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金融Fintech螞蟻金服techFin,它們正握手言和

金融 螞蟻金服 百度金融 人工智能 慢幾步深幾度 2017-03-29

百度金融Fintech螞蟻金服techFin,它們正握手言和

一直被傳即將上市的螞蟻金服終於又有了新的大動作。螞蟻金服高層宣佈,未來“螞蟻金服未來會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外部很多聲音解讀稱,螞蟻金服放棄社交,專注金融和技術。這裡面或許有百度金融等其他品牌的影響,《財經》雜誌甚至用了這樣一個標題來表達這種改變——《對社交不再執念,螞蟻金服宣佈未來只做技術》。

這種解讀當然有些偏頗,但某種程度上也在表明著螞蟻金服的改變。尤其是在生活圈風波之後,這種改變來的尤為徹底。

螞蟻金服所謂的“techFin”到底是什麼?

在說螞蟻金服的改變之前,必須提到“techFin”這個詞。早在今年1月生活圈風波之後,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就曾在公開場合談到,螞蟻金服是一家techFin而非Fintech公司。3月21日再度強化techFin甚至說出了要“轉型techFin”的話術,這很能說明螞蟻金服這次的決定。

大家都聽過金融科技(Fintech)這個詞。螞蟻金服卻把這個詞拆散了造了個新詞“techFin”,要理解“techFin”的核心意思,要看螞蟻金服在這場活動中談的三個問題:

1、確定未來只做技術平臺,把金融業務向金融機構開放;

2、開放自運營平臺“財富號”,用技術支撐基金公司;

3、運用智能、大數據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

核心來看,螞蟻金服這次的要表達的主題就是,“專注技術、開放生態”這八個大字。這也是確定了螞蟻金服的未來專注的部分和捨去的部分。

所謂專注的部分,主要是專注於技術和發展平臺,螞蟻金服作為擁有數億用戶的平臺,雖然過去平臺自身開發過一系列的金融產品,不斷嘗試金融創新,但這種嘗試某些時候也觸及到了一些政策的底線。再加上和微信支付競爭中的一些短期效應的嘗試,支付寶以及螞蟻金服大品牌本身在過去這段時間反倒出現了一些與之不相稱的雜音。

在經過生活圈事件之後,我們看到螞蟻金服高層不斷進行反思,近一段時間來,有關螞蟻金服不斷審視自我的聲音也越來越強,而螞蟻金服提出的這三點問題恰恰是審視自我之後的結果。

螞蟻金服向基金行業開放自運營平臺“財富號”首批接入的試點機構包括博時、興全、天弘、南方、建信等基金公司,後續將向所有基金公司開放,未來還將陸續向銀行、保險、證券行業全面開放。這一選擇無疑是正確的,它代表了更經濟的選擇。

正如一位媒體人所說的,螞蟻金服宣佈未來只做技術其實反映了一個問題——它正從粗放的平臺流量經營過渡到精細化的大數據運營。這也是它遭受持續監管、社交扭曲化之後的開放行動、品牌重塑行動。

撥的是哪個“亂”,反的是哪個“正?”

對於支付寶而言,生活圈事件無疑是歷史的轉折點,而此後不斷強化的techFin概念則是轉折點後的撥亂反正。螞蟻金服撥的是社交的“亂”,反的是技術和金融的“正”,確定“不做社交”,不再刻意發力社交,而是回到專注金融技術的正軌上來。

這種抉擇非常好理解,互聯網公司做金融最強的優勢就在於算法、技術和數據,互聯網公司應該專注自己的優勢領域。以己之短逆流而上必然會面臨一系列的動作變形,尤其是這種動作是在緊盯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而發揮自身的長處,恰恰最能凸顯優勢。

雖說百度金融、京東金融和螞蟻金服的發展處於不同階段,但你會發現它們有時候會更為穩妥地處理新業務。從去年開始,百度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就在不斷強化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在和傳統金融機構的交往以及政策監管的問題上,這兩家也少了很多試探底線,更多在做自己本分之內的事情。

比如說把固有的流量展開最大價值的挖掘;比如說用技術手段不斷和傳統金融機構展開更多勾兌。在2016百度世界大會·金融科技分論壇上,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首次對外透露了百度金融“成為一家真正意義的金融科技公司”的願景,並且希望通過開放合作兩種方式,輸出金融科技。當時他還談到了百度金融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雲、智能獲客為代表的六個發展方向。

後來,百度金融也的確是圍繞著這一系列最初的佈局不斷開展業務。在去年百度金融設立百金交的時候,就是為了連接消費金融、銀行、保險等板塊,而百信銀行今年年初籌備直銷銀行,很大原因金融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優勢互補。

這個模式後來也被稱作是百信模式。不久後京東也流露出有意與國內傳統銀行合作,申設獨立法人資格的直銷銀行的消息。這被業內稱為,“複製百信模式”。複製這一模式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傳統銀行有信貸業務的經驗優勢,也有技術方面的需求,互聯網公司有客戶引流方面的平臺優勢以及技術層面的優越感,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時恰恰是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所以在經過過去幾年的狂飆突進以後,今天螞蟻金服提出的“金融業務向金融機構開放”和“複製百信模式”所思考的問題非常類似,也是如今行業的主流認同。

這種行業認同也體現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螞蟻聚寶總經理祖國明提到,現在80後尤其是90後用戶的理財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分層化。未來的理財市場,一定是金融機構運用智能、大數據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從而幫助其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個性化、定製化理財”的觀點也和去年百度金融提出的“百度大腦”提供專業“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財富管理服務很相似。

某種意義上來看,互聯網行業的巨頭們在分羹金融的思路上正在達成統一意見。這次撥亂反正恰恰也體現了螞蟻金服內部較強的自我修正能力。對於互聯網公司而言,這種修正能力依然可貴。

互聯網公司做金融還是要專注技術和生態

從這次螞蟻金服的撥亂反正的選擇上,我們可以看見互聯網公司做金融的長處和短板。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做金融依然要專注於技術和生態。這背後其實有三個非常關鍵啟示:

1、互聯網公司做金融強在技術,就應該發揮技術優勢

像百度、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技術恰恰是最強的優勢,而技術也是最容易深入業務改變傳統和現狀的手段。因此,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點不單單是在業務層面,在風控數據技術、經驗方面的合作與互補也至關重要。

尤其是在數據層面上,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經驗非常豐富,但是在技術應用、創新方面卻不如互聯網行業,在大數據的應用以及數據維度的衍生能力上依然很難深入。目前無論是阿里還是百度,其擁有的大數據風控體系,不僅在數據量上十分龐大,在數據維度上也非常豐富。在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現狀,全面、動態、精準的數據模型似乎能為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系統注入一絲新鮮血液。也能讓兩者之間產生更多結合。

2、金融監管的風險難料,和傳統機構合作往往更穩妥

金融創新會對現行金融秩序造成衝擊,打破原有的金融格局平衡,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會讓監管當局無所適從,從而削弱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在目前互聯網金融監管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很多業務互聯網公司無法隨意涉足,即使是突破底線也會在未來遭遇風險。

與其冒牌照風險或是政策風險去做一些業務,不如構建生態,聯合傳統金融機構一起來做,這在在政策和監管上往往是最安全的做法。也能夠不斷和傳統金融機構一起產生業務創新,從而在業務層面上推動政策和監管的逐步開放。

3、技術創新和生態結合時,同樣可以推動行業變革

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一定是潛移默化的,其發展初期創新前置於監管,但會促進政策、監管不斷更新,使得大眾投資理念和消費習慣不斷改變,互聯網金融是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需要一定的時間緩衝,但通過技術推動行業變革,構成商業生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存在逐漸變成合理,合理最終成為合法”的過程,變革也恰恰是在這種過程之中完成的。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