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推動務實合作上新臺階

經濟 石油 歐洲 土庫曼斯坦 中國網 2017-06-08

汪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習近平主席將於6月7日至10日對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此訪是習主席第3次訪問哈薩克斯坦,也將是他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第16次會晤。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將就雙邊關係、兩國發展戰略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各領域互利合作深入交換意見,共同簽署並發表中哈聯合聲明,兩國元首將共同出席亞歐跨境運輸啟動儀式的視頻連線活動,雙方將簽署涉及經貿、金融、水利等領域的多項合作文件。

在中國西北鄰國中,哈薩克斯坦率先與中國全面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簽署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兩國關係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從建交之初的友好關係到戰略伙伴關係,再到如今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中哈關係實現跨越式大發展,兩國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習主席第一次訪哈是在2013年,習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首次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第二次訪問在2015年,當時正值哈薩克斯坦總統大選剛結束,習主席成為納扎爾巴耶夫大選獲勝連任總統後的第一位到訪的外國元首。當前,中哈兩國關係處於歷史發展最好時期,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2016年,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杭州出席"G20"峰會期間,中哈雙方簽署了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新經濟政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的合作計劃。

“一帶一路”倡議與“光明大道”對接十分順利,中哈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最為成功的合作是跨境運輸領域。目前中國過境哈薩克斯坦的國際運輸走廊有三條:一是歐亞大陸橋,即從中國過境哈薩克斯坦,通往俄羅斯和歐洲;第二條是中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通往伊朗和波斯灣;第三條是中國—哈薩克斯坦—外高加索地區國家(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歐洲國家。中哈兩國在過境運輸方面的合作也頗有收穫,雙方共同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跨境輸油管線—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A/B/C三線均過境哈薩克斯坦。

2016年中歐之間過境哈薩克斯坦雙向往來的貨運量達到20萬集裝箱,其中,中國通往歐洲方向的貨運量增速是最快的。根據今年年初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國情諮文中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過境哈薩克斯坦的貨運量將增至80萬集裝箱。今年前四個月,中國過境哈薩克斯坦的貨運量增速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倍。

在攜手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的過程中,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中國在中亞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兩國在打造“立體絲綢之路”方面遠遠走在前列。中哈正著手實施總金額260多億美元的51個產能合作項目,兩國樹立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典範。目前中哈產能合作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冶金業、石油化工、機械製造業、重金屬和有色金屬冶煉業。哈薩克斯坦正在實施2015-2020年國家發展計劃。哈方與中方合作項目有助於幫助哈薩克斯坦實現經濟轉型、擺脫原料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成功對接,一個個合作項目陸續變為現實,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中哈共同繁榮的見證。過去半年多,兩國各領域合作捷報頻傳。2016年11月3日,在中哈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哈薩克斯坦庫斯塔奈市江淮汽車廠項目正式揭牌,中哈產能合作又一大項目落地開花;今年3月3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阿克託蓋銅選廠提前竣工,成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哈產能合作新的里程碑;3月29日,已穩定運行3906天的中哈原油管道實現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1億噸。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哈農業合作,將中國的新品種、新工藝以及現代化的農機設備帶到了哈薩克斯坦,對推動哈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互聯互通對改善民眾福祉帶來了實惠,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農產品到達中國市場的通關時間已縮短了90%。

習主席6月7日至10日的哈薩克斯坦之行,將進一步鞏固哈中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為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習主席將同其它國家元首在上合組織第十七次峰會期間,深入探討新形勢下深化各領域合作舉措,簽署並發表《阿斯塔納宣言》,並簽署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組織公約等文件,推動上合組織為維護地區安全、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