐腰。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隨著神仙鬥毆事件發展到高潮,到了下午,連MM與衛哲的微信聊天記錄都被爆出來了,兩人全程用英文聊天。其實這個時候兩人不再掐架,而是圍繞著衛哲要求DP給CFEI認捐10萬美金的事情。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關於“米子學”和“Margaret Mi”的身份考證

本來不打算人肉的,但實在無法說服自己,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裡專登發裸照,以及如此公開與互聯網大佬“撕十三”的“戰娘”,竟然是曾經一路投行高管做過來的女金領。

無法說服自己!

所以,終於還是忍不住搜了搜,卻最終得到了印證,這位照片在網上瘋狂流傳的“不愛穿衣服”的女人,真名還真就是“米子學”,英文名叫做Margaret Mi。

先看下面兩則舊聞,分別來自新浪財經和鳳凰財經。

那是2010年四季度,當時這位“米子學”在羅德曼投資銀行擔任“董事總經理”,與今天在DP的職位相同。當時參加由中國創業精英會主辦的MEGA峰會,並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為“中國企業對於赴美上市應在投資者預期方面保持保守態度”。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新浪)

不得不說這是比較有見地的看法。而後中概股在美國市場連遭做空,也是應了這句論斷。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鳳凰)

此時難免私疑,今天在網上瘋傳的這個不喜歡穿衣服的女人,和2010年那個侃侃而談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女人,是同一個人嗎?

而今天流傳的這些酒店的照片,絕大多數都是背影、逆光、側光,只有這一張有3/4的臉,於是就通過這點信息和上面那兩張商務活動照片進行對比,認定是同一個人。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主要的認定標準是眉毛。特別是這個剛剛出浴不帶妝的狀態。越仔細看越認定就是同一個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尋找這張圖片然後仔細對比)

還有就是關於米子學作為昔日網紅的身份。這個無從考證,我只找到豆瓣上一個昔日的帖子,也是2010年的,是在1月。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這與《沒想到大家對吃瓜的熱情如此高漲》裡面記載的米子學曾經是mitbbs上的網紅,執掌心靈板塊,比較一致。

2010年,此時的米子學已經不再是那個曾經的心靈板塊版主,而是羅德曼投行的董事總經理,金融精英了。

那麼對米子學(以及Margaret Mi)的身份考證就結束了。但還是少不了感嘆,這位米子學,2010年的時候,打扮很樸素大方,然而9年後,到了2019年,卻變成這個樣子,是逆齡生長嗎?還是間中遭遇了人生轉折?

令人唏噓。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吃完了瓜,少不了吐籽

我近來一直在想,最近金融圈裡怎麼那麼多大瓜,是不是因為夏天來了。

其實,今日劇中的這兩位主角,國外留學,大公司高管,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屬於衛哲當年出的那本名著:

“金領”。

但是他們撕起逼來,怎麼充滿戾氣,充滿絕望。

記得之前網上有個段子,叫做本事越大的人越沒脾氣。那麼相反,脾氣越大的人,或許所處的現狀越是囧迫和艱難。

今天金融圈的瓜有點大(文中多圖)

如今,全球經濟下行,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實體經濟不掙錢,大家玩“脫實向虛”,但到了最後,實體經濟沒人做了,那麼作為給實體經濟輸血的金融業,日子就也不那麼好過了。

金融是一個體面的行業,西裝革履,紅酒雪茄。然而這個體面需要金錢和利潤來維持。大家都有飯吃的時候,你多一口我少一口,無所謂;

但是,一旦行業面臨下坡路,出現集體呼吸困難,那麼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大打出手,猙獰的面孔都露出來了。

風光不再,落花流水春去也,這個時候最難得的,其實是修身養性,以待天時。古人云:分手見人品。其實,於經濟,於國運,於時局,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