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老: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效果發揮比較一般

金融 投資 黃金 市場營銷 財經雜誌 2017-06-19

黃金老: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效果發揮比較一般

(蘇寧銀行董事長兼行長 黃金老)

“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這個領域,到目前為止,它的效果發揮得還比較一般。”6月18日,蘇寧銀行董事長兼行長黃金老在2017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

他指出,智能投顧就是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這個領域的應用,也有很多實踐,比如這方面美國做得更好一些,美國現在有很多創業型的智能投顧公司。它的主體都是分析看看,比如說某一支股票看它在歷史上哪些因素使得它的價格發生變動。

在中國國內,目前我們對投資顧問藉助科技應用,實際是電商的模式,就是比價,誰的價格最低,就放在最前面。

除此之外,現在市場也出現了很多,以智能投顧為名的專業投資顧問公司,從現在來看,主要還是做一種風險的判斷,把你自己的一些財務行為,在這個模型裡面跑一跑,然後看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是風險激進型還是風險規避型,最後推薦一些組合。應該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以下為蘇寧銀行董事長兼行長黃金老發言實錄:

黃金老:感謝論壇給我提供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金融科技和財富管理,這兩個關係確實是一個很新的題目。所以今天我想有兩個理解:一是介紹一下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行業應用的狀況,第二個我們一起探討一下為什麼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這個領域,到目前為止,它的效果發揮得還比較一般,這個可能需要大家思考。

金融科技這幾年發展得很快,它有幾塊:一是身份識別,這個應用在今天相當成熟了,特別在中國。今天各類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都廣泛應用了。第二塊是大數據風控,今天應用得也非常廣泛。今天越來越的個人貸款,都通過數據風控進行決策。現在已經把大數據風控,從個人貸款開始應用到小微、小小微企業的風控。接下來到發展到中等企業的風控。數據風控也應用比較成熟了。第三在精準營銷這個領域。這個領域因為本質上是一個搜索,搜索到最合適的客戶,給他推銷最精準的產品。精準營銷是互聯網的強項,因為互聯網最初是由搜索發展起來的,所以它非常擅長。所以今天各大網站,只要有一個理財類的產品,或者有一次點擊沒有購買,平臺就會打電話,問你為什麼沒有購買,這個搜索是非常完善的。在精準營銷這個領域,應該說也是相當好的。

第三個領域,就是我們今天談的智能投顧,智能投顧就是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這個領域的應用,也有很多實踐,比如這方面美國做得更好一些,美國現在有很多創業型的智能投顧公司。它的主體都是分析看看,比如說某一支股票看它在歷史上哪些因素使得它的價格發生變動。我再搜索今天各種數據,各種信息、各種事件,在未來會給它產生什麼變化,就變得簡單。在中國國內,目前我們對投資顧問藉助科技應用,一個應用最多的是比價,比如說我專門有很多網站來比較各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誰家最高。還有專門的網站來比較各個保險產品,比如車險、財產險,誰最優惠,還有比較貸款。所以這個模式,實際是電商的模式,就是比價,誰的價格最低,就放在最前面。我們金融把它拿過來,最後攜程、去哪兒,做的原理是一樣的,就是比誰的機票渠道最低,哪個住宿價格最低。這些網站也是一樣的,比較誰的價格最優惠,或者誰的價值最高。

除此之外,現在市場也出現了很多,以智能投顧為名的專業投資顧問公司,從現在來看,主要還是做一種風險的判斷,把你自己的一些財務行為,在這個模型裡面跑一跑,然後看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是風險激進型還是風險規避型,最後推薦一些組合。應該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這是第一個方面,智能投顧的發展是一個初期。第二,為什麼在財富管理領域裡應用比較慢一點,這值得探討,在我們國家還是很明顯,比如說我們數據風控做得不錯了,這個領域為什麼慢呢?我想首先與我們的客觀市場有關。智能投顧,幫助富裕的投資人進行投資決策。大家想我們富裕的投資人,需不需要你來給他做這個決策?大家知道,要回顧我們國家十多年以來的財富市場,它是比較簡單的。像我們曾經有過幾次投資股票的熱潮,也有幾個投資股票基金的熱潮,也經歷過投資外匯的熱潮,投資黃金的熱潮,也有投資理財產品,投資信託產品的熱潮。還有投資房地產的熱潮,一直持續到今天。我們這幾年基本處於不斷的變化,但是還是比較清晰的一種狀況。

我記得在2007年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中國銀行,在王行長手下工作的時候,我也參與了這項工作,那時候就研究了全球27個國家,三種投資品,一種是房地產不動產,一種是定期存款,還有一種是股票。在這27個國家,40年來的收益率情況,結果發現在成熟市場,投資股票從長期看是最合理的投資。對新興市場國家,最合理的投資是不動產,對所有的國家,投資定期存款都是收益回報比較低的一種投資。中國也完全符合這個規律,所以這些年來看,可能投資房地產還是最合適的投資,投資股票因為波動性太大,而且沒有一個併購行為的發生。

所以這樣一來,大家在這些年的投資顧問,它的作用基本上,無論是券商的,還是商業銀行,這個投資顧問的作用始終沒有發揮出來,大家是以銷售理財產品為主的一種模式,而不需要或者沒有多的分析市場。這是從整體上,可能宏觀上有存在這樣一個問題。

第二,在我們的各種投資品中,如果股票市場很發達,那麼自然對投資顧問的需求就非常的火熱。所以我們也看到,股市如果比較好的時候,各種小報都會充斥各種理財的講座,如果一旦股市冷下來,講座就少了,消失了。投資股票市場是投資的一個核心領域,我們這個股票市場從這些年來看,它好的時候比較少,多數時候是比較弱的,所以它又制約了投資顧問市場的發展。你說從個人來講,投資房地產市場,最核心的不是選擇房地產,而是怎麼從銀行借到錢,只要能借到錢,就可以投資。

所以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覺得我們今天可投資的產品比較少的情況下,制約了作用的發揮,這是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因為畢竟互聯網金融,它首要是小眾市場,五千塊錢以內的投資人,我給你提供支付、提供,像餘額寶這樣的發展起來了。但是更多需要投資顧問。所以互聯網是非常非常小的普惠,但是投資顧問,還是稍稍高一點,我想這兩點是制約了智能投顧的應用。

當然我想,因為中小投資者,它同樣需要投資顧問,所以今天我們相信,接下來在信息服務類的投資顧問還是需要的,比如說如果對每個個體投資人來講,我們知道消費升級概念,是今年好的股票概念,我想投,但哪些與消費升級概念有關?就需要智能投顧平臺和網站提供支持。這塊諮詢類的,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發展。這是我的兩點理解,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