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經濟 投資 高峰 金融 學習中國 2017-05-16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據悉,出席論壇活動的除2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還有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這場建國以來由我國首倡舉辦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場外交活動目的何在?習近平已在1月17日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給出答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2017年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一、尋找破解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難題的方案

“獨行快,眾行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承載國際社會諸多重託、凝聚全球眾多共識、探索全球經濟發展新路徑,尋找破解全球經濟發展難題新方案,唱響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主旋律。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復甦緩慢、下行壓力較大的困難始終難以破解,發達經濟體總需求持續疲軟,新興經濟體舉步維艱的現狀始終難以擺脫,世界貿易增長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始終低於世界經濟增長率。習近平對此有著深刻認識,他指出:“世界經濟仍然處於深度調整期,既有復甦跡象,也面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的問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結構性問題遠未解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必要性突出。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速放緩,外部風險和挑戰增加。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舉步維艱,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甦和健康成長,將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在如此形勢中,“一帶一路”倡議拓展了沿線各國的發展空間,破解了一些阻礙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大難題,順應了各國加快經濟發展的期盼。習近平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仍面臨諸多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亞太發展也進入新的階段,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如何破解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風險?如何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謀求新的增長動力?如何解決互聯互通建設面臨的融資瓶頸?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積極地應對。”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全球治理探討新模式。峰會參會代表遍及全球各大洲,涵蓋世界各個區域的重要國家。“一帶一路”倡導的合作理念、提供的發展方案、達成的合作共識將給全球經濟發展與治理提供新理論新模式。習近平指出:“國際社會需要同舟共濟,攜手合作,共克時艱。一是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致力於保持增長、維護穩定、促進就業。二是更加關注發展問題,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聚焦世界經濟領域重大緊迫問題,希望有關國家平衡處理好當前和長遠、本國政策和國際責任的關係。”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沿線各國創造需求和就業,推動世界經濟整體復甦。”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二、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一帶一路”是共商的會場、合作的舞臺、共贏的平臺,將為世界經濟實現聯動發展注入新能量。習近平指出:“面對世界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都在努力尋求新的增長動力。”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出:“中方希望通過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同各方一道為提振世界經濟、深化國際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為了更好凝聚共識,推進合作,此次高峰論壇將主題設定為“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其中“合作”與“共贏”是最核心的兩個關鍵詞。不言而喻,中國舉辦高峰論壇旨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共商、共建、共享,進一步實現各國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的有效對接,打通基礎設施、貿易投資等環節的瓶頸,讓世界經濟的血液流動更加通暢,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將帶動各國經濟更加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各國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增強各國經濟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出:“我們期待同各方合作,使此次高峰論壇取得成功,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29%,而人口占63%,前者不到後者的一半,凸顯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的巨大需求缺口和潛力。此次高峰論壇的議題總體以“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線,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產業投資、能源資源、金融支撐、人文交流、生態環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領域進行討論,將蓬勃發展的亞洲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連接起來,激發巨大經濟潛力和市場需求,打造世界經濟發展新引擎。習近平指出:“我們希望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實現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政策溝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開放合作平臺,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2016年8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三、讓“一帶一路”造福各國人民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而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根本目的是讓沿線人民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習近平指出:“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牢牢把握重點方向,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項目,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造福中國人民,更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沿線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皆超出預期。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互聯互通網絡逐步成型,貿易投資大幅增長,重要項目合作穩步實施,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早期收穫。僅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就達145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沿線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增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中國與巴基斯坦共同建設的“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為巴方創造了超過13000個新就業崗位,成為“一帶一路”互惠互利的典範。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一帶一路”建設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能夠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中國的現代化經驗鮮活而豐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想借鑑。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帶給世界更好的合作機遇,推動早日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習近平指出:“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出:“中方將於今年5月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

習近平給出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目的

習近平指出:“當前形勢下,即將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利於凝聚各方共識,深化國際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向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此次論壇將凝聚起共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和激情,共同探索發展新路徑,搭建合作新平臺,開闢增長新動力。

(本文來源:學習中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