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上任第一把“火” 銀監會掀起同業監管風暴

金融 投資 分析師 基金 中新經緯 2017-04-13

郭樹清上任第一把“火” 銀監會掀起同業監管風暴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1日電(羅琨)金融圈尚未從項俊波落馬的震驚中緩過來,一不留神又迎上了銀監會“當頭一棒”。新官上任三把火,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上任一個月後將第一把“火”燒到了銀行業金融機構身上。

4月10日,銀監會下發《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6號文”)。與此同時,銀監會官網亦發佈文章《銀監會加大監管處罰力度》,一口氣公佈了25項行政處罰信息的詳情,更耐人尋味的是,文中還提及:目前,又一批違法違規行為已經立案,正處於行政處罰調查審理程序中。

4月10日晚間,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獲取的文件顯示,金融圈內流傳著一份銀監會近期發佈的《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劍指三大金融套利行為,措辭之嚴、規則之細均超過市場預期。

多名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一場監管風暴已經掀起,一切可能才剛剛開始。

6號文“摸底”意味明顯 信號意義不容忽視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發佈的“6號文”摸底意味明顯。

國內一名大型基金人士指出,該文是監管當局注重“實質重於形式”和“穿透原則”的延續,是有史以來對同業條線最嚴的一個監管文件。“不過,由於該文件每一條細則前面都加了‘是否’兩字,因此更像是一個監管當局對於商業銀行同業業務風險方面的摸底調查文,要求各銀行首先進行自查並彙報。”上述人士稱。

不過儘管如此,銀監會動作頻頻背後的信號意義仍不容忽視。“這一次可能只為摸底,處罰和後續的監管文件還在路上,對監管風險的釋放,不要太有信心。”富滇銀行理財銀行部投資經理譚鬆珩稱。

譚鬆珩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不管‘6號文’要不要嚴格執行,會以多大的尺度去監管和處罰,從意義上說,中央已經對金融市場的套利和空轉表示不滿了,這種信號本身就需要重視。”

華創債券分析師周冠南也指出,監管收緊只是開始,應警惕更全面的協同監管政策落地。“近期各監管部門政策落地速度加快,對於過去兩年內快速膨脹的同業鏈條及其資產端高速增長的債券投資從嚴監管的態度明確,未來槓桿操作、同業擴張、監管套利等行為將受到約束。如果說此前MPA考核是宏觀審慎監管的大框架,那麼未來直接針對同業鏈條的監管政策將逐步落地,這些政策對於債券市場的影響會更加直接和嚴肅。”周冠南指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指出,在今年防控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從貨幣政策環境到金融監管都有收緊的趨勢,監管大體趨勢是對存在的風險點進行逐一排查,並在一定期限內逐步整改。

銀監會此次發文涉及銀行業務範圍很廣,既包括信貸業務,也包括近年來發展很快的非信貸業務,如債券投資、同業業務、理財資管等。一名銀行業人士認為,銀監會的目的之一是防止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交叉感染,杜絕其對金融秩序造成的衝擊。

曾剛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監管部門會按照這些要點在要求銀行進行自查的同時強化監管檢查,並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逐步整改。

短期利空明顯,長期影響市場存分歧

曾剛分析稱,總體來講,監管環境總體收緊,銀行原來很多灰色業務模式在未來會受到越來越嚴厲的約束,過度發展的勢頭有望得到控制。長遠來看,這有利於銀行業的穩健發展。

“短期內,來自於套利的收益會有所下降,但中長期的潛在風險將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套利空間的消除,也有助於銀行迴歸正常、健康的業務模式和發展軌道,這對銀行業的長遠穩健發展是有利的。”曾剛稱。

龍江銀行首席分析師蔣書彬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採訪時指出,“6號文”的下發,一方面表明監管放鬆的短期性不可期待,另一方面監管以自查為主,雷聲大雨點小的可能性存在,總體可能對市場影響有限。“監管保留了懲戒空間,如果後期槓桿仍然居高不下,監管可能會殺雞儆猴。所以,短期可能造成利空影響,長期影響尚待觀察。”蔣書彬指出。

華創債券分析師周冠南則認為,對於債券市場而言,監管利空可能才剛開始,“利空出盡”遠未到來。“監管的嚴格執行將使得銀行被動去槓桿的速度加快,未來會有更多的銀行出於監管壓力收縮同業鏈條,資產端也將同步收縮,帶來債券市場的拋壓。從我們的調研中可以發現,近期銀行委外產品已經出現收縮趨勢,未來收縮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周冠南稱。

同業存單臨大考,後市降溫?

近期,同業存單量價齊升的局面也引發了市場眾多關注。由於債市信用風險集中爆發、資金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同業存單+理財”模式盛行。據恆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吳琦統計,目前已有416家商業銀行公佈2017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合計規模逾14.56萬億,超過去年全年12.99萬億的實際發行量。2017年3月上旬,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已達7454.9億元。

吳琦指出,由於同業存單對同業存款替代效應,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因此受到商業銀行的競相追捧。由於之前同業存單未列入同業負債,不受MPA廣義信貸增速考核,商業銀行可通過發行同業存單繞開監管,滋生了大量違規行為,其過大的規模和過快的增速也進一步放大了金融體系槓桿。

部分銀行過度依賴同業存單來進行套利的行為已經引發監管層警覺。“6號文”明確指出,“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的依賴度”、“督促同業存單增速較快、同業存單佔同業負債比例較高的銀行,合理控制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規模。” 近期下發的通知附件也提出要整改同業存單套利行為:“是否通過大量發行同業存單,甚至通過自發自購、同業存單互換等方式來進行同業理財投資、委外投資、債市投資,導致期限錯配,加劇流動性風險隱患;延長資金鍊條,使得資金空轉套利,脫實向虛。”

吳琦判斷稱未來銀監會或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項目,進而通過MPA考核來進行規範控制。

對於同業存單的監管也讓眾多金融機構感慨:監管當局越來越專業了。“銀監會真是與時俱進,以前非標出來了三年才開始出來監管,現在,同業存單套利才玩半年就出來管了,郭主席雖然只是摸底,但至少對金融市場怎麼玩,算是門兒清。”一名業內人士稱。

在監管收緊和利率上行的環境下,同業套利的空間也已經在收縮,同業存單後市是否會降溫?曾剛預計稱:“市場本身也有回調需求,在監管約束和利率上行的環境下,同業存單發行速度可能會下來。”

他同時認為不宜將同業存單妖魔化。“長遠看,我仍然看好同業存單作為主動負債工具在銀行業轉型和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發揮的作用,不應把所有罪責壓到同業存單身上,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不過,譚鬆珩認為,存單降溫的唯一條件是之前配置的資產到期,資產沒到期,負債只能接著滾,或者把資產拋售。(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