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出現“存款大戰”的議論?

金融 經濟 交通銀行 國內宏觀 譚浩俊 2017-06-11

為何會出現“存款大戰”的議論?

日前,針對個別銀行上調存款利率的行為,部分媒體在報道中使用了“存款大戰”、“利率大戰”等詞語,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對部分銀行存款利率上浮不必反應過度。

一方面要求加快金融改革力度、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一方面又對部分銀行上調存款利率說三道四,並將其歸結為“存款大戰”、“利率大戰”,對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認識與認知,為什麼會處於如此矛盾的格局。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真心希望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呢,還是希望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必須侷限於自己的認知範圍之內,必須給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劃定一個圈,只能在這個圈子範圍內運動。如果這樣,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還如何向前推進。

我們並不否認,在銀行系統,確實存在著攬儲這樣的行為,尤其是在月末、季末和年末時,各大銀行為了衝基數,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儲吸儲,甚至出現高息攬儲這樣的現象。而這,恰恰是金融業沒有開放、沒有完全步入市場化軌道的表現,是必須改革的目標,也是必須規範的行為。

為了適應市場化需要,也為了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近年來,在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方面,明顯加大了力度、加快了步伐,貸款、存款利率也基本放開,銀行完全可以依據市場變化和經營需要,對存貸款利率做出及時調整,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也正是因為在利率市場化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銀行和企業之間的距離正在拉近,不平等的合作話語權,也在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中,逐步走向平等企業可以不再在利率方面完全聽從於銀行,銀行也不能再在向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時高高在上,而是雙方可以比較平等地坐下來進行協商和談判,以在利率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因此,面對市場變化,部分銀行對利率做出調整,也就十分正常,與“存款大戰”、“利率大戰”根本掛不上鉤。退一步講,就算是“存款大戰”、“利率大戰”,在完全的市場體系下,也屬正常。只有出現不規範的攬儲行為,才需要按照相關規定予以約束與處罰,而不應當對整個吸儲行為提出批評與質疑。

很顯然,面對部分銀行出現的利率上調行為,有的人立馬想到“存款大戰”、“利率大戰”,說明認識還停留在市場沒有放開的階段,停留在默認銀行業必須壟斷的階段,停留在不對金融業改革、不實行利率市場化階段,這樣的認識,對進一步推動金融業改革、推動利率市場化是非常不利的,也是會對整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帶來不利影響的。

我們說,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打破影響經濟發展的障礙,從而確立真正的市場化意識。而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消除發展障礙,顯然不是哪個部門、哪個單位、哪個企業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是每一個對改革能夠產生影響的群體和個體的事。雖然允許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認知,但最終的目標必須是統一,必須能夠形成共識,而不是各拉各的調、各彈各的琴。

為何會出現“存款大戰”的議論?

也正因為如此,從此次部分銀行利率上調引發“存款大戰”、“利率大戰”的爭論來看,在改革問題上,認識和認知確實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思維和思路也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有的人並非真正的想推動改革,想在市場化之路上走得更遠,而是存在著比較矛盾的心理,既對改革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對壟斷等深惡痛絕,希望加快改革、打破壟斷、實現市場化,又在面對改革和市場化時,接受不了出現的新變化、新氣象,從而成為了改革的障礙、改革的阻力。

事實上,按照相關專家提供的信息,主要商業銀行都已加入了《利率自律公約》,並且根據現行的MPA評估考核體系,利率定價行為必須符合市場競爭秩序要求,過度競爭將在MPA考核中“一票否決”。也就是說,利率上調也好,下調也罷,都是有規則可循,可規矩可講的,不可能隨意調整、隨意成為脫韁的野馬。真正要防止的,可能是在衝基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是以個人發生的暗中補貼儲戶的高息攬儲。因為,這些往往與個人利益掛鉤。

這就意味著,在如何對銀行進行考核過程中,也要提出更加科學、合理、規範的辦法與措施,防止銀行衝基數。因為,只要有衝基數的行為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高息攬儲這樣的現象。到時候,可能又要引發“存款大戰”、“利率大戰”這樣的爭論。毫無疑問,這也是利率市場化不應當發生的現象。

從總體上講,金融業改革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利率市場化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但是,問題也客觀存在。正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諸如高息攬儲等方面的行為,繼而也容易造成“存款大戰”、“利率大戰”等方面的爭論。這也進一步提醒有關方面,改革的力度要更大、利率市場化的步伐也要更快,相關的監管制度、監管手段也要跟得上。至於不同聲音,甚至批評質疑,能解釋的就解釋,不能解釋的就順其自然,只要不對改革和市場化產生影響就行。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tanhaojun1962)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