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東北隅,鎮與村皆以“王舍人”命名,那王舍人究竟是誰呢?

皇大帝想提攜善良的青年屠夫王常為神,遣太白金星點化。老神仙拿出一個紙包,對王常說,你殺生造孽,要消除罪孽,有兩個辦法,要麼把這包毒藥撒到水井中,讓全莊村民為你分擔罪孽,要麼自己喝了。王常接過毒藥喝了下去……

在濟南東北隅,鎮與村皆以“王舍人”命名,那王舍人究竟是誰呢?

回龍寺遺址

在濟南東北隅,鎮與村皆以“王舍人”命名,那王舍人究竟是誰呢?

讀書堂石碑拓片

在中國,有不少以人物名字命名的地方,他們或是上古傳說中的人物,或是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名人,例如很多城市都存在的“中山路”、“中山公園”,就是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

在濟南東北隅,有王舍人鎮,王舍人鎮中有王舍人莊,鎮與村皆以“王舍人”命名,那王舍人究竟是誰呢?近日,我們探訪王舍人莊,追尋地名的來歷和其背後的歷史故事。

撲朔迷離“王舍人”

王舍人莊在古代是東去山東半島的要道,商賈往來,店鋪林立,經濟發達,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王舍人鎮退休老幹部於立志告訴筆者,王舍人莊原來稱作鮑城,是春秋戰國時候鮑叔牙的封地,城東的鮑山、鮑叔牙墓、盛傳管鮑分金的分金橋等都昭示著這座古老村落的悠久歷史。到了漢代,有一個姓王的舍人居住於此地,才改名為王舍人莊。舍人,就是一個古代官名,官職不高。

在熱衷王舍人莊歷史文化研究的村民李珂勇那裡,我們又得到了另外的解釋。他告訴筆者,王舍人莊在隋代之前稱作雜貨店,唐貞觀年間做過中書舍人的王璽告老還鄉,在這個地方居住。王璽去世後,人們為紀念他,將這個地方改名為王舍人莊。

然而,王舍人莊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則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答案。據說,很久以前,王舍人莊有一青年王常與老孃相依為命,他是個屠夫,每日寅時,早早起床殺豬,同時叫醒母親,焚香燒紙,祈禱神明庇佑眾生。王常殺豬賣肉,從不短斤少兩,賣剩下的常常接濟給窮人。這一家的為人處世被灶王爺看在眼裡,他向玉皇大帝彙報,望提攜王常為神。玉皇大帝恩准,委派太白金星下界點化。

老神仙點化後來到王常家,拿出一個紙包來,對王常說:上天發現你每天殺生,造下很大的罪孽,要消除罪孽,有兩個辦法,要麼把這包毒藥撒到王舍人莊的每眼水井中,讓全莊村民為你分擔罪孽,要麼就自己把它喝了。王常一想,自己的罪是殺生造成,應由自己承擔,於是把毒藥包接過來就喝了下去。王常死後,被安葬在王舍人莊正北二里地之處,其靈魂隨神仙直奔天庭。玉皇大帝念其樂善好施,封他為王靈官,專管道教的護法之神。王舍人莊的鄉親把王靈官的墳修得齊齊整整,墳前立一石碑,並建一小廟形式的神龕。

李珂勇說,在王舍人莊確實曾有一座王靈官墓,不知王舍人究竟是誰的村民,認為墓主人王常就是王舍人。他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他上小學時曾到王靈官墳前玩耍,那時候墳頭已經沒有了,只有一通石碑和一人多高的神龕樹立在荒草野坡上,石碑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彈痕,字已經看不清了。後來,生產隊平整土地,王靈官墳的遺蹟徹底消失。

以上種種推測至今不能決斷,或許這種無奈就是孔子所說的“文獻不足徵”。由於時代的久遠以及資料的缺乏,對於王舍人究竟是誰,生活在什麼時代已經無從考證了,從北宋詩人孔平仲的《王舍人莊》一詩來看,北宋初年,王舍人莊就已經在歷史上存在很久了,但是更為深入的內容就像這座日益遠去的古城一樣漸漸朦朧。走在王舍人莊古老的街道上,看著道路兩旁因舊村改造傾圮的院牆,我們只能儘量想象它昔日的繁華。

太宗迴鑾榻古寺

王舍人莊大街北側,有一處高樓聳立的現代化學校——濟南信息工程學校,校園裡有一座荒棄的回龍寺。

我們來到回龍寺僅存的大殿前,只見被鐵柵欄圍繞的大殿坐北朝南,前出廈,皆為黑瓦,正脊十分明顯,屋頂上遍生蓬蒿,六柱五間,柱子上的紅漆已經剝蝕,露出木頭的紋理。整個大殿在一米高的月臺之上,簷柱下的格子雀替比較簡樸,柱子頂部有龍首雕刻,處處顯示出古樸的氣息。大殿的前方是一片空地,空地前種著幾棵粗壯的松柏,還有一棵沿著柱子攀爬的紫藤蘿,健碩的藤幹交織在一起,彈奏著生命的最強音。

回龍寺後牆上嵌著一塊碑記,記載著回龍寺悠遠的歷史:“據清雍正年間的重修碑記記載,唐太宗李世民遠征高麗(今朝鮮半島)得勝迴鑾,幸過此地,曾安行宮,後人為紀念這一事件,特建寺紀念,取名回龍寺。”碑記旁掛著一塊白底紅字的“危險建築,請勿靠近”警示語,訴說著這座寺廟的古老與滄桑。

李珂勇說,回龍寺在1949年時被當時的歷城縣縣長嶽伯棻改為歷城簡易師範學校。1962年,他在這裡上學時,已是歷城中學,回龍寺這個院子是校長院,回龍寺正殿則是當時的閱覽室。

王舍人莊歷來有重視教育的傳統,除回龍寺一度被改為學校外,宋代張揆、張掞二兄弟的讀書堂早在清代就一直被用作學校。從清代康熙年間一直到解放後“讀書堂”都是作為義塾供村裡孩子讀書用的。義塾一直辦到解放後,新中國成立之後,為擴大教育,重新建起了王舍人完小。義塾為王舍人莊地區培養了大批知識人才,功不可沒。

據李珂勇介紹,讀書堂是張揆、張掞二兄弟讀書的地方。張揆、張掞,祖籍范陽,都是北宋時期的進士。張揆擔任過北海縣尉、大理司丞、圖閣直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知審刑院、齊州知州等官職。張掞擔任過益都、掖縣知縣,後來官至戶部侍郎。

“張氏兄弟飽讀詩書,品行高尚,成為鄉鄰爭相效仿的楷模,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後世文人墨客爭相來此憑弔。蘇東坡就拜訪過王舍人莊上的讀書堂。”李珂勇說,熙寧十年二月(公元1077年),蘇東坡被罷到密州,順路看望在濟南任職的弟弟蘇轍和黃庭堅的舅舅、時任濟南知府的李相晤。聽說自己仰慕的張掞,故居就在附近的王舍人莊,遂去拜謁,並揮毫題寫了“讀書堂”三個大字,拓片保留至今。

近年來,舊村改造,讀書堂故居已經被夷為平地,好在北宋元豐庚申年(公元1080年)王臨與清光緒五年(公元1869年)陳永修題寫的兩通石碑被保留了下來,記載著厚重的歷史。

縣衙小駐留滄桑

與王舍人大街垂直相交的一條街叫朝山街,名字是時任歷城縣縣長的張賀元改的,當時一併改名的還有望縣街。之所以改名叫望縣街,是因為這條街遠遠地可以望見歷城縣衙。

原來在1936年,為避免市政府和縣政府同處一區的境地,歷城縣政府從濟南市區遷出,新的縣政府地址選在了王舍人莊。張賀元主持了縣治遷移的工程。經過新的佈局和修建,新曆城縣政府落成於王舍人莊以北,即今天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所在的位置,並比對濟南城中的街道,重新命名附近街巷。

遷移工程全部結束後,張賀元命人鐫刻了一通六稜石碑作為紀念,並請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題寫了“縣治更新”四個大字,刻在碑上。在李珂勇的引領下,我們在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病房樓後面的濟南醫學博物館大門西側,看到這通六稜碑刻。碑前種有一棵帶刺的常青樹,碑身幾乎全被遮住。

拉開樹枝來到碑前,看到碑身大約高兩米,已斷為四截。碑身上覆碑帽,下有碑座。在碑體一面刻有“縣治更新”4個大字,落款為“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韓復榘題”。其餘5面刻滿碑文,記錄了民國時期歷城縣政府搬遷到王舍人莊的歷史。

碑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城縣政府移治王舍人莊碑記》,介紹了歷城縣歷代的沿革,並說明了縣治遷移的原因,最後對遷移過程進行了記錄。第二部分是正文——《歷城縣政府遷移紀念碑文》,文頭及文尾與序文類似,中間部分是對王舍人莊的詳細介紹,為“鮑左山人撰”。最後一篇是《跋文》,對縣治遷移的益處給予評價,撰文者為時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祕書長張紹堂。

歷城縣政府在王舍人莊的歷史雖不長,卻留下了斑斑印記,當時縣政府的院牆依然保存著。黃色的土牆高大厚重,牆體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孔洞。據李珂勇介紹,這面牆約5米寬,由石頭、糯米、泥土混合而成,上面完全可以跑吉普車。這些都是子彈孔,是1948年濟南戰役留下的,他小時候經常來這裡挖子彈。

帶有時代特色的街道名稱、千瘡百孔的土牆,以及被保存下來的石碑都見證著王舍人莊的輝煌歷史、燦爛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