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精神病 抑鬱症 睡眠 癲癇 藥品 遺傳 文章 老K說心理 2019-08-04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輕躁時可能會心情異常興奮,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計劃要實施,自己能力很強,也會覺得別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覺得自己很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情!並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會減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時間(3-4個小時甚至更少)。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輕躁時可能會心情異常興奮,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計劃要實施,自己能力很強,也會覺得別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覺得自己很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情!並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會減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時間(3-4個小時甚至更少)。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而躁狂一段時間後,等待而來的就是下一次抑鬱。

躁時越狂,鬱時越低落。

如何分辨雙相和抑鬱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精神疾病,極易與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相混淆。比如,很多患者以抑鬱起病,其症狀和抑鬱症幾乎沒有區別,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其躁狂的表徵,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據歐美國家資料顯示,雙相患者平均發病8年才能得到確診。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輕躁時可能會心情異常興奮,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計劃要實施,自己能力很強,也會覺得別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覺得自己很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情!並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會減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時間(3-4個小時甚至更少)。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而躁狂一段時間後,等待而來的就是下一次抑鬱。

躁時越狂,鬱時越低落。

如何分辨雙相和抑鬱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精神疾病,極易與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相混淆。比如,很多患者以抑鬱起病,其症狀和抑鬱症幾乎沒有區別,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其躁狂的表徵,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據歐美國家資料顯示,雙相患者平均發病8年才能得到確診。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臨床上,很多人(包括醫生)都苦惱雙相的診斷,因為在躁狂發作期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有問題,只有等到抑鬱時才會主動求助,這個時候醫生也疏於瞭解容易診斷成抑鬱症。

由於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不能單獨藉助於實驗室檢測,主要依賴於對病人的觀察,如果發現周圍人有情緒反覆無常的表現,可從以下4個方面初步判斷他是否有雙相障礙的可能:

1、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抑鬱發作時,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提不起興趣,全身乏力,消極自卑,腦子反應遲鈍等;躁狂發作時,反應敏捷,言語增多,滔滔不絕,自我感覺良好,愛管閒事,行為魯莽衝動等。

2、抑鬱表現持續時間兩週以上,躁狂表現持續一週以上,並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

3、職業、社會功能明顯受影響,病人感到痛苦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比如,難以維持學業,無法繼續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軀體疾病及用藥、毒品等引發的情緒反常。

患者必須達到躁狂或者輕躁狂的發作症狀,大約有三到四條。比如說心境高漲,精力充沛,活動增多,社交活動也增多。然後說話多,睡眠需求減少,自我評價高。再就是持續時間,至少是4天。

拒絕“泛雙相”化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輕躁時可能會心情異常興奮,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計劃要實施,自己能力很強,也會覺得別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覺得自己很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情!並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會減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時間(3-4個小時甚至更少)。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而躁狂一段時間後,等待而來的就是下一次抑鬱。

躁時越狂,鬱時越低落。

如何分辨雙相和抑鬱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精神疾病,極易與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相混淆。比如,很多患者以抑鬱起病,其症狀和抑鬱症幾乎沒有區別,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其躁狂的表徵,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據歐美國家資料顯示,雙相患者平均發病8年才能得到確診。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臨床上,很多人(包括醫生)都苦惱雙相的診斷,因為在躁狂發作期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有問題,只有等到抑鬱時才會主動求助,這個時候醫生也疏於瞭解容易診斷成抑鬱症。

由於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不能單獨藉助於實驗室檢測,主要依賴於對病人的觀察,如果發現周圍人有情緒反覆無常的表現,可從以下4個方面初步判斷他是否有雙相障礙的可能:

1、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抑鬱發作時,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提不起興趣,全身乏力,消極自卑,腦子反應遲鈍等;躁狂發作時,反應敏捷,言語增多,滔滔不絕,自我感覺良好,愛管閒事,行為魯莽衝動等。

2、抑鬱表現持續時間兩週以上,躁狂表現持續一週以上,並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

3、職業、社會功能明顯受影響,病人感到痛苦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比如,難以維持學業,無法繼續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軀體疾病及用藥、毒品等引發的情緒反常。

患者必須達到躁狂或者輕躁狂的發作症狀,大約有三到四條。比如說心境高漲,精力充沛,活動增多,社交活動也增多。然後說話多,睡眠需求減少,自我評價高。再就是持續時間,至少是4天。

拒絕“泛雙相”化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之前我在一個論壇看到一個抑鬱症患者分享自己的康復經歷時,其他壇友看到那個康復經驗中提到希望完成宏偉經歷時大部分網友開始懷疑是否出現輕躁。

還有一些鬱友好轉之後複診,醫生了解到出現一些情緒高昂等現象時,會懷疑是否輕躁。

不能只要患者出現易激惹、打人毀物等行為,就判定那是“躁狂”,進而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對此,國內著名的精神科專家、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的顏文偉教授曾做過精闢分析:躁狂的主要症狀是“高興愉快”、“欣喜若狂”,這種情緒能感染他人,而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樣讓別人覺得愚蠢幼稚。

一旦診斷錯誤,很容易造成患者內心的恐慌甚至治療誤區。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的《抑鬱症》一書提到,抑鬱症指單相抑鬱障礙,患者在抑鬱狀態和正常狀態中反覆。而躁鬱症則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在抑鬱狀態、正常狀態和(輕)躁狂狀態之間周旋。患者時而情緒低落,時而狂躁,像在坐過山車。同時,二者相似的抑鬱狀態也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因此躁鬱症患者往往需要5到10年才能確診。

所以雙相的診斷需要嚴謹客觀的觀察以及對精神疾病診斷的豐富經驗,絕不是出現一些諸如憤怒或者歇斯底里等症狀就認為是轉相了(很多患者長期抑鬱的壓抑下,出現這些非正常狀態也是正常的)。

絕不能讓診斷出現機械化,精神病診斷本身就有其侷限性,之前我也在文章中介紹過很多診斷也不一定科學研究發現,你的抑鬱症等精神科診斷可能不科學

對於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的誤解: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輕躁時可能會心情異常興奮,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計劃要實施,自己能力很強,也會覺得別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覺得自己很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情!並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會減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時間(3-4個小時甚至更少)。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而躁狂一段時間後,等待而來的就是下一次抑鬱。

躁時越狂,鬱時越低落。

如何分辨雙相和抑鬱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精神疾病,極易與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相混淆。比如,很多患者以抑鬱起病,其症狀和抑鬱症幾乎沒有區別,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其躁狂的表徵,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據歐美國家資料顯示,雙相患者平均發病8年才能得到確診。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臨床上,很多人(包括醫生)都苦惱雙相的診斷,因為在躁狂發作期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有問題,只有等到抑鬱時才會主動求助,這個時候醫生也疏於瞭解容易診斷成抑鬱症。

由於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不能單獨藉助於實驗室檢測,主要依賴於對病人的觀察,如果發現周圍人有情緒反覆無常的表現,可從以下4個方面初步判斷他是否有雙相障礙的可能:

1、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抑鬱發作時,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提不起興趣,全身乏力,消極自卑,腦子反應遲鈍等;躁狂發作時,反應敏捷,言語增多,滔滔不絕,自我感覺良好,愛管閒事,行為魯莽衝動等。

2、抑鬱表現持續時間兩週以上,躁狂表現持續一週以上,並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

3、職業、社會功能明顯受影響,病人感到痛苦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比如,難以維持學業,無法繼續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軀體疾病及用藥、毒品等引發的情緒反常。

患者必須達到躁狂或者輕躁狂的發作症狀,大約有三到四條。比如說心境高漲,精力充沛,活動增多,社交活動也增多。然後說話多,睡眠需求減少,自我評價高。再就是持續時間,至少是4天。

拒絕“泛雙相”化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之前我在一個論壇看到一個抑鬱症患者分享自己的康復經歷時,其他壇友看到那個康復經驗中提到希望完成宏偉經歷時大部分網友開始懷疑是否出現輕躁。

還有一些鬱友好轉之後複診,醫生了解到出現一些情緒高昂等現象時,會懷疑是否輕躁。

不能只要患者出現易激惹、打人毀物等行為,就判定那是“躁狂”,進而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對此,國內著名的精神科專家、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的顏文偉教授曾做過精闢分析:躁狂的主要症狀是“高興愉快”、“欣喜若狂”,這種情緒能感染他人,而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樣讓別人覺得愚蠢幼稚。

一旦診斷錯誤,很容易造成患者內心的恐慌甚至治療誤區。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的《抑鬱症》一書提到,抑鬱症指單相抑鬱障礙,患者在抑鬱狀態和正常狀態中反覆。而躁鬱症則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在抑鬱狀態、正常狀態和(輕)躁狂狀態之間周旋。患者時而情緒低落,時而狂躁,像在坐過山車。同時,二者相似的抑鬱狀態也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因此躁鬱症患者往往需要5到10年才能確診。

所以雙相的診斷需要嚴謹客觀的觀察以及對精神疾病診斷的豐富經驗,絕不是出現一些諸如憤怒或者歇斯底里等症狀就認為是轉相了(很多患者長期抑鬱的壓抑下,出現這些非正常狀態也是正常的)。

絕不能讓診斷出現機械化,精神病診斷本身就有其侷限性,之前我也在文章中介紹過很多診斷也不一定科學研究發現,你的抑鬱症等精神科診斷可能不科學

對於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的誤解: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由於現在對於精神科普的匱乏,大家談及雙相就特別恐懼,這裡列舉一些關於雙相障礙的一些誤解。

誤解一:得了躁鬱症就永遠不會好了,也不能變回正常人了!

澄清:許多的躁鬱症患者往往事業很有成就,有著幸福的家庭和滿意的人際關係。但是患有躁鬱症使得生活充滿挑戰,但是如果經過且當的治療,健康的應對技巧,穩固的支持系統就能夠有效的管理症狀從而更好的生活。

誤解二:患有躁鬱症的病人經常會在躁狂和抑鬱之間轉換!

澄清:有一些躁鬱症的病人會在躁狂和抑鬱兩級波動,但絕大多數的人抑鬱的時間遠遠多於躁狂,並且躁狂有時候比較輕微並不會被識別出來,往往被誤認為是抑鬱好了的表現。而且躁鬱症的病人也可以經歷比較長時間的沒有症狀的時期。

誤解三:躁鬱症隻影響心情!

澄清:躁鬱症也會影響你的精力、判斷、記憶、注意力、胃口、睡眠、性能力、自尊。並且躁鬱症還和其他疾病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焦慮症、物質依賴、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偏頭痛。

誤解四:除了吃藥,沒有其他辦法來控制躁鬱症!

澄清:藥物治療出於控制躁鬱症的基礎,自助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規律的鍛鍊、充足的睡眠、情緒監控、減少應激以及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的途徑控制躁鬱症的症狀。

“偶遇”雙相該怎麼辦?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後多少都對抑鬱症有所瞭解。

但是好像聽說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藥解決了大部分抑鬱後,突然跑去醫院複查發現被醫生改診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在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與抑鬱症同屬心境障礙。這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復雜的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與自殺率都更高,有著抑鬱和躁狂兩個面向。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抑鬱相與躁狂相單獨或同時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過度悲傷和對生活失去興趣,有一段或多段時間出現情緒高漲和精力極度旺盛並常伴隨易激惹,兩者之間可有相對正常的無病期。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症狀。

治療主要採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和一些抗驚厥藥物(常用於治療癲癇發作的藥物),有時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雙相障礙的命名源於該病兼有兩種情感的極端狀態或者是兩極—抑鬱狀態和躁狂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雙相障礙的平均發病率為2%-3%,部分國家或地區可高達5%-7%。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綜觀國內外調查數據,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發病年齡高峰集中在15-19歲。在中國,雙相障礙患者佔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的1%-1.5%。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大多數雙相障礙可歸類為

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鬱發作,至少一次較不嚴重的躁狂(輕躁狂)發作,但沒有重躁狂發作。

不過,有的患者雖出現類似於雙相障礙的發作,但既不符合雙相 I 型也不符合雙相 II 型的標準。這種發作可歸類為待分類的雙相障礙或環性心境障礙 ( 環性心境障礙)。

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的關係

一般抑鬱症往往不會出現一些諸如狂躁表現,抑鬱症更多是持續的情緒低落,而雙相障礙患者會遊走在情緒兩級(抑鬱-輕躁)。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輕躁時可能會心情異常興奮,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計劃要實施,自己能力很強,也會覺得別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覺得自己很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幫助別人做很多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情!並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會減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時間(3-4個小時甚至更少)。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而躁狂一段時間後,等待而來的就是下一次抑鬱。

躁時越狂,鬱時越低落。

如何分辨雙相和抑鬱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精神疾病,極易與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相混淆。比如,很多患者以抑鬱起病,其症狀和抑鬱症幾乎沒有區別,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其躁狂的表徵,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據歐美國家資料顯示,雙相患者平均發病8年才能得到確診。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臨床上,很多人(包括醫生)都苦惱雙相的診斷,因為在躁狂發作期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有問題,只有等到抑鬱時才會主動求助,這個時候醫生也疏於瞭解容易診斷成抑鬱症。

由於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不能單獨藉助於實驗室檢測,主要依賴於對病人的觀察,如果發現周圍人有情緒反覆無常的表現,可從以下4個方面初步判斷他是否有雙相障礙的可能:

1、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抑鬱發作時,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提不起興趣,全身乏力,消極自卑,腦子反應遲鈍等;躁狂發作時,反應敏捷,言語增多,滔滔不絕,自我感覺良好,愛管閒事,行為魯莽衝動等。

2、抑鬱表現持續時間兩週以上,躁狂表現持續一週以上,並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

3、職業、社會功能明顯受影響,病人感到痛苦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比如,難以維持學業,無法繼續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軀體疾病及用藥、毒品等引發的情緒反常。

患者必須達到躁狂或者輕躁狂的發作症狀,大約有三到四條。比如說心境高漲,精力充沛,活動增多,社交活動也增多。然後說話多,睡眠需求減少,自我評價高。再就是持續時間,至少是4天。

拒絕“泛雙相”化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之前我在一個論壇看到一個抑鬱症患者分享自己的康復經歷時,其他壇友看到那個康復經驗中提到希望完成宏偉經歷時大部分網友開始懷疑是否出現輕躁。

還有一些鬱友好轉之後複診,醫生了解到出現一些情緒高昂等現象時,會懷疑是否輕躁。

不能只要患者出現易激惹、打人毀物等行為,就判定那是“躁狂”,進而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對此,國內著名的精神科專家、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的顏文偉教授曾做過精闢分析:躁狂的主要症狀是“高興愉快”、“欣喜若狂”,這種情緒能感染他人,而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樣讓別人覺得愚蠢幼稚。

一旦診斷錯誤,很容易造成患者內心的恐慌甚至治療誤區。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的《抑鬱症》一書提到,抑鬱症指單相抑鬱障礙,患者在抑鬱狀態和正常狀態中反覆。而躁鬱症則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在抑鬱狀態、正常狀態和(輕)躁狂狀態之間周旋。患者時而情緒低落,時而狂躁,像在坐過山車。同時,二者相似的抑鬱狀態也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因此躁鬱症患者往往需要5到10年才能確診。

所以雙相的診斷需要嚴謹客觀的觀察以及對精神疾病診斷的豐富經驗,絕不是出現一些諸如憤怒或者歇斯底里等症狀就認為是轉相了(很多患者長期抑鬱的壓抑下,出現這些非正常狀態也是正常的)。

絕不能讓診斷出現機械化,精神病診斷本身就有其侷限性,之前我也在文章中介紹過很多診斷也不一定科學研究發現,你的抑鬱症等精神科診斷可能不科學

對於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的誤解: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由於現在對於精神科普的匱乏,大家談及雙相就特別恐懼,這裡列舉一些關於雙相障礙的一些誤解。

誤解一:得了躁鬱症就永遠不會好了,也不能變回正常人了!

澄清:許多的躁鬱症患者往往事業很有成就,有著幸福的家庭和滿意的人際關係。但是患有躁鬱症使得生活充滿挑戰,但是如果經過且當的治療,健康的應對技巧,穩固的支持系統就能夠有效的管理症狀從而更好的生活。

誤解二:患有躁鬱症的病人經常會在躁狂和抑鬱之間轉換!

澄清:有一些躁鬱症的病人會在躁狂和抑鬱兩級波動,但絕大多數的人抑鬱的時間遠遠多於躁狂,並且躁狂有時候比較輕微並不會被識別出來,往往被誤認為是抑鬱好了的表現。而且躁鬱症的病人也可以經歷比較長時間的沒有症狀的時期。

誤解三:躁鬱症隻影響心情!

澄清:躁鬱症也會影響你的精力、判斷、記憶、注意力、胃口、睡眠、性能力、自尊。並且躁鬱症還和其他疾病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焦慮症、物質依賴、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偏頭痛。

誤解四:除了吃藥,沒有其他辦法來控制躁鬱症!

澄清:藥物治療出於控制躁鬱症的基礎,自助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規律的鍛鍊、充足的睡眠、情緒監控、減少應激以及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的途徑控制躁鬱症的症狀。

“偶遇”雙相該怎麼辦?

“輕躁一時爽,鬱時火葬場”—帶你瞭解讓人哭笑不得的雙相障礙

1、謹遵醫囑與家人鼓勵

雙相的治療之路還是比較複雜的,遇到問題之後我們還是應該選擇相信醫生。

在解決雙相的時候,不論是穩定劑還是抗抑鬱藥物,甚至助眠藥物都會有些副作用,良好的吃藥習慣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這裡不僅需要個人的意志,還有家人的關心甚至是監督。

2、自身對於治療的信心與決心

我們知道,所有的心理障礙與精神問題都需要強大的信念。大量研究顯示,那些始終相信自己可以走出來的人會比那些早就絕望的人康復概率高很多。

3、心理治療與運動

精神疾病的治療本身應該是精神疾病執業醫師和心理醫師共同完成,病人自身對於治療疾病的信念和決心很多時侯要通過良好的心理指導來建立。

心理治療會幫助縮短病程,為精神疾病患者包括躁鬱症患者帶來積極作用,能夠很好地幫助患者處理各種治療中出現的心理狀況。運動、音樂、寫作等個人愛好也被證明有利於躁鬱症患者恢復心靈創傷和疾病。

4、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躁鬱症患者和家庭、身邊的環境從來都是一體的,躁狂和輕躁狂發作的躁鬱症患者會給家庭帶來一定的負擔,他們一般難以控制購物慾望,也會有傷人和自殘傾向,這些症狀都可能給身邊人帶來麻煩。

家人和身邊密切接觸的人同樣也要和病人共同學習疾病的相關知識,家庭能夠起到的作用,如何使用話術,各種緊急情況的處理都是需要學習的。

這種學習不但可以給病人的恢復帶來莫大的幫助,同樣也會很大程度減輕家人照料病人的負擔。可以鬩讀相關的書籍,和病人共同參加心理治療,甚至可以尋求心理醫生進行家庭治療。

躁鬱症病人治療的最重要的主軸就是你必須“自我承認”和“自我面對”,從這個角度來說,躁鬱症要不藥而癒並不難。但是,也可以說非常難,最難的那一關就是你必須“自我承認”且“自我面對”。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所謂“自我承認”,第一,躁鬱症的病人的個性、人格、心態常常是很幼稚的。以精神醫學來講,這叫做情感性精神病。他是一個情感很豐富的人,他感受一來、憂鬱一來,他就會往下掉;躁症一來他會亂說話,會脾氣變得很壞,會搞破壞。然後,整個心態變得不平衡,甚至變得脾氣很大,通常這樣的人的人格是幼稚不成熟的。可是,幼稚不成熟有救,但當你幼稚不成熟,你卻不承認、不面對,你要裝成熟是沒有用的。所以一個不自我面對、不自我覺察的人裡面其實就是幼稚不成熟。可是,你要假裝給別人看你很成熟、很懂事。所以當你不願意自我面對、自我覺察,這個病是不會好的。


⭐️如果你有心理困惑可以參考我的康復經驗:

專業測試: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專業心理測評量表)

治癒強迫、焦慮、抑鬱等神經症的5個關鍵因素

如何走出抑鬱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導)

學習接納抑鬱,發現抑鬱帶來的積極影響

如何在抑鬱期間應對工作高壓力

心理學講解除痛苦要“接納自己”,那麼到底什麼是接納自我?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救指南(細節指導,建議收藏)

焦慮症康復後,我發現這些真相

在北京我經歷了一年焦慮症後,自己總結了這些康復要點!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