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版圖生變!人和錢都悄悄流向南方....

以前提到區域經濟差距,說的最多的是東西差異,但隨著一些西部城市的崛起,東西差距在縮小,反而南北差距逐漸凸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人口和資金都有向南方流動的趨勢,而這深刻影響著我國經濟版圖。

中國經濟版圖生變!人和錢都悄悄流向南方....

近年來,南方許多省市人口不斷流入,而一些北方省市人口卻在流出。據澎湃新聞報道,2018年人口淨流入量最大的四個省份均在南方,分別是廣東、浙江、安徽、重慶。而山東、河北、遼寧等北方城市人口卻在流出。

從具體城市來看也是如此,2018年人口增加最快的10個城市中除了西安、鄭州之外,幾乎都是南方城市。其中深圳和廣州對人口的虹吸效應非常明顯,一年時間裡分別增加了49.83、40.6萬人。種種跡象表明,北雁南飛已經成為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

中國經濟版圖生變!人和錢都悄悄流向南方....

圖片來源於第一財經

不僅僅是人口,資金也在向南方傾斜。據統計,2018年1-10月份,全國各城市本外幣存款餘額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北京、天津之外,其他8個都是南方城市。而且從本外幣存款餘額增速來看,北方城市的增速也普遍不及南方城市。

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也能深刻的體現這一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三萬的省市有六個,分別是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市、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在這六個地區中,除了北京和天津之外,其他省市基本位於南方。

可見,南方不僅在人口上佔優勢,在資金方面也略勝一籌。

南方為何有這麼的大吸引力?

我國南方地區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緯度比北方低,氣候更溫暖適宜。除此之外,南方地區市場經濟更發達,有較好的營商環境,孕育了眾多民營企業,而吸納就業最多的恰恰就是民營企業。所以在許多南方城市,工作機會多,平均薪資也較高,這是吸引人才和資金的關鍵。

在營商環境方面,許多南方城市表現突出。由上海新滬商聯合會大商學院和零點有數發佈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報告》顯示,營商環境最受民營企業認可的前十名內地城市依次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成都、寧波、南京、武漢,廈門與東莞並列第十。

從中不難發現,除了北京之外,營商環境最受民營企業認可的幾乎都是南方城市。這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歷程有關。近幾十年,我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改革開放後,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許多南方沿海城市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市場經濟最活躍的地方,由此也拉開了與北方的差距。

繁榮的市場經濟培育了眾多民營企業,也創造了豐富的就業就會。智聯招聘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招期間,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企業是民營企業,為63.43%,可見民企是吸納就業的中流砥柱。

中國經濟版圖生變!人和錢都悄悄流向南方....

圖片來源於智聯招聘

智聯招聘數據還顯示,2019年春招期間,平均薪酬排名靠前的10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廈門、南京、寧波、東莞、烏魯木齊。

其中北方城市只有北京和烏魯木齊,其他城市均位於南方。並且這些南方城市普遍具有較高的薪酬增長幅度,增幅最大的蘇州高達11.1%。而薪酬最低的前三甲卻是哈爾濱、瀋陽和長春,東北地區的薪酬福利水平堪憂。

不同地區之間的薪資差異是人口流動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賺更多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大家都傾向於離開薪資低的地方,去薪資更高、工作機會更多的地方,於是不斷地用腳投票。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經濟重心已逐漸南移。近些年來,南方的人口、資金聚集力不斷增強,與北方形成了一定差距。但無論如何,大家的歷史使命始終如一,在大國崛起的路上,南方和北方都需共同努力、攜手同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