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民:自貿區要進一步彰顯試驗田作用

經濟 中山大學 金融 國內宏觀 新華網 2017-05-21
李善民:自貿區要進一步彰顯試驗田作用

圖為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新華網發

新華網廣州5月19日電(吳彤 袁昊)5月17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佈《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16-2017)》,並聯合新華網發佈“2016-2017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

近年來,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自貿區如何進一步發揮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對此,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接受新華網專訪,暢談新時期下的自貿區建設。

自貿區建設進入新階段 機遇和挑戰並存

當前,中國自貿區已經形成“1+3+7”的格局,進入了試點探索的新階段。李善民表示,過去一年自貿區緊扣制度創新的核心任務,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塑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方面先行先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創新經驗。

與此同時,自貿區在推進落實各項試驗任務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障礙。通過實地調研,李善民及其研究團隊發現當前自貿區存在創新政策落地遲緩、制度創新尚未觸及體制機制的核心問題、開放程度不如預期等問題。

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貿區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李善民建議政府應該“減少限制”和“增強引導”兩手抓,進一步激發自貿區制度創新和改革發展的活力,集聚發展動力。他認為,當前自貿區建設最急需解決的是立法問題,“立法是自貿區深化改革的基礎條件。”

李善民說,不同自貿區應當充分挖掘其區位優勢,在吸收已有可複製、可推廣措施的基礎上,探索開放發展的經驗與特色。以廣東自貿試驗區為例,李善民認為廣東自貿區應利用臨近港澳的優勢,全力打造開放性樞紐。

廣東自貿區應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

南沙片區“智慧口岸”品牌效應顯現;前海蛇口片區不斷深化與香港的合作;橫琴新區片區則協助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臺”。掛牌兩年多以來,廣東自貿區各片區在金融創新、貿易便利化、法治化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突破。

亮點頗多,但廣東自貿區在推進制度創新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基層對自貿區的開創性、試驗性認識不足,在大膽試驗、創新上有所顧慮。對此,李善民建議可出臺相關的“兜底政策”。

創新是自貿區建設的關鍵詞,而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廣東自貿區如何利用自身優勢集聚人才?李善民認為,人才引進應與產業建設相結合,比如前海蛇口片區側重金融領域人才,南沙片區側重航運領域人才,橫琴新區片區則側重服務業和文化產業人才。

在粵港澳展開新一輪合作的機遇期,李善民說,“廣東要利用與港澳毗鄰的天然優勢,在政府職能轉變、市場法治化等方面借鑑港澳先進經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