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央行官員:國家對金融科技監管應抓住亮點

金融 經濟 投資 電子商務 金融界 2017-06-08

金融界網站訊由科博會組委會辦公室聯合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信託業協會、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等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金融論壇”於6月7~8日在京舉行。論壇圍繞“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題展開,來自海內外的金融專家學者就金融體制改革與資本市場未來趨勢展開頭腦風暴。

比利時央行官員:國家對金融科技監管應抓住亮點

比利時央行執行董事、名譽副行長瑪雅之西婭·德瓦赫特介紹:我們對運用金融科技每年交易額達到10億美金的公司,進行統計,我們發現在亞洲,這些公司的市值總共達到了350億美元,在歐洲它的總額是70億美金,美國30億美金。現在50%中國的網上支付已經是美國網上支付總額50倍,中國的網上支付的公司騰訊支付和阿里支付在2016年的支付總額已經達到了5.5萬億美金,比美國總額的都要大很多。

瑪雅之西婭·德瓦赫特認為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背後的三個要素:

首先,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與互聯網發展相伴而行,我們估計在全球大約一半的電子商務的零售發生在中國,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實際上在2010年這個比例也只有20%。除此之外隨著財富的積累,中國人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傳統的銀行利率水平比較低,所以將錢投入到貨幣市場上,收益率比傳統的銀行是高3%。這個金融系統主要是國有銀行主導的,它主要是服務一些國有企業、P2P這樣的平臺,這樣的一些在線購買平臺就給了金融科技企業機會可以超越傳統的銀行,所以一些來自於金融科技的,替代性支付的投資或者是資產管理的產品,推動了整個金融行業的一個擴張。

瑪雅之西婭·德瓦赫特表示,金融科技它的首要任務就是網絡安全,世界範圍內的一些網絡犯罪,它能獲得很大的收益都是繞過了網絡安全的線,所以說網絡安全是首要任務。另外也是合規,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和機構,他們會把金融監管和金融條例看成是法律顧問的事,但是現在對於金融科技公司和機構來講我們需要更多的監管,這樣的監管會需要BOT這樣比較複雜的技術,比如說誰擁有什麼,在哪裡,什麼時間,所以這樣的監管技術會比較全面和複雜。

最後對於金融科技的發展,瑪雅之西婭·德瓦赫特提出了幾個建議:不同的國家對金融科技監管有不同的方法方式,但有幾個關鍵點應抓住。

第一,鼓勵創新;

第二,一定要在金融行業保持有效的監管監控。在這個方法上有4個要點:

1、監管方一定要建立創新金融科技中心,這樣的中心可以給大家業內的人士創造業態來進行交流合作和討論。

2、個監管方需要建立起一個以風險為座標為基礎制定的監管框架。

3、監管方利用的技術一定是中立的技術,所以我們需要有技術中立的監管。

4、國際合作和跨國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內容摘自嘉賓演講文字實錄,未經嘉賓本人審核)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