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減輕稅收壓力,也就是做出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應該怎麼做?

經濟 算法 納稅籌劃看點 2019-06-07
要論減輕稅收壓力,也就是做出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應該怎麼做?

現在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商貿,建築行業的增值稅明顯降低,但是對於服務行業仍然沒有任何改變,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服務行業人工成本極高,實際利潤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觀。作為服務性企業,可以考慮在窪地成立企業來合理籌劃。企業也得到儘可能的發展。

要論減輕稅收壓力,也就是做出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應該怎麼做?

在金稅3期的監管下,企業只有不斷完善和規範自身的財務系統,正規經營、合理納稅才是發展之道,為了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增加貧困地區財政收入,部分地區也出臺了一些比較好的“總部經濟招商政策”,企業在正規經營合理納稅的同時,只要將企業註冊在有財政扶持的地區,就能享當地的財政扶持政策,具體如下:

要論減輕稅收壓力,也就是做出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

有限企業:

有限公司(查賬徵收)

例如:某某公司增值稅繳納100萬,企業所得稅繳納100萬

1、企業在園區當地繳納的增值稅,財政以地方留存(50%)的60%扶持給企業,例如企業當月在園區繳納100萬增值稅,地方留存50萬,次月按照比例扶持企業30萬。

2.、企業在園區當地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企業以地方留存(40%)的60%扶持給企業,以100萬為例,扶持給企業的在24萬。

3、疊加享受(西開企業)

如果企業符合西開名錄,並且主體業務佔百分之七十,可以申請西開政策,並且可以和當地財政扶持獎勵疊加享受。

另外納稅大戶一事一議,給企業的扶持比例按照企業的稅收調整,上不封頂!

小規模納稅人核定企業:

一、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後的個人所得稅(注:營改增行業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3%

附加稅:0.36%(減半徵收)

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10%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個人所得稅=開票額/(1+3%)*10%*相應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實際稅負:0.5%-2.19%

開滿500W綜合稅率:2.19%+0.18%+3%=5.37%

二、個人工商戶企業核定徵收後的個人所得稅(注:營改增行業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3%

附加稅:0.36%(減半徵收)

所得稅:定額核定:1.5%

商貿企業: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1%。

個人所得稅算法:個人所得稅公式=開票額/(1+3%)*1.5%繳納個人所得稅。

開滿500W綜合稅率:3%+0.18%+1.5%=4.68%

三、有限企業核定徵收後所得稅(注:營改增行業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3%

附加稅:0.36%(減半徵收)

所得稅:應稅所得率10%

算法:500W*10%=50W

小型微利政策:小於50W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按照5%繳納。

50W*5%=2.5W

企業所得稅稅負:2.5W/500W=0.5%

股東分紅,股權溢價變更:

例:某某高管,暫且稱之為K先生。作為公司負責人,現在收入了一筆450萬元的股東分紅。如果按照正常納稅,股東分紅20%的稅率,應該上交:

4500000X20%=900000

按照正常上交90萬元的稅額。

那麼如何做一個合理的稅務籌劃,可以解決呢?

如果在一個總部經濟的稅收窪地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

一、 公司的股東普遍性都存在這種納稅需求,那麼可以考慮在園區成立分公司。分公司在園區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按照比例,最高可享受地方留存部分60%的返還。即:

4500000X20%X40%X60%=216000元

K先生的公司在園區成立分公司,即450萬元的分紅後,只需要繳納684000的稅額,比沒有做稅務籌劃少繳納216000萬元的稅額。

要論減輕稅收壓力,也就是做出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應該怎麼做?

合理的籌劃是可以降低企業的負擔,可以讓企業做得更大更強,走得更遠。換而言之,另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說,想要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利潤是別人最為看重的東西。適當的籌劃對於企業來說是好事。也不違背任何規章制度。

喜歡的可以關注、私信納稅籌劃看點,瞭解更多最新資訊,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