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是企業核心利潤源

經濟 財經 骨灰級中國質量人 2017-06-26

企業知識是企業核心利潤源

企業知識是企業核心利潤源

在中國開展知識管理的首要問題就是找到傳播知識管理先進思想方法的切入點,讓大家瞭解和認識到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這裡,我們將通過解析企業的核心利潤源來認識知識管理。

1辦企業是為了什麼?

站在不同的角度或位置來看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從企業的社會性來看,企業是開展合法經濟活動的實體組織。所以對企業投資者來講,企業是賺錢的工具,他們辦企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他們時刻關心的是:辦企業做什麼能賺錢?怎麼做才能賺到錢?怎麼做才能長期賺錢?他們是為著企業要有利潤源來思考企業及企業管理的。對企業中的骨幹管理者來講,企業是他們實現個人價值、取得個人利益的舞臺,一方面他們在為企業投資者著想,為企業爭取利潤,這時他們會想方設法把老闆(投資者)的經營思想、經營目標分解為項目、事務和業務,並調集資源、協調關係去推動完成;另一方面,他們又在為自己及自己所屬的部門謀取利益,不僅在經濟上爭取利益,還在個人的能力、前途培養上爭取自己的利益。對企業中的基層管理者來講,他們沒有骨幹員工那麼大的抱負,他們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取得個人現實收益、鍛鍊自己能力的場所,他們在領導給定的資源的條件下,一方面努力地達到領導提出的目標而想方沒法,這是在為企業爭取利潤;另一方面他們也要為自己經濟利益著想。從上述企業的三個管理層面,我們可以看到,管理都圍繞著爭取企業利潤或個人的利益而展開。實際上,三層管理者都在不同的層面建立和強化利潤源

每一個企業一般都會有多個利潤源(利潤源就是產生利潤的因素,它們可能是材料、工具,也可能是方法、技能、理念等等),而各個利潤源所產生的利潤額是不同的。於是建立和強化利潤源、創造條件使利潤源最大化產生利潤,這是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企業老闆工作的核心目標。既然利潤源成了企業管理者關心的對象,那我們就有必要搞清楚利潤源在企業的特點和產生利潤源背後的基礎或核心。

2、企業利潤源模型

一個企業能產生利潤有三個來源環節:一是從客戶來;二是從供應商來;三是從企業內部員工來。

三個環節的鏈條是從供應產品到銷售產品,利潤體現在供應到銷售的產品增值。但每個環節的背後才是產生利潤的來源。

客戶環節背後的利潤源:在客戶那裡能取得利潤是因為我們能給客戶提供功能新、質量好的產品。功能新意味著產品有知識含量,特別是新知識含量。舉例來說,九五年生產VCD,那時一臺VCD能賣到1800元,而每臺VCD的利潤幾乎可以達到900元。這是為什麼?因為當時只有那麼幾家VCD廠商掌握了VCD這種新技術知識,他們賣給客戶的是這種新知識。現在一臺VCD只賣到250元,且廠商的利潤只有十幾元,那是因為VCD的知識已經被眾多廠家所掌握了,知識已經不新了,沒有新知識含量。只有產品的創新,才能有高的利潤,這實際是要在產品中加入新的知識含量。所以,在客戶環節背後產生利潤的利潤源是產品的質量和知識含量。

供應商環節背後的利潤源:顯然,在供應商那裡能取得利潤是因為我們能取得價廉物美的材料。而價廉物美材料的取得是靠企業的採購部門員工有選擇供應商的好辦法和與供應商談判的商務經驗,這些辦法和經驗才是供應商環節背後產生利潤的來源

員工環節背後的利潤源:從供應商到員工、再到客戶,是產品從進料到加工、再成品的價值和利潤實現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是靠員工來完成的。顯然,員工完成工作的效能是價值和利潤實現的保證,能把工作做好的技能保證了產品的價值,能把工作做快的效率水平才保證了產品的利潤。所以說,員工的效能才是員工環節背後產生利潤的來源。

但對於決定這三個企業利潤源的背後又是什麼?這才是企業管理者真正最終應該關心的問題。

企業知識是企業核心利潤源

3、利潤源的背後是核心利潤源

把企業三個利潤環節背後的利潤源進行以下分解:

客戶環節:知識含量=原有知識量+創新知識量

產品質量取決於:技術質量+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服務設施+服務方法

供應商環節:取決於:供應商選擇方法+商務談判經驗

員工環節:員工效能取決於:決策方法+實施方法+實施技能

顯然,原有知識、創新知識都是知識;技術質量取決於技術知識;服務方法代表了企業對待客戶的一種認識,它也是知識;供應商選擇方法、商務談判經驗,這些也是知識;決策方法、實施方法、實施技能,這些還是知識。它們都是企業知識的不同表現。這一切說明:所有利潤源背後支持的基本要素是企業知識。所以說,企業知識是企業的真正核心利潤源。

所以說辦企業的使命在追求利潤,則企業管理就是要建立和強化企業的利潤源。而核心利潤源是企業知識,這些知識掌握在企業員工手中,那麼我們管理的核心問題轉變成如何支持員工掌握好核心利潤源,即掌握好企業知識。當然,這裡的員工概念是廣義的,即從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到普通員工都是員工。

4、如何讓員工掌握好核心利潤源?

掌握好核心利潤源,也就是在追求企業利潤。對所有的員工來說 ,就是做好對企業爭取利潤最有利的每一項工作,但做好工作的概念實際是要把企業的事首先辦“對”、然後要辦“好”、還要辦“快”。

企業的事要辦“對”,就是解決企業工作方向和目標的問題,這是首要問題。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都有錯誤,那麼企業工作做得再多都是白做。我們知道,要辦“對”事靠的是領導的決策正確性,而這依賴於能否給領導提供充足的決策知識和決策信息,所以要把企業的事辦“對”,就是要管理好企業的決策支持知識和信息,確保領導有決策水平,達到正確的決策。包括企業的經營項目決策、經營產品選擇、經營方式、方法的選擇等知識。

方向和目標確定了,企業就要靠每一個崗位上的員工把事辦“好”,靠的是員工要有把事辦“好”的工作技能水平,而技能水平依賴於能否向員工提供充分的崗位技能知識,包括前人的工作成果知識、工作方法經驗知識,還有旁人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經驗知識,以及支持工作的信息和基礎知識等。所以說,只有把這些知識管理起來,才能幫助員工把工作做好。

企業員工能把事辦“對”,能把事辦“好”,但沒有效率也不行。一天的工作一天做完,就有利潤,但要幾天才能做完,甚至要更長時間就沒有利潤了。因此,還要把事辦“快”,有效率才有效益。效率靠什麼產生?在企業,首先是靠遵守規範制度,按照“綠”燈行駛,不要闖“紅”燈,事情就會辦得快一些;二是靠協作溝通,利用別人的智慧、別人的能力、別人的經驗,不要做重複的工作,才會更有效率。這些規範制度其實是人們對工作行為的經驗總結,是企業的知識。協作溝通的過程其實也是在交流和應用知識。所以說,規範協作實際上是把這些知識管理起來,支持員工把工作做“快”。

一個員工能把事辦“對”、辦“好”、辦“快”,這隻能說明他有能力。但他要是沒有心情、沒有熱情、不想做事,那他再有能力也無濟於事。因此,如何讓員工有心情、有熱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觀察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員工有沒有心情,有沒有熱情,關鍵在於:員工有成績時, 能否得到大家的欣賞;員工有錯誤時,能否得到及時理解;員工有困難時,能否得到幫助;員工有疑惑時,能否得到解答;員工有意見時,能否有暢所欲言的場所。這其實是要求有一個員工大家互相鼓勵、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工作文化氛圍,即要培養這樣的企業工作文化,這也就是要把企業文化知識管理起來。

概括起來,我們要讓員工掌握好企業知識,建立和強化核心利潤源,其實質就是要搭建好企業知識的管理平臺,讓員工把企業的事辦“對”、辦“好”、辦“快”,還要有熱情地辦事。這才是我們所解析的核心利潤源管理理念。

企業知識是企業核心利潤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