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2018年,對於汽車市場而言,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但對於平行進口車而言,也是刀尖舔血的一年。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由於種種原因,部分車型的進口關稅在不停提高,導致了平行進口商的成本一漲再漲,而部分主機廠卻分外"大方"得把官方指導價強制平倉,這使得很多平行進口車意向者轉入了4S店的懷抱。甚至在特殊時期內,部分車型大貿車型的終端價格低於平行進口車型,以至於平行進口車供應商欲哭無淚,很多平行進口車展廳不復存在。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很多人認為,平行進口車的成本一定比大貿(官方進口)車型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平行進口車的車型大多是國內沒有官方銷售的車型或配置,所以這類車型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也有著屬於自己"忠實客群"。然而,現在背叛了平行進口車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忠實客群"。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這些"忠實客群"認為,平行進口車的價格只是偶爾上漲或是趁火打劫,所以抬高了產品價格,但是他們真的不瞭解平行進口車的定價方式。平行進口車的價格決定於成本以及其他各個因素,所以這種定價方式更多的是所謂的"行情價",這種定價波動頻率非常高,時高時低且影響元素多變。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最近,一個新的言論給了平行進口車一個致命打擊,無法環保公示的車輛無法上牌。環保公示問題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產品耐久性的3C測試。這種耐久測試需要提供部分車輛進行15萬公里以上的車輛測試,里程完成後測試尾氣,待尾氣環保正常後方可通過。這對於廠家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對於勢單力薄的平行進口車貿易商而言,單一車型多達百萬乃至千萬的測試費用,真的吃不消。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現在很多平行進口商不得不進行這種測試,那麼成本勢必會大幅度提高,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平行進口車成本不會下調,只會越來越高。不僅如此,目前為了售賣平行進口車,部分車商聯合3C認證機構共同把一些量大的車型進行了產品測試,而測試的標準大多數為國五標準,也就意味著歷時大半年的測試,只為了賣半年的車。因為,2020年國內將執行全新的國六標準,屆時還會進行全新的耐久性測試,想到這些可以看到平行進口行業的無可奈何。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但是對於平行進口行業而言,現在的結果更像是它們自作自受。耐久度測試標準並不是今年才有的規定,早在開放平行進口車時,就已經有了這項標準,那時的市場由於剛剛打開,還並不規範,所以執行度差情有可原。去年,3C認證標準更加嚴苛,並且對於相關企業也下達了最後通牒,即使這樣,平行進口車商也抱著僥倖心理,一而再再而三得一拖再拖,希望政策放寬或者有空子可鑽,可事實也給了他們當頭一棒,致使平行進口車到了現在這不瘟不火的境地。

平行進口行業困局,漲價沒量降價虧錢,消費者何時入手最划算?

對於消費者而言,現在是購買平行進口車的時機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手續齊全的平行進口車價格上漲會使買家心存怨言,但從目前的情況而言,沒有公示的車型卻在降價銷售,也不失是一種合適的選擇。目前地方交通部門對於公示問題表示理解,所以絕大多數地區都可以勉強上牌。未來,平行進口車的價格隨著成本上漲而不斷上漲,什麼時候價格會低呢?也只有等平行進口車銷量回暖,經銷商願意囤貨開始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