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小編:記得關注哦

猛戳:火星財經App下載


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我們談通政經濟是指去做工業,做創新,做科技,但大家現在更感興趣的、覺得更實在的還是挖金子。”

近日,在接受火星財經APP(微信:hxcj24h)專訪時,通證經濟發起人、CSDN副總裁孟巖分享了近期關於通證經濟的觀察和思考。他表示,目前通證經濟還處於早期階段,最大的彎路是打著通證經濟的幌子去做傳銷盤,做事實上的龐氏騙局。

他同時指出,金融是通證經濟在早期最大的用武之地,通證經濟要把現實世界當中的資產搬到數字世界中,要實現開放金融,而不是在加密數字世界裡空轉。“這件事難度很大,無法輕鬆完成,最少也得十幾年。”

核心觀點如下:

1.通證經濟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一是因為技術手段、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二是因為監管手段還沒跟上。

2.通證經濟提供了一套與中心化體系相併行的模式,並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比中心化要好,很多情況下中心化比去中心化要好。

3.金融是通證經濟在早期最大的用武之地,因為金融領域出現了過度中心化的情況,金融的決策中心與業務決策中心距離過遠,為強調開放、透明、高效的通證經濟帶來最好的用武之地,但真正的突破一定發生在邊緣地帶。

4.通證經濟元年還要繼續等待,屆時需要有一些企業以真正創造價值的方式,用通證經濟的結構建立起比傳統互聯網更有競爭力的用戶社群,體現出更大的競爭優勢。

5.穩定幣是通證經濟的一個基石,對通證經濟的發展起著定海神針般的重要作用。

以下為專訪內容,由火星財經APP(ID:hxcj24h)編輯整理:

“我們還處在挖金子階段”

火星財經:去年11月,您在做客「火星公開課」時曾表示,通證經濟一直都在,但為什麼直到今天才把它提出來研究、實踐和改進呢?在您看來,通證經濟目前處於什麼階段?該階段的特徵是什麼?

孟巖: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通證經濟就出現了。當時在幼兒園、醫院、養老院等特定場景,管理人員發明出一些代表不同權益的通證,比如小星星、小紅花等,通過設定一套規則達成管理目標。

儘管那時就有Token Economy 這個詞,但通證經濟卻沒有發展起來,因為大家覺得它針對的是病人等特殊人群,認為這套體系沒有可擴展性,缺乏技術手段和基礎設施來拓展,無法普及到整個社會。

區塊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你可以很容易地在全球範圍內發行通證,只要有具體的應用場景、管理目標和激勵制度,就可以設計併發行一個通證體系。


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目前通證經濟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主要原因有兩點:1.技術手段、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不管性能、安全性,還是方便應用的程度,都還差得很遠;2.監管手段還沒跟上,如果整個基礎設施是去中心化的,你卻要用中心化的手段去監管,肯定不適配。

我舉個例子:大航海時代開始於1497年,但最早發現新大陸的人是在當地挖金子,工業革命直到18世紀晚期才出現,19世紀還曾出現淘金熱;至於美國,一直到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之後,才開始由農業國進入工業國,大家才開始覺得最好的賺錢方法不是挖金子,而是搞工業、搞創新。

我們現在其實就處在挖金子的階段。我們談通證經濟是指去做工業,做創新,做科技,但大家更加感興趣的、覺得更實在的還是挖金子。

“最大的彎路是打著通證經濟的幌子去做傳銷盤”

火星財經:鑑於通證經濟仍處於初始階段,您覺得公眾對通證經濟的認知存在哪些誤區?在具體實踐中,有哪些難點?

孟巖:我覺得連誤區都談不上,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大家還不理解通證經濟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出發,重新定義通證經濟,有的人認為這是徹頭徹尾的騙局,還有的人過分樂觀,認為通證經濟會在短期內顛覆既有的經濟體系。

鑑於這些原因,很多人會在實踐通證經濟的過程中走一些彎路,其中最大的彎路就是打著通證經濟的幌子去做傳銷盤,做事實上的龐氏騙局,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我們在實踐中已經看到這種情況了。

火星財經:這種情況能佔多大比例?

孟巖:具體比例我不敢估計,因為沒有做這方面的統計。我現在看到的案例中應該說大多數都是屬於這種。首先,他們沒有真正理解通證經濟;第二,就算他們真正理解了,也不一定願意去踏踏實實地執行。


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火星財經:如何判斷一個通證經濟系統是不是傳銷盤?

孟巖:這不取決於它採用什麼通證經濟手段。判斷方法中最核心的是把通證經濟的外衣全部扒掉,回到最根本的價值點,分析這個價值點究竟是為客戶創造了價值,還是帶來了損失,

我現在看到一些項目搞了很多通證經濟的模式設計,但當探索到原點時,會發現它是讓用戶花很高的價錢去買很劣質的商品,因此在最根本的意義上,用戶參與這個經濟體是在蒙受損失,而不是獲取收益。

如果一個通證體系是想辦法讓每個人在裡面付出一點代價,然後在該群體中重新分配,讓其中一部分人(尤其是最早進場的人)獲得很高的收益,這就是龐氏騙局。

如果把這個結構描繪成樹狀結構,在最末端的葉子節點上,你會發現每個人都蒙受損失,那麼不管用什麼手段來包裝,它依然屬於龐氏騙局。

通證經濟本身其實無關這個層面的特徵,它解決的是如何去構造樹狀結構,讓整個結構的組織度更高,交易成本更低,更加潤滑,成員之間的信任度更高,但沒辦法解決結構本身是善還是惡的問題。

“金融是通證經濟的最大用武之地”

火星財經:現在有觀點認為很多中心化的系統本身運作得很好,沒必要進行區塊鏈改造,您同意這個觀點嗎?通證經濟現階段最適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孟巖:我同意這個觀點。通證經濟提供了一套與中心化體系相併行的模式,這套模式並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比中心化要好,正好相反,很多情況下中心化比去中心化要好。

權力和制度設計的中心如果跟信息和業務的中心重合,那麼中心化的體系不一定不如去中心化,反而非常可能是要好於去中心化。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家飲料公司的老闆,掌握所有關於飲料的信息,擁有專業的團隊和知識,如果讓你去設計一個通證經濟體系,肯定比別人做得好,因為其他人不是信息、運營和管理實踐的中心。但問題是,在某些場合下,通證經濟的某些工具和手段其實不在飲料公司老闆手中。

這最直接地反映在金融領域。通證經濟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金融是通證經濟在發展早期最大的用武之地,因為金融領域出現了過度中心化的情況,或者說,金融權力被一小部分遠離業務一線的金融專業人士壟斷了,他們既不真的瞭解業務,也並不直接參與運營,甚至也不是業務生態的主要參與者,但是憑藉著手裡壟斷的金融權力,卻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企業的命運。


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在模式上,企業家明明知道如何最有效地使用積分來組織用戶社群、回饋用戶、跟用戶、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合作創建共生體,但會受到很多限制,很多的工具和手段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掌握在衙門裡的政府官員、金融官員手裡。這些官員當然也是精英,但無論如何他們不可能比企業家更瞭解行業,更知道如何提高效率,優化業務生態。

等到制定政策的時候,他也沒有精力很細緻的調研,往往是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拉出非常粗線條的規定,這個不讓你幹,那個也不讓你幹,各種限制的規則和數字,也不知道是經過什麼樣的決策過程提出來的。就拿積分來說,就因為它又被濫用的風險,我們就把它管得死死的,關於積分用途、如何發放,何時發放、限量多少、能否流轉,等等,不問青紅皁白,也不容許你企業家發揮創造力,一限了之。只要不惹麻煩就行,至於這裡頭壓抑了多少生產力、損失了多少效率,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現在的經濟體系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創造力和效率被壓抑,等著被解放出來,這就是通證經濟的目標。

火星財經:就目前來看,全球的監管政策差別很大,既有美國、日本等國家通過立法手段加以規範,也有印度等地區極力壓制,通證經濟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監管環境?

孟巖:這跟監管者採用的技術手段有關。技術手段越落後、監管能力越弱,一般對於創新所採取的態度越粗暴,要麼放開,要麼禁止,所謂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客觀上這就是監管能力弱的體現。越是監管能力弱,越要表現出一刀切的粗放與強橫。監管手段越先進的政府,管理力度越大,越能夠有效地精細化監管,反而給企業的自由度大。

區塊鏈在創造通證經濟的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新的監管模式,叫做監管科技,它包含去中心化身份、開放透明的資產負債表、開放透明的數據和智能合約等,這些都可以為監管當局所用。用好了的話,完全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實現強有力的自動化監管。監管能力上來了,就可以放心把更多的權力下放給經營者,由企業家來決定發什麼樣的 token,發幾種 token,每個 token 綁定什麼樣的權益等等,把長期被壓抑的企業家創造力釋放出來。

“狹義上的通證經濟元年還要等”

火星財經:目前越來越多的主流機構入場區塊鏈,一方面帶來了更多的資金,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關注,這是不是通證發展的新契機?

孟巖:是,但也沒有那麼樂觀,因為我們目前還處在挖礦階段,大家努力去獲取基礎資產,而通證經濟強調的是把現實世界當中的資產搬到通證世界中,實現開放金融。這件事難度很大,無法輕鬆完成,最少也得十幾年。

火星財經:在穩定幣市場,此前USDT一家獨大,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大機構也在涉足,包括摩根大通、Facebook等,您覺得穩定幣會成為通證經濟的現象級應用嗎?

孟巖:穩定幣的確是很大的應用。嚴格意義上來說,穩定幣是通證經濟的一個基石,它對通證經濟的發展起著定海神針般的重要作用。

我之所以看好穩定幣,不完全因為它對通證經濟的作用,還因為它與當前國際局勢、“一帶一路”戰略等有很多契合之處。一句話,穩定幣有可能實現數字美元的去中心化發行,甚至在某些領域動搖美元霸權。

穩定幣不僅對於通證經濟有很大作用,還有可能在中短期內掀起一場對傳統國際貨幣的風暴。跨境支付也包含其中,是通證經濟的一個基礎設施。


孟巖:通證經濟早期的最大用武之地是金融,最大彎路是做傳銷盤


火星財經:“元年”一詞似乎在區塊鏈行業非常流行,比如公鏈元年、dApp元年等等,您認為什麼時候是通證經濟元年?

孟巖:其實通證經濟的元年已經發生了,比特幣、以太坊等都是通證。在我看來,這屬於廣義的通證經濟,狹義上的通證經濟元年還要等,要有一些企業以真正創造價值的方式,用通證經濟的結構建立起比傳統互聯網更有競爭力的用戶社群,體現出更大的競爭優勢,這時候我們才認為狹義的通證經濟元年真正出現。

火星財經:進入2019年以來,交易所主導IEO,大機構排隊入場,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您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環境?對於區塊鏈行業的參與者有哪些建議?

孟巖:就目前來看,一輪牛市的態勢初步形成,但不排除半途夭折。我的核心建議是吸取上一輪牛市的教訓,專注於價值創造。

聲明:本文為入駐“火星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