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作者|劉向明 藏波「中國工商銀行,劉向明系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文章|《中國金融》2019年第13期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作者|劉向明 藏波「中國工商銀行,劉向明系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文章|《中國金融》2019年第13期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貨幣是經濟之血,貨幣政策傳導暢通,則經濟質態強健;貨幣政策傳導不暢,則經濟質態虛弱。當前,我國正處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內外不確定性交互疊合階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是突破不確定性迷霧、應對內外矛盾的關鍵路徑。從近期主要的金融指標看,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邊際改善,但依然存在“量”和“價”兩方面結構性失衡問題:貨幣市場流動性寬鬆,但信貸市場規模緊張;市場利率明顯下降,但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仍然較高。貨幣政策傳導的梗阻在哪裡?如何疏通傳導機制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作為傳導關鍵環節的商業銀行如何支持信用派生?這三個問題的分析解答,需要一個新的理論框架——貨幣政策傳導的“蓄水池”模型。

貨幣政策傳導的“蓄水池”模型

傳統經濟的“蓄水”能力不平衡。貨幣政策傳導包含央行基礎貨幣創造、銀行系統信用派生、經濟系統信用轉換三個階段,實現資金由“造水”到“輸水”進而“蓄水”的過程演變。其中,影響基礎貨幣創造的因素包括央行外匯佔款、對政府或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等;影響銀行信用派生的因素為存款準備金率;影響經濟系統信用轉換的因素是信用轉換率,即將資金轉換為經濟產出的資本化過程。從經驗數據來看,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相對穩定,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空間有限,也就是說,目前真正影響經濟系統蓄水能力的關鍵變量是信用轉換率。經濟系統中不同產業的信用轉換率差異較大,即貨幣“蓄水”能力不均衡。以投入產出完全消耗係數(資本化率)表徵“蓄水”能力,發現製造業為35%~45%,信息技術產業為15%~25%,房地產業為5%~10%,金融業為8%~10%。對比來看,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實體經濟的信用轉換能力明顯較強。

新興經濟的“輸水”和“蓄水”不匹配。以互聯網、大數據、大健康、5G、製造業產業升級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在成長創新的過程中充滿風險,需要大量以資本形態“輸水”。資本市場分散風險、股權激勵等“蓄水”功能,正好與新經濟風險收益特徵相匹配。全球市值最大的前五大公司,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臉譜,全部遵從典型科技公司“輸水”和“蓄水”的三階段轉換過程。第一階段通過創始人自有資金“輸水”,第二階段通過PE和VC等股權投資基金“輸水”,第三階段通過上市實現多樣化融資。我國仍處在新舊動能轉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階段,其中關鍵的“補短板”是提供與新經濟相匹配的資本供給,發揮直接融資的價值挖掘和槓桿撬動功能。

經濟系統“蓄水”能力不足導致貨幣傳導不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經濟系統中部分舊的“池子”消失,但新的“池子”還在建立過程中,“蓄水”能力下降。一是傳統經濟系統中的鋼鐵、煤炭、電解鋁等過剩產能以及殭屍企業出清,導致貨幣承接能力下降。二是國企和政府平臺降槓桿傳導至下游民營企業,導致部分企業回款速度減慢,甚至出現“壞賬”“死賬”。而民營企業是製造業的主體,上述問題最終拉低了經濟系統“蓄水”能力。三是高新技術、通信科技、精密製造等“蓄水”能力較強的新興產業仍處在成長階段,加之無法承接傳統信貸之“水”,進一步引致貨幣政策傳導不暢。

貨幣傳導與經濟轉型的銜接點:智力和技術資本

  • 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是智力和技術資本增長

在經濟增長模型當中,資源(如勞動力、土地、石油等)、資本、技術、管理者能力是四大關鍵要素。隨著全球流動性的正常化和新技術週期的開啟,生產要素開始重新組合,人力(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成為新驅動要素。

一方面,資源稟賦優勢轉變為技術和能力的比較優勢,是經濟轉型升級的一般路徑。美國、日本、韓國等已完成產業升級的國家均經歷了以紡織、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勞動力驅動,以鋼鐵、煤炭、化工為主導的資本驅動,以汽車、機械、家電等為主導的技術驅動(轉型升級的1.0版),以新材料、通信科技、精密儀器為主的創新和智力驅動(轉型升級的2.0版)四個階段。相對而言,我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正處在轉型升級1.0版向2.0版的過渡階段。

另一方面,區別於資源和資本投入的產出邊際遞減,技術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邊際遞增。從企業增長本質來看,資源和資本屬於外生投入,不能解決內部不經濟問題,不能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所以產出會邊際遞減。相反,技術和人力資本屬於內生性因素,可以在企業內部產生規模效應,有助於降低組織交易成本,進而產生內部經濟效應,所以產出是邊際遞增的。從數據來看,2008~2018年,以勞動力資源投入為主的第一產業對GDP的拉動作用由0.4個百分點下降至0.1個百分點,以資本投入為主的第二產業由5.9個百分點下降至2.4個百分點,以技術和智力為主的第三產業由3.5個百分點上升至4.2個百分點。

  • 貨幣供給正常化推動資本向技術和智力富集

貨幣供給增速與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相關。一方面,歷史一再證明,過快的貨幣供給會導致物價飛漲、資產泡沫化、投機橫行,資金流向金融、地產等行業集聚,進而弱化技術和智力資本的積累。以美國為例,20世紀50年代,廣義貨幣增速為5%,60年代升至7%,70年代進一步提升至10%;相應的通脹率從50年代的平均2%,升至70年代的平均8%;房價從60年代的4%提升至70年代的10%。表示技術和智力資本積累的研發投資佔GDP比例,則從60年代的3.4%下降至70年代的1.7%。以我國為例,2007~2017年,貨幣總量從40萬億元增長至160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5%,考慮到影子銀行增速接近20%。貨幣超量供給使得約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以金融、石化能源、房地產為主業,平均研發強度不足1%。

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常態化不僅有助於引導通脹和房價回落,抑制投機資本向商品和地產等的集聚,而且有助於利率水平下降,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創新性產業的估值水平。例如,在里根時代之後,美國的貨幣增速大幅下降,從20世紀70年代的10%降至80年代的6%,利率水平由6.5%下降至4.9%。美國40年的大牛市由此開啟,進而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公司。

  • 資本結構優化匹配技術和智力資本

一是規範影子銀行,堵旁門、開正門,強化金融治理。尤其是在資管新規實施之後,銀證合作、銀信合作等通道和同業業務受到了全面監管,資產泡沫得到抑制,資金將從金融和地產等“舊池子”當中逐漸流出,並有望進入創新性產業等“新池子”當中。

二是發展註冊制資本市場。驅動產業轉型升級靠的是技術和智力資本,二者均屬於輕資產,最佳激勵方式是股權融資。隨著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的推出,未盈利公司、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紅籌公司和VIE架構公司被允許上市,真正做到讓優秀的創業企業便利融資、多元融資。

商業銀行有效傳導貨幣政策的策略建議

  • 增強“輸水”能力:調整信貸結構和佈局+精細化服務小微企業

一是聚焦重點戰略、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聚焦“一帶一路”“三個支撐帶”、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突破領域,聚焦各地國家級示範區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投融資綜合化金融服務,提升資金供給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二是完善存量移位和增量並軌管理,優化存量信貸結構。完善表內+表外、存量+增量的資金並軌管理,對泡沫化資產、“殭屍企業”、槓桿率較高的地方融資平臺,加快貸款或表外資金退出,釋放無效和低效資金佔用,加大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的支持力度。

三是補齊小微企業的資金短板,批量化、平臺化、場景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充分運用定向降準的政策紅利,秉持“快、簡、準、新”思維,建立小微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構建“信用類貸款產品+財產權抵押產品+供應鏈融資”的線上產品體系,批量化、平臺化、場景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 提高“輸水”效能:平臺化輸出活水+流程化銀行管理

一是通過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平臺封裝對接B端(企業客戶)和G端(政府部門),輸出全功能之“水”。搭建金融產品和服務API合作平臺,封裝投融資、存貸匯、現金管理、支付結算、理財、小微平臺、票據池、外匯系統等產品服務,向B(G)端輸出系統和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方案。

二是通過虛擬賬戶沉澱數據資產,建立主動式輸水模式。抓住平臺“虛擬賬戶”的總入口,實現銀行資金賬戶與平臺賬戶(包括平臺企業自身及其終端用戶)互聯互通,獲取平臺上各類用戶、業務、行為等交互數據。同時,通過工商、稅務、海關、徵信、高法等數據的關聯,將交互數據轉化為結構化拓撲數據,進一步豐富和優化信用體系和授信模型,並將模型延伸至行業群體、產業鏈,形成全流程的主動式資金輸出和風險管理模式。

三是改造信用風險授信審批流程,提升放款效率。針對小微企業,在客戶准入和授信環節,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縮短信貸審批鏈條,提高貸款週轉效率。同時,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給予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補貼,引導分支機構開展小微金融業務,綜合考慮小微企業的營業收入和融資額度。

  • 降低“輸水”成本:源頭引資+優化小微企業轉移定價

一是源頭引資和穩定價格,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搭建資金撥付管理平臺,緊抓客戶基礎和源頭性存款,爭攬市場迴流型、結算型等低成本資金,多渠道穩步擴大資本工具發行規模,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同時,抓好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利率上浮存款比例控制和總量管理,穩定付息成本,避免存款成本過快上升向信貸端傳導。

二是下沉小微企業服務重心,切實降低貨幣傳導成本。在審查審批人員配備到位的前提下,適當將小微企業審批權限下放至分行,推進小微企業專營機構的人員派駐,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能。同時,適當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弱化對業務部門單一指標考核,注重對小微金融業務整體收益的考核。

  • 以股權投資促技術和智力資本積累:理財淨值化轉型+投資風險的自洽文化

一是加快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降低創新性產業的資金成本。順應打破剛兌的發展大勢,通過理財子公司發行淨值化理財產品,對存量產品進行淨值化改造,真正匹配資產端收益和產品端成本。以真實股權投資,降低風險資產對應的資本金佔用,打破“名股實債”對資金成本的約束。

二是拓寬穩定資金供給渠道,引導長期穩定資金投入。通過央行再貸款、財政貼息、發行特別國債、設立國家引導基金等方式,向創新型企業提供期限匹配、成本適當的資金支持。同時積極對接保險、社保、養老等中長期社會資金,以適當比例投資創新型投資項目。

三是轉變經營管理思維,建立與股權投資相契合的風控模式。一方面,結合自身的信貸風險管理和監控優勢,探索形成獨特的投行業務文化理念,引導股權投資與傳統信貸文化兼容並存。另一方面,針對部分優質小微企業,積極以基金化模式創新股權投資業務,建立“自營+戰略投資者+專屬理財產品+專項債+政府引導基金”的資金募集模式,以及“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地方政府+保險公司”的投資擔保模式。

監管、技術、財政聯動的配套措施

  • 監管:融資渠道優化+定向結構性操作+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是優化融資渠道。一方面,逐步拓寬註冊制範圍,打破過去只有盈利才能上市的制度要求;另一方面,設立同股不同權制度,給予創始人更多的投票權,保留其對公司的控制權,維持戰略和經營的穩健。

二是實施定向結構性貨幣政策。一方面,將央行差別準備金政策、定向降準、抵押補充貸款等結構性操作,與商業銀行放貸規模緊密掛鉤,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通過激勵機制上的設計和調試,在引導信貸資金流向技術和智力資本方面進行積極有益的嘗試。

三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監管政策相結合,順應結構性去槓桿的要求。採取“定向滴灌”差異化操作,將合規管理與風險控制貫穿創新發展全過程。

  • 技術:統一信用體系+精準資產估值+風險動態監測

一是統一信用體系。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尚在起步階段,履約踐諾的社會氛圍尚未完全形成。通過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建立守法誠信褒獎機制、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強化知識產權戰略,加強智力資本體系建設。

二是精準資產估值。藉助科創板落地,進一步對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雲計算等科技創新型公司進行精準估值,提升其直接融資比例,支持其高速發展。

三是風險動態監測。由於科創企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科研單位等具有特殊的風險屬性,商業銀行需及時、前瞻地對其風險加強監管。通過風險動態監測,有效識別企業的欺詐行為,更好地將信貸資源投放到健康的科創企業中去。

  • 財政:減費降稅+產業引導+信用加成

一是減費降稅。我國從2018年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的減稅降費達到2萬億元。從可持續性的角度來講,最佳的稅收政策組合應該是“人才減稅+資本加稅”。更好地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提高內生動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產業引導。對處於創業投資發展初期階段的地區,採用“補償基金+股權投資”的模式,加快啟動引導基金,嘗試將社會資本引入創業投資領域;對處於成長階段的地區,通過引入“引導基金+擔保機構”的模式,擴大融資規模,加速創業投資的發展;對相對成熟的地區,通過設立“引導母基金”吸引社會投資的方式,發揮其最大功效。

三是信用加成。財政可以通過加大對科創企業的信用擔保支持力度,給予非上市的民營中小企業信用加成。一方面,通過完善再擔保機制,逐步擴大科創企業貸款擔保規模;另一方面,完善對信用擔保機構的激勵與補償機制,鼓勵擔保機構降低對科創企業的收費標準,進一步提高融資效率。■

(責任編輯 賈瑛瑛)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作者|劉向明 藏波「中國工商銀行,劉向明系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文章|《中國金融》2019年第13期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貨幣是經濟之血,貨幣政策傳導暢通,則經濟質態強健;貨幣政策傳導不暢,則經濟質態虛弱。當前,我國正處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內外不確定性交互疊合階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是突破不確定性迷霧、應對內外矛盾的關鍵路徑。從近期主要的金融指標看,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邊際改善,但依然存在“量”和“價”兩方面結構性失衡問題:貨幣市場流動性寬鬆,但信貸市場規模緊張;市場利率明顯下降,但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仍然較高。貨幣政策傳導的梗阻在哪裡?如何疏通傳導機制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作為傳導關鍵環節的商業銀行如何支持信用派生?這三個問題的分析解答,需要一個新的理論框架——貨幣政策傳導的“蓄水池”模型。

貨幣政策傳導的“蓄水池”模型

傳統經濟的“蓄水”能力不平衡。貨幣政策傳導包含央行基礎貨幣創造、銀行系統信用派生、經濟系統信用轉換三個階段,實現資金由“造水”到“輸水”進而“蓄水”的過程演變。其中,影響基礎貨幣創造的因素包括央行外匯佔款、對政府或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等;影響銀行信用派生的因素為存款準備金率;影響經濟系統信用轉換的因素是信用轉換率,即將資金轉換為經濟產出的資本化過程。從經驗數據來看,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相對穩定,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空間有限,也就是說,目前真正影響經濟系統蓄水能力的關鍵變量是信用轉換率。經濟系統中不同產業的信用轉換率差異較大,即貨幣“蓄水”能力不均衡。以投入產出完全消耗係數(資本化率)表徵“蓄水”能力,發現製造業為35%~45%,信息技術產業為15%~25%,房地產業為5%~10%,金融業為8%~10%。對比來看,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實體經濟的信用轉換能力明顯較強。

新興經濟的“輸水”和“蓄水”不匹配。以互聯網、大數據、大健康、5G、製造業產業升級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在成長創新的過程中充滿風險,需要大量以資本形態“輸水”。資本市場分散風險、股權激勵等“蓄水”功能,正好與新經濟風險收益特徵相匹配。全球市值最大的前五大公司,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臉譜,全部遵從典型科技公司“輸水”和“蓄水”的三階段轉換過程。第一階段通過創始人自有資金“輸水”,第二階段通過PE和VC等股權投資基金“輸水”,第三階段通過上市實現多樣化融資。我國仍處在新舊動能轉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階段,其中關鍵的“補短板”是提供與新經濟相匹配的資本供給,發揮直接融資的價值挖掘和槓桿撬動功能。

經濟系統“蓄水”能力不足導致貨幣傳導不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經濟系統中部分舊的“池子”消失,但新的“池子”還在建立過程中,“蓄水”能力下降。一是傳統經濟系統中的鋼鐵、煤炭、電解鋁等過剩產能以及殭屍企業出清,導致貨幣承接能力下降。二是國企和政府平臺降槓桿傳導至下游民營企業,導致部分企業回款速度減慢,甚至出現“壞賬”“死賬”。而民營企業是製造業的主體,上述問題最終拉低了經濟系統“蓄水”能力。三是高新技術、通信科技、精密製造等“蓄水”能力較強的新興產業仍處在成長階段,加之無法承接傳統信貸之“水”,進一步引致貨幣政策傳導不暢。

貨幣傳導與經濟轉型的銜接點:智力和技術資本

  • 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是智力和技術資本增長

在經濟增長模型當中,資源(如勞動力、土地、石油等)、資本、技術、管理者能力是四大關鍵要素。隨著全球流動性的正常化和新技術週期的開啟,生產要素開始重新組合,人力(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成為新驅動要素。

一方面,資源稟賦優勢轉變為技術和能力的比較優勢,是經濟轉型升級的一般路徑。美國、日本、韓國等已完成產業升級的國家均經歷了以紡織、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勞動力驅動,以鋼鐵、煤炭、化工為主導的資本驅動,以汽車、機械、家電等為主導的技術驅動(轉型升級的1.0版),以新材料、通信科技、精密儀器為主的創新和智力驅動(轉型升級的2.0版)四個階段。相對而言,我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正處在轉型升級1.0版向2.0版的過渡階段。

另一方面,區別於資源和資本投入的產出邊際遞減,技術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邊際遞增。從企業增長本質來看,資源和資本屬於外生投入,不能解決內部不經濟問題,不能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所以產出會邊際遞減。相反,技術和人力資本屬於內生性因素,可以在企業內部產生規模效應,有助於降低組織交易成本,進而產生內部經濟效應,所以產出是邊際遞增的。從數據來看,2008~2018年,以勞動力資源投入為主的第一產業對GDP的拉動作用由0.4個百分點下降至0.1個百分點,以資本投入為主的第二產業由5.9個百分點下降至2.4個百分點,以技術和智力為主的第三產業由3.5個百分點上升至4.2個百分點。

  • 貨幣供給正常化推動資本向技術和智力富集

貨幣供給增速與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相關。一方面,歷史一再證明,過快的貨幣供給會導致物價飛漲、資產泡沫化、投機橫行,資金流向金融、地產等行業集聚,進而弱化技術和智力資本的積累。以美國為例,20世紀50年代,廣義貨幣增速為5%,60年代升至7%,70年代進一步提升至10%;相應的通脹率從50年代的平均2%,升至70年代的平均8%;房價從60年代的4%提升至70年代的10%。表示技術和智力資本積累的研發投資佔GDP比例,則從60年代的3.4%下降至70年代的1.7%。以我國為例,2007~2017年,貨幣總量從40萬億元增長至160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5%,考慮到影子銀行增速接近20%。貨幣超量供給使得約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以金融、石化能源、房地產為主業,平均研發強度不足1%。

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常態化不僅有助於引導通脹和房價回落,抑制投機資本向商品和地產等的集聚,而且有助於利率水平下降,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創新性產業的估值水平。例如,在里根時代之後,美國的貨幣增速大幅下降,從20世紀70年代的10%降至80年代的6%,利率水平由6.5%下降至4.9%。美國40年的大牛市由此開啟,進而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公司。

  • 資本結構優化匹配技術和智力資本

一是規範影子銀行,堵旁門、開正門,強化金融治理。尤其是在資管新規實施之後,銀證合作、銀信合作等通道和同業業務受到了全面監管,資產泡沫得到抑制,資金將從金融和地產等“舊池子”當中逐漸流出,並有望進入創新性產業等“新池子”當中。

二是發展註冊制資本市場。驅動產業轉型升級靠的是技術和智力資本,二者均屬於輕資產,最佳激勵方式是股權融資。隨著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的推出,未盈利公司、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紅籌公司和VIE架構公司被允許上市,真正做到讓優秀的創業企業便利融資、多元融資。

商業銀行有效傳導貨幣政策的策略建議

  • 增強“輸水”能力:調整信貸結構和佈局+精細化服務小微企業

一是聚焦重點戰略、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聚焦“一帶一路”“三個支撐帶”、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突破領域,聚焦各地國家級示範區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投融資綜合化金融服務,提升資金供給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二是完善存量移位和增量並軌管理,優化存量信貸結構。完善表內+表外、存量+增量的資金並軌管理,對泡沫化資產、“殭屍企業”、槓桿率較高的地方融資平臺,加快貸款或表外資金退出,釋放無效和低效資金佔用,加大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的支持力度。

三是補齊小微企業的資金短板,批量化、平臺化、場景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充分運用定向降準的政策紅利,秉持“快、簡、準、新”思維,建立小微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構建“信用類貸款產品+財產權抵押產品+供應鏈融資”的線上產品體系,批量化、平臺化、場景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 提高“輸水”效能:平臺化輸出活水+流程化銀行管理

一是通過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平臺封裝對接B端(企業客戶)和G端(政府部門),輸出全功能之“水”。搭建金融產品和服務API合作平臺,封裝投融資、存貸匯、現金管理、支付結算、理財、小微平臺、票據池、外匯系統等產品服務,向B(G)端輸出系統和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方案。

二是通過虛擬賬戶沉澱數據資產,建立主動式輸水模式。抓住平臺“虛擬賬戶”的總入口,實現銀行資金賬戶與平臺賬戶(包括平臺企業自身及其終端用戶)互聯互通,獲取平臺上各類用戶、業務、行為等交互數據。同時,通過工商、稅務、海關、徵信、高法等數據的關聯,將交互數據轉化為結構化拓撲數據,進一步豐富和優化信用體系和授信模型,並將模型延伸至行業群體、產業鏈,形成全流程的主動式資金輸出和風險管理模式。

三是改造信用風險授信審批流程,提升放款效率。針對小微企業,在客戶准入和授信環節,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縮短信貸審批鏈條,提高貸款週轉效率。同時,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給予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補貼,引導分支機構開展小微金融業務,綜合考慮小微企業的營業收入和融資額度。

  • 降低“輸水”成本:源頭引資+優化小微企業轉移定價

一是源頭引資和穩定價格,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搭建資金撥付管理平臺,緊抓客戶基礎和源頭性存款,爭攬市場迴流型、結算型等低成本資金,多渠道穩步擴大資本工具發行規模,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同時,抓好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利率上浮存款比例控制和總量管理,穩定付息成本,避免存款成本過快上升向信貸端傳導。

二是下沉小微企業服務重心,切實降低貨幣傳導成本。在審查審批人員配備到位的前提下,適當將小微企業審批權限下放至分行,推進小微企業專營機構的人員派駐,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能。同時,適當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弱化對業務部門單一指標考核,注重對小微金融業務整體收益的考核。

  • 以股權投資促技術和智力資本積累:理財淨值化轉型+投資風險的自洽文化

一是加快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降低創新性產業的資金成本。順應打破剛兌的發展大勢,通過理財子公司發行淨值化理財產品,對存量產品進行淨值化改造,真正匹配資產端收益和產品端成本。以真實股權投資,降低風險資產對應的資本金佔用,打破“名股實債”對資金成本的約束。

二是拓寬穩定資金供給渠道,引導長期穩定資金投入。通過央行再貸款、財政貼息、發行特別國債、設立國家引導基金等方式,向創新型企業提供期限匹配、成本適當的資金支持。同時積極對接保險、社保、養老等中長期社會資金,以適當比例投資創新型投資項目。

三是轉變經營管理思維,建立與股權投資相契合的風控模式。一方面,結合自身的信貸風險管理和監控優勢,探索形成獨特的投行業務文化理念,引導股權投資與傳統信貸文化兼容並存。另一方面,針對部分優質小微企業,積極以基金化模式創新股權投資業務,建立“自營+戰略投資者+專屬理財產品+專項債+政府引導基金”的資金募集模式,以及“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地方政府+保險公司”的投資擔保模式。

監管、技術、財政聯動的配套措施

  • 監管:融資渠道優化+定向結構性操作+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是優化融資渠道。一方面,逐步拓寬註冊制範圍,打破過去只有盈利才能上市的制度要求;另一方面,設立同股不同權制度,給予創始人更多的投票權,保留其對公司的控制權,維持戰略和經營的穩健。

二是實施定向結構性貨幣政策。一方面,將央行差別準備金政策、定向降準、抵押補充貸款等結構性操作,與商業銀行放貸規模緊密掛鉤,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通過激勵機制上的設計和調試,在引導信貸資金流向技術和智力資本方面進行積極有益的嘗試。

三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監管政策相結合,順應結構性去槓桿的要求。採取“定向滴灌”差異化操作,將合規管理與風險控制貫穿創新發展全過程。

  • 技術:統一信用體系+精準資產估值+風險動態監測

一是統一信用體系。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尚在起步階段,履約踐諾的社會氛圍尚未完全形成。通過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建立守法誠信褒獎機制、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強化知識產權戰略,加強智力資本體系建設。

二是精準資產估值。藉助科創板落地,進一步對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雲計算等科技創新型公司進行精準估值,提升其直接融資比例,支持其高速發展。

三是風險動態監測。由於科創企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科研單位等具有特殊的風險屬性,商業銀行需及時、前瞻地對其風險加強監管。通過風險動態監測,有效識別企業的欺詐行為,更好地將信貸資源投放到健康的科創企業中去。

  • 財政:減費降稅+產業引導+信用加成

一是減費降稅。我國從2018年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的減稅降費達到2萬億元。從可持續性的角度來講,最佳的稅收政策組合應該是“人才減稅+資本加稅”。更好地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提高內生動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產業引導。對處於創業投資發展初期階段的地區,採用“補償基金+股權投資”的模式,加快啟動引導基金,嘗試將社會資本引入創業投資領域;對處於成長階段的地區,通過引入“引導基金+擔保機構”的模式,擴大融資規模,加速創業投資的發展;對相對成熟的地區,通過設立“引導母基金”吸引社會投資的方式,發揮其最大功效。

三是信用加成。財政可以通過加大對科創企業的信用擔保支持力度,給予非上市的民營中小企業信用加成。一方面,通過完善再擔保機制,逐步擴大科創企業貸款擔保規模;另一方面,完善對信用擔保機構的激勵與補償機制,鼓勵擔保機構降低對科創企業的收費標準,進一步提高融資效率。■

(責任編輯 賈瑛瑛)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傳導與經濟轉型升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