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加快新型金融業態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金融 經濟 新能源 環境保護 新華網 2017-06-09

新華網天津6月7日電(記者韋慧 李鯤) 京津冀三地金融業存在嚴重不均衡局面,阻滯了協同發展的步伐。在天津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上,專家指出,可通過新型金融業態創新,服務京津冀區域經濟。

“近年來,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在京津冀區域得到快速發展,”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6日在作為融洽會分論壇的“新型金融業態支持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研討會上表示,這些創新業態與銀行、證券等傳統金融業態形成了有效互補,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區域實體經濟。

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中長期資金的需求尤為明顯。此外,新能源、大數據、大環保等潛力巨大的綠色產業,也需要更貼近、更靈活、更便捷的融資工具。

民生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巍說,隨著京津冀的重新定位,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和轉移都為金融租賃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金融體系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創新金融業態,促進實體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春峰說,“創新金融業態,主要是建設一個安全、彈性、高效的現代金融體系,這樣的金融體系可以抵禦風險、自身不會製造巨大的麻煩,同時能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保持金融與經濟的均衡。”

第十一屆融洽會由天津市政府、全國工商聯、科技部、美國企業成長協會共同主辦,重點邀請實體行業企業、金融服務業態機構參會,通過新型融資服務方式,實現項目對接。(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